油价和pvc-PVC燃油价格有关系吗
1.这是别克gl8的发动机仓,圈的那个是PVC阀他连在碳罐电磁阀上三元催化上次师傅在这个地方清洗连在碳
2.一次性乳胶手套和pvc手套哪个好
3.商品期货的结算价是盈利可却按收盘价扣费
4.pvc注塑造粒除加钙粉,还可加什么能使产品有硬度?
5.杂电线破碎得出的pvc塑料(湿的含水),里面混杂不少纤维毛线,请问如何去除这些纤维毛线?
6.汽车PVC阀有什么作用
这是别克gl8的发动机仓,圈的那个是PVC阀他连在碳罐电磁阀上三元催化上次师傅在这个地方清洗连在碳
碳罐电磁阀主要工作原理:活性碳吸附燃油蒸汽,当汽车启动的时候,电磁阀控制活性碳罐打开,将吸收的燃油蒸汽重新倒入进气歧管被燃烧,以达到节约燃油和环保的目的。当碳罐电池阀损坏后就不能打开或关闭碳罐,碳罐电池阀不能打开,就会导致燃油蒸汽不能进入气缸燃烧;而如果损坏不能关闭处于常开模式,导致混合气浓度过浓而燃烧不充分,大部分未燃烧的燃油被排出车外造成燃油浪费,油耗上升。
对于活性碳罐有无更换周期这一说法,我们给出以下解释。由于活性炭的物理原因,它能够反复的吸附气体,在发动机工作时被吸入气缸内燃烧,因此如果活性炭罐外部没有破损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是可以使用很久的。并且使用手册上没有明确标注更换周期,建议出现损坏的症状再更换。
一次性乳胶手套和pvc手套哪个好
摘要:乳胶手套和pvc手套是两种不同材质的手套,乳胶手套采用乳胶制成,pvc手套采用聚氯乙烯制成,除了材质不同以外,二者在生产工艺、特点、用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pvc手套的优点是性能好、穿戴舒适、价格和品质稳定,但弹性较差;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灵敏度高、应用成熟,但会导致乳胶过敏,且品质和价格受到乳胶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具体选择哪种手套要看各位的实际需求。下面来了解一下详细知识。一、乳胶手套和pvc手套区别有哪些
PVC手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原料的手套产品,乳胶手套是用乳胶为原料制成的手套,二者在材质、特点、用途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大家在选购手套时可以先来了解一下pvc手套和乳胶手套的区别,以便选购:
1、材质不同
pvc手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原料的手套,其基本原料包括PVC糊树脂、增塑剂、降粘剂、热稳定剂、着色剂和填料。
乳胶手套是由乳胶加工而成的手套,以乳胶为原料,经过洗模、浸钙水、烘干、浸乳胶、卷边、沥滤、干燥硫化、水冷、脱模等工艺制成。
2、特点不同
pvc手套耐弱酸弱碱,离子含量低,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它不含过敏原,无粉,发尘量低。
乳胶手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穿刺性能,可抗酸碱、油脂、燃油及多种溶剂等,乳胶手套还具有独特的指尖纹理设计,大大增强抓握力,可有效防止打滑。
3、用途不同
PVC手套适用于无尘室、硬盘制造、精密光学、光学电子、LCD/DVD液晶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PCB印刷等行业,广泛应用于卫生检查、食品业、化工业、电子业、制药业、油漆涂料业、印染业、农业、林业、牧业等行业的劳动防护及家庭卫生。
乳胶手套适用于工业、医疗、美容等行业,广泛应用于精密操作领域和无尘环境。
以上就是乳胶手套和pvc手套的区别,那么这两种手套哪种更好呢?
二、一次性乳胶手套和pvc手套哪个好
乳胶手套和pvc手套都各有各的优缺点,在了解哪种手套更好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两种手套的优缺点:
1、pvc手套的优缺点
(1)优点:pvc手套不含乳胶蛋白等过敏性元素,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酸碱、抗化学性等性能;手感良好,穿戴方便;并且其原料为聚氯乙烯供应充足,价格和品质都相对较稳定。
(2)缺点:pvc手套的弹性较差,不适合对操作精度要求严格的环境使用。
2、一次性乳胶手套的优缺点
(1)优点:一次性乳胶手套弹性和伸长率较好,操作灵敏度高;真空率低,有良好的气密性;还有一个就是乳胶手套的历史悠久,应用比较成熟,使用范围广,大众认知度更高。
(2)缺点:乳胶手套含有乳胶蛋白,对乳胶过敏人群会起过敏反应;并且乳胶手套保质期较短,存放时间过长会过期;乳胶手套不宜穿戴时间过长,不然会使手部感到不适;并且乳胶手套的品质和价格受到乳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相对不稳定,波动较大。
综上所述,pvc手套和乳胶手套各有千秋,并没有哪种更好的说法,大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手套,对操作要求较高的建议选择乳胶手套,用量较大且操作要求不高的可选择pvc手套。
商品期货的结算价是盈利可却按收盘价扣费
首先大家要知道,期货有一个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交易所每天按照结算价进行“清算”扣除相应的费用和相应资金的划转!那么我们的账单就是按照这个逐日盯市来计算的,下面的各种公式!
逐日盯市:依据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计算当日盈亏。
① 上日结存:上一交易日结算后客户权益
② 当日存取合计=出入金=当日入金-当日出金
③ 平仓盈亏=平当日仓盈亏+ 平历史仓盈亏
平当日仓盈亏=当日开仓价与平仓价之差×平仓手数×交易单位(合约乘数)
平历史仓盈亏=平仓价与昨日结算价之差×平仓手数×交易单位(合约乘数)
④ 持仓盯市盈亏(浮动盈亏)=当日持仓盈亏 + 历史持仓盈亏
持当日仓盈亏=当日结算价与当日开仓价之差×手数×交易单位
持历史仓盈亏=当日结算价与昨日结算价之差×手数×交易单位
⑤ 当日盈亏=③+ ④ = 平仓盈亏 + 持仓盈亏
⑥ 当日手续费:具体计算见前文
⑦ 当日结存=上日结存+ 出入金+ 平仓盈亏 + 持仓盯市盈亏 - 当日手续费
⑧ 客户权益=当日结存
⑨ 保证金占用:具体计算见本公众号的保证金的算法一栏
⑩ 可用资金=客户权益- 保证金占用
风险度=持仓保证金占用/客户权益×100%该风险度越接近于100%,风险越大。
若客户没有持仓,则风险度为0;
若客户满仓,则风险度为100%,同时也表明客户的可用资金为0。
若风险度大于100%,说明可用资金为负,这是不被允许的,此时期货公司便有权对客户的持仓进行强行平仓(以市价成交),直至可用资金为正。
追加保证金:指客户当保证金不足时须追加的金额,追加至可用资金大于等于零注:盈亏计算方式不同,不影响当日出入金、当日手续费、客户权益、质押金、保证金占用、可用资金、追加保证金、风险度等参数的金额或数字;
例:
某投资者16年11月28日帐户入金30,000元,当天在3200点时买进开仓RB1705合约5手,当日结算价为3281点。该投资者的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1.2,双边收取,平今时平仓收取成交金额的万分之6,交易保证金比例13%(交易单位10吨/手)。
11月28日帐户情况:
手续费=3200×10×0.00012×5=19.2
持仓盯市盈亏=(3281-3200)×10×5=4050(即公式④)
客户权益=30000+4050-19.2=34030.8(即公式⑦⑧)
保证金占用=3281×10×13%×5=21326.5 (即公式⑨)
可用资金=34030.8-21326.5=12704.3(即公式⑩)
风险度=21326.5÷34030.8×100%=62.67%(即公式?)
11月29日该投资者在3250点又买进开仓RB1705合约5手。当RB1705合约期货价格跌到3150点时,卖出平仓2手(上期所品种默认先平今仓,故今仓还剩3手),当日RB1705合约结算价为3226点。
11月29日帐户情况:
手续费=3250×10×0.00012×5 + 3150×10×0.0006×2=57.3
平仓盈亏=(3150-3250)×10×2= - 2000(即公式 ③)
持仓盯市盈亏=(3226-3250)×10×3+(3226-3281)×10×5= - 3470(即公式④)
客户权益=34030.8-2000-3470-57.3=28503.5(即公式⑦⑧)
保证金占用=3226×10×13%×(5+3)=33550.4(即公式⑨)
可用资金=28503.5-33550.4=- 5046.9(即公式⑩)
风险度=33550.4÷28503.5×100%=117.71%(即公式?)
追加保证金(使可用资金≥0)= 5046.9
对于如螺纹钢这样的有夜盘品种,如果该投资者在当日晚上20:50以前未将不足保证金(即5046.9元)汇入其期货账户,在20:55分后公司将有权执行强制平仓。
对于没有夜盘的品种,如果投资者在下一个交易日上午8:50以前未将不足保证金汇入其期货账户,在8:55分后公司将有权执行强制平仓。
11月29日晚上20:50前该投资者帐户入金30000元,11月30日无任何操作,当日RB1705合约结算价为3040。
11月30日帐户情况:
持仓盯市盈亏=(3040-3226)×10×8= - 14880(即公式④)
客户权益=28503.5+ 30000-14880=43623.5(即公式⑦⑧)
保证金占用=3040×10×13%×8=31616(即公式⑨)
可用资金=43623.5-31616=12007.5(≥0)(即公式⑩)
风险度=33550.4÷28503.5×100%=72.47%(即公式?)
pvc注塑造粒除加钙粉,还可加什么能使产品有硬度?
pvc注塑造粒除加钙粉,还可加什么能使产品有硬度?
还可以加矽粉,即二氧化矽粉。
pvc造粒钙粉多加造粒温度要升高吗不需要,钙粉是分散在pvc里面,关键是树脂融化就好,如果达到他的分散极限,温度再高也没用,升温只是塑化而已
pvc注塑加入奈米钙注塑出来的产品有粉粒混合均匀,到一定温度,冷却,最好造粒再注塑
如果还有问题可能配方不合理。
PVC二次造粒钙粉不塑化怎么回事聚氯乙烯的介绍 采用聚苯乙烯标准物,以THF(四氢呋喃)为流动相(注意您的柱子要能用于THF),示差折光检测器,用普适标定法测定PVC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多数文献给出的是各聚合物在25℃时的K和α值, 目前可靠的文献上尚未发现28℃时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K和α值。 如果不一定要在28℃时测定PVC的分子量,可采用25℃时测定,此时PS和PVC的K、a如下: PS:K=0.016, a=0.706 PCV:K=0.0163, a=0.766 定义、特点 聚氯乙烯瓦(UPVC轻质屋面瓦)是一种新型的屋面防水材料。聚氯乙烯瓦是以硬质聚氯乙烯(UPVC)为主体材料并分别加以热稳定剂、润滑剂、填料以及光遮蔽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等,经混合、塑化并经三层共挤出成型而是得的三层共挤芯层发泡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 有什么区别聚乙烯 PE 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稍能伸长。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 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 聚丙烯 PP 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 常见制品:盆、桶、家俱、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聚苯乙烯PS 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 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 聚氯乙烯 PVC 本色为微**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透明度很好,强度和韧性优于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不易破碎。 常见制品:常为瓶类制品如可乐、矿泉水瓶等 聚乙烯废弃物 聚乙烯是塑料中产量最大、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塑料,它是由乙烯聚合而成,是部分结晶材料,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三大类。 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高于0.94g/,而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在0.91~0.94g/cm之间。废旧聚乙烯薄膜主要来源有两方面: 1.薄膜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等。这些废料清洁,品种明确,可粉碎压缩后直接送入挤出机造粒,回收过程较简单。 2.来自化学工业、电气工业、食品与消费品工业等废弃薄膜。这些废膜均已被污染,有的已着色并印有商标,有的还含有砂子、木屑或碎纸等杂质。 聚乙烯由于价廉易得、成型方便,所以其制品应用范围很广,但用得最多的还是包装制品,估计在60%以上。高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包装用膜和瓶类、中空容器上;低密度聚乙烯的最主要用途是包装用膜和农用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薄膜、膜塑件、管材以及电线电缆上。 聚氯乙烯废弃物 聚氯乙烯历史上曾经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现在某些领域上以被聚乙烯、PET所代替,但仍然在大量使用,其消耗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氯乙烯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聚氯乙烯糊约占聚氯乙烯制品的10%,主要用产品有搪塑制品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废弃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PMMA具有其他塑料所没有的独特效能:极好的透明度(接近于玻璃);韧性、耐化学性、耐候性都很好。因而已大量用于汽车、医疗器械、室内游泳池等地方,随着汽车等相关工业的发展,PMMA的用量也越来越大。PMMA产品主要有三类:浇铸或挤出法制得的片材;已含有改性剂、颜料等助剂的特定产品;油漆和涂料。 聚苯乙烯废弃物 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均聚物,是一种热塑性通用塑料,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大致分为以下四方面: 通用聚苯乙烯:产品大量日用制品以及家电、计算机、医疗等透明制品上。 高抗冲聚苯乙烯:大大提高了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产品广泛用于电气配件、家电外壳、食品容器等。 挤出发泡聚苯乙烯片材及其热成型制品:厚的板材主要用于作绝热、隔音、防震材料。热成型制品则大量用于食品包装以及快餐食品容器。 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制品:产品用于电器的防震包装,建筑、冷冻等行业的绝热材料。 前二类聚苯乙烯制品使用寿命长,废弃厚可用常规的回收方法回收,故对环境的压力也较小。而后二类聚苯乙烯制品则多属于一次性包装,体积大,消耗量大,如不处理而直接废弃,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即是泡沫聚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弃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对对苯二甲酸或二甲基对聚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的缩聚物,是一种线型热塑性塑料。PET通常是一种结晶型塑料,但在瓶、薄膜产品中,为了其高度透明,可用特殊的工艺条件使之成为无定型塑料。 PET由于效能优良,成本低,用途非常广。根据其制品形式,可分为四类:聚酯纤维、薄膜、工程注塑件、瓶类。PET瓶由于质轻不碎、能耗低等优势,替代了一些传统的包装材料,大量应用在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特别是饮料瓶,PET已占绝对优势。饮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所以废弃量极大。 PET瓶的回收技术在国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德国等国家回收率现已达80%以上。不仅如此,为方便回收,这些国家还专门制订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对PET瓶的废弃、收集、使用、设计制造了强制性的规定。 废旧塑料来源简单分类 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在合成、成型加工、流通与消费等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料或废弃制品,统称为“塑料废弃物”,其中绝大多数产生于消费使用过程中,而且尤以包装材料、农膜及一次品的废弃量最大。 废旧塑料的产生: 1.树脂生产中产生的废料; 2.成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3.配混和再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4.二次加工中产生的废料; 5.工业消费后塑料废料; 这类废旧废料来源广,使用情况复杂,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回收再用。这类废弃物包括: 1)化学工业中使用过的袋、桶等; 2)纺织工业中的容器、废人造纤维丝等; 3)家电行业中的包装材料、泡沫防震垫等; 4)建筑行业中的建材、管材等; 5)灌装工业中的收缩膜、拉伸膜等; 6)食品加工业中的周转箱、蛋托等; 7)农业中的地膜、大棚膜、化肥袋等; 8)渔业中的鱼网、浮球等; 9)报废车辆上拆卸下来的保险杠、燃油箱、蓄电池箱等。 6.生活消费后的废旧塑料
可能是加的钙粉太多,可适当减少钙粉的量,加RQT-P-1,增加塑料的塑化程度,能使塑料分子能更好的结合,增加亮度。
pp塑料造粒新增什么注塑出来的产品收缩小定型快可以加入玻璃纤维、矿物质、弹性体和聚乙烯进行改善,效果的话是玻璃纤维>矿物质>弹性体>聚乙烯。
pvc塑脂粉加钙粉能增体积吗塑料在常规条件下可以视作不可压缩固体,无论是加入填料还是增塑剂都会使其体积增加。
pvc造粒想要增加拉力用什么产品?拉伸强度有pvc聚合度,钙粉含量,增塑剂用量,增韧剂用量等有密切关系。可以换高聚合度树脂,减钙粉,减增塑剂和增韧剂的方法提高拉伸强度。刚性粒子增韧替代普通增韧。交联,与abs或cpvc共混也有效果。
注塑加工pvc产品能新增母料吗可以做成PVC粒子呀 可以关注一下广东炜林纳注塑用pvc填充母料
PVC 有没有加钙粉的 这种产品, 就是原生的pvc 里边 搀著 5%的 钙粉。如果不填充钙粉 那就是有机锡了 成本很贵哦
杂电线破碎得出的pvc塑料(湿的含水),里面混杂不少纤维毛线,请问如何去除这些纤维毛线?
干燥是很多行业生产流程中重要的和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干燥设备的选型合理和使用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能源消耗、人员劳动强度等指标,由于干燥方法和干燥设备多种多样,同一种物料有多种干燥方式,可使用多种类型的干燥设备,同一种干燥设备又能干燥多种物料,因此,干燥设备的合理选型和正确使用是非常正要的。为了便于用户选择一种理想的干燥设备,在此对一些相关问题作个简要说明。
一、干燥方法
干燥就是从各种物料中去除湿分的过程,各种物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体又可分大块料、纤维料、颗粒料、细粉料等等,而湿分一般是物料中的水分,也可以是其它溶剂。在此以水分为对象。
干燥方法有三类:
(1) 机械脱水法
机械脱水法就是通过对物料加压的方式,将其中一部分水分挤出。常用的有压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方法。机械脱水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仍残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经机械脱水后物料含水率仍然很高,一般为40~60%。但机械脱水法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2) 加热干燥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燥,它利用热能加热物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热能。通常是利用空气来干燥物料,空气预先被加热送入干燥器,将热量传递给物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汽,并随空气带出干燥器。物料经过加热干燥,能够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分,达到产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
(3) 化学除湿法
是利用吸湿剂除去气体、液体、固体物料中的少量水分,由于吸湿剂的除湿能力有限,仅用于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因此生产中应用很少。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高湿物料一般均尽可能先用机械脱水法去除大量的自由水分,之后再采取其它干燥方式进行干燥。
二、物料与水分的结合方式
根据物料中所含水分去除的难易程度分为下列两种:
(1)、非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包括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孔隙水等物料与水分直接接触时,被物料吸收的水分。由于与物料的结合强度小,故易于去除。
(2)、结合水分:
包括物料细胞或纤维管璧及毛细管中所含的水分。这种水分又可细分为化学结合水、物理化学结合水和机械结合水。其中,化学结合水主要包括结晶水,结合强度大,故难以去除,脱去结晶水的过程不属于干燥过程;物理化学结合水包括吸附、渗透和结构的水分,吸附水与物料的结合最强,水分既可被物料的外表面吸附,也可吸附于物料的内部表面,在吸附水分结合时有热量放出,脱去时则需吸收热量,渗透水分与物料的结合是由于物料组织壁的内外溶解物的浓度有差异而产生的渗透压所造成,结合强度相对弱小,结构水分存在于物料组织内部,在胶体形成时将水结合在内,此类水分的离解可由蒸发、外压或组织的破坏;机械结合水分包括有毛细管水分等,毛细管水分存在于纤维或微小颗粒成团的湿物料中,它与物料的结合强度较弱。含结合水分的物料称为吸水物料,如:木材、粮食、皮革、纤维及其织物、纸张、合成树脂颗粒等。仅含有非结合水分的物料,称为非吸水性物料,如铸造用型砂、各种结晶颗粒等。就干燥的难易来说,非吸水性物料要比吸水性物料容易干燥得多。物料的结晶水为化学结合水,干燥过程一般是不能去除结晶水的。不同结构的水分的结合能大约为100~3000J/mol。物料和水分的不同结合形式,使排除水分耗费的能量不同,这就说明干燥所需要的热能也不一样。
根据物料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其水分能否用干燥方法除处可分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物料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返潮"的现象,而这些返潮的物料在干空气中又会回复其"干燥"状态。不管"返潮"或"干燥"过程,进行到一定限度后,物料中的含水量必将趋于一定值,此值即称为在此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物料中所含的大于平衡水分的那一部水分,可以在干燥过程中从湿物料中去除,称之自由水分。
三、湿物料的干燥过程
1、湿物料的干燥过程
干燥的条件为干燥介质(通常为热空气)的流动速度、湿度和温度。
当热空气从湿物料表面稳定地流过时,由于空气的温度高,物料的温度低,因此空气与物料之间存在着传热推动力,空气以对流的方式把热量传递给物料,物料接受了这项热量,用来气化其中的水分,并不断地被气流带走,而物料的湿含量不断下降。当物料的湿含量下降到平衡水分时,干燥过程结束。
物料干燥过程中,存在着传热和传质两个相互的过程,所谓传热就是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物料,用于气化其中的水分并加热物料,传质就是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并迁移到热空气中,使物料水分逐渐降低,得到干燥。
2、干燥过程的特点
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总是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大小,即使是很细的粉料,从微观也可看成是有一定尺寸的颗粒,实际上上述传热传质过程在热气流与物料颗粒之间和物料颗粒内部的机理是不相同的,在干燥理论上就将传热传质过程分为热气流与物料表面的传热传质过程和物料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由于这两种过程的不同而影响了物料的干燥过程,两者在不同干燥阶段起着不同的主导和约束作用,这就导致了一般湿物料干燥时前一阶段总是以较快且稳定的速度进行,而后一阶段则是以越来越慢的速度进行,所以我们就将干燥过程分为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
(1) 等速干燥阶段
在等速干燥段内,物料内部水分扩散至表面的速度,可以使物料表面保持着充分的湿润,即表面的湿含量大于干燥介质的最大吸湿能力,所以干燥速度取决于表面气化速度。换句话说,等速段是受气化控制的阶段。由于干燥条件(气流温度、湿度、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干燥脱水速度也基本一致,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此一阶段热气流与物料表面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气流速度和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就都有利于提高等速阶段的干燥速度。等速阶段物料吸收的热量几乎全部都用于蒸发水分,物料很少升温,故热效率很高。可以说等速段内的脱水是较容易的,所去除的水分,纯属非结合水分。
(2) 降速干燥阶段
随着物料的水分含量不断降低,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速度小于物料表面的气化速度,干燥过程受物料内部传热传质作用的制约,干燥的速度越来越慢,此阶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有以下几个特点:
降速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湿含量有关,湿含量越低,干燥速率越小。这是与等速段不同的第一个特点;
降速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厚度或直径很有关系,厚度越厚,干燥速率越小。这是第二个特点;
当降速阶段开始以后,由于干燥速率逐渐减小,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除作为气化水分用之外,尚有一部分将使物料的温度升高,直至最后接近于空气的温度。这是第三个特点;
降速段的水分在物料内部进行气化,然后以蒸汽的形态扩散至表面,所以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完全取决于水分和蒸汽在物料内部的扩散速度。因此也把降速段称作内部扩散控制阶段。这是第四个特点。
在降速阶段,提高干燥速度的关键不再是改善干燥介质的条件,而是提高物料内部湿份扩散速度的问题。提高物料的温度,减小物料的厚度都是很有效的办法。这是第五个特点。
相对等速干燥阶段,降速段的干燥脱水要困难得多,能耗也要高得多。
所以为了提高干燥速度,降低能耗,保证产品品质,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打散、破碎、切短等方法减小物料的几何尺寸,以有利于干燥过程的进行。
四、干燥设备选型前需要确定的条件
由于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种类很多,干燥特性又差别很大,所以需要不同类型的干燥方法和设备。这样就带来了干燥方法和设备的选型问题。如果选择不当,就必然会带来设备投资过大,或操作费用上升,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在极端情况下乃至不能操作运行。所以,必须对选型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1、 物料性能及干燥特性
(1) 物料的形态
大至成型的木材、陶瓷制品以及片状、纤维状、颗粒状、细粉状直至膏糊状和液体物料,都是工业上需要干燥的物料。故选择干燥机应首先依据物料的形态。
(2)物料的各种物理特性
包括密度、堆密度、粒径分布、热容以及物料的粘附性能等。粘附性能的高低,对进出料和某些形式的干燥机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粘附严重时干燥过程无法进行。
(3)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特性
包括受热的热敏性,有些物料在受热后会变色和分解变质。另外,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收缩将使成型制品开裂或变形,从而使产品品质降低甚至报废。
(4)物料与水分结合的状态
它决定了干燥的难易程度、能量消耗水平和在干燥机内所需停留时间的长短,这与选型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对难干燥的物料主要是给予较长的停留时间,而不是强化干燥的外部条件。
2、 对干燥产品的要求
(1) 对干燥产品形态的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如在食品干燥中,对产品几何形状的要求是能否使产品含水率达到干燥要求的关键。再如象洗衣粉、染料等为利于速溶并避免粉尘飞扬,选择干燥机时必须应用喷雾造粒装置。
(2) 对干燥均匀性的要求
(3) 对产品的卫生的要求
(4) 对产品的一些特殊要求
如对咖啡、香菇、蔬菜等物料的干燥,要求产品能保持其特有的香味,故不能采用高风温的快速干燥。
3、 湿物料含水量的波动情况及干燥前的脱水
进入干燥机的物料含水率应尽可能避免较大的波动,若含水量变大,将使干燥机产量下降或干燥产品达不到含水率要求,若含水率变小,则出口排气温度上升,产品过度干燥,不单会使干燥机热效率下降,有时还会使产品温度上升,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对于高湿物料(含水率60%以上),在干燥前应尽可能应用机械脱水(压滤、离心脱水等)给予预脱水。机械脱水的设备费用虽较高,但其操作费用之低廉是热风干燥无法相比的。
五、 干燥机选用需注意的问题
干燥机选择一般会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1、 物料形态
干燥设备选型主要是根据被干燥物料的形态来确定,物料形态不仅决定其干燥方式,同时对干燥机的干燥效率、干燥质量、干燥均匀性及进、出料装置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工艺允许,对被干燥的物料应尽可能采取粉碎、筛分、切短等预处理。因此干燥设备不仅仅是一个选型的问题,还应该制定科学的干燥工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2、 影响干燥机生产能力的因素
由于同种干燥方法,干燥脱水一公斤所消耗的热能基本一致,而干燥机所配套热源(热风炉、蒸汽散热器等)容量也是一定的,因此干燥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干燥能力往往以每小时的脱水量(或最大脱水量)为依据。此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的,如湿物料种类、初始含水率、最终含水率、热风温度、环境温湿度等。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对干燥机生产能力就都有影响,有时影响还较大。下面分别说明。
(1) 湿物料种类
湿物料种类这里是指物料与水分的结合形式。湿物料可以分为①毛细管多孔物料,水分主要靠毛细管力而结合在物料中,如砂子、二氧化硅、活性炭、素烧陶瓷等,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强度较小,干燥较容易;②胶体物料,水分与物料的渗透结合形式占主导地位,如胶、面粉团等,这种物料一般表现粘度大,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强度较大,干燥较困难;③毛细管多孔胶体物料,则具有以上两类物质的性质,如泥煤、粘土、木材、织物、谷物、皮革等这类物料种类最多,但此类物料之间的水分结合形式也有差别,决定了在同等条件下脱水的难易也不相同。 物料的形态对干燥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颗粒物料,颗粒大比颗粒小难干燥,而大块料,厚度小比厚度大容易干燥。
(2) 湿物料含水率
含水率(湿含量)是水分在湿物料总重中所占的百分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
G--湿物料重量;
G0--绝干物料重量。
初始含水率是指进入干燥机之前湿物料的含水量,通常是湿物料只要能在干燥机内工作,初始含水率越高,干燥机所表现出来的脱水能力就发挥得越充分。反过来说,初始含水率越高,最终含水率一定时,干燥机越能达到最大脱水能力,但出干料量反而下降。
例如:某台干燥机设计脱水能力为100kg/h,当初始含水率为40%左右时,干料产量为200 kg/h。假定干燥脱水能力保持100kg/h和干料含水率12%不变,根据:干燥前湿物料中绝干物质重量=干燥后干物料中绝干物质重量,可计算出不同湿物料含水率情况下的相应干燥产量,列表如下:
干燥脱水能力初始含水率干料含水率湿物料产量干料产量
100 kg(水)/h35%↑ 12%382.6 kg/h282.6 kg/h ↓
40%314.3 kg/h214.3 kg/h
45%266.7 kg/h166.7 kg/h
50%231.6 kg/h131.6 kg/h
55%204.7 kg/h104.7 kg/h
60%183.3 kg/h83.3 kg/h
说明:上表为某干燥机干燥脱水能力为100 kg/h时,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情况下的干料产量从上表可以看出,湿料含水率增加,干燥机干燥能力(脱水能力)保持不变时,实际生产干料产量会相应下降很多,这是干燥机选型和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的。
(3) 最终含水率
一般干燥后段均处于降速干燥阶段,要求最终含水率越低,干燥难度就越大,所需干燥时间越长、热效率也越低,因此也影响产量。
(4) 热风温度
热风温度或称干燥介质温度,是干燥中最敏感的一个条件。热风温度越高,则所含热能越多,同时热风的相对湿度也越低,吸收水分、携带水分的能力也越强,非常有利于干燥,而且干燥热效率也很高。在许多干燥设备中,当其它条件不变,干燥机的脱水能力基本与热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在选择干燥设备时,一定要对破坏物料的极限温度有充分的数据,在物料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高温介质。特别应注意的是,许多种干燥方法,特别是快速干燥,干燥后的物料温度大大低于干燥介质温度,例如气流干燥机热风温度虽然高达250℃以上,而出料温度一般均在60℃以下。
(5) 环境温湿度
这里主要是指天气的变化对干燥的影响,一般干燥机都是以大气加热作干燥介质的,大气的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就越有利于干燥,而南方春夏季,天雨潮湿,空气湿度很大,就不利于干燥机能力的发挥,影响产量。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空气湿度相差很大。在南方某些地方,冬季的湿度仅为0.008 k/kg绝干空气,而到春夏季,其大气湿度却高达0.025 k/kg绝干空气,是前者的三倍多,因此,在较低排气温度(<90℃)下操作的热风干燥,在春夏季时大气湿度增高,其干燥速率必然下降,而所需的时间将上升。由于大气湿度的增高,物料的平衡水含量亦必然上升,这些因素均将使干燥产量下降,在某些情况下会使产量下降50%以上。
3、热源的选择
作为干燥设备配套的热源设备很多,通常是按消耗的燃料来分类,有燃煤、燃油、燃气、电力等,按换热情况又可分为干燥介质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譬如锅炉加热水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再通过散热器加热干燥介质,这就是两次间接加热,这种方式总的热效率很低,仅40%左右,在某些工厂生产中有多处用热点,为便于集中供热和管理,采用较多。
燃煤热风炉有间接加热的和直接用燃烧烟气作干燥介质的(直火炉),间接加热的热空气清洁干净,热效率60~70%。而直接加热的因受烟尘的污染而影响产品质量,但热能利用很充分,热效率很高,对干燥时物料中混入少量烟尘而无影响时,可优先采用。油燃烧器目前也使用越来越多,具有操作简便、升温迅速、温度稳定、控制方便的优点,且使用成本较低。
热源选择合理与否影响很大,涉及到设备的投资费用、热风温度、物料的干燥质量、干燥成本、环境保护、人员劳动强度、自动控制水平等。
4、关于干燥设备的保温
干燥设备的保温投入的费用不高,但干燥机的热效率一般可以提高10-30%,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排出物料的回收
所有的干燥设备都有排湿口,特别是采用热风干燥方式,排湿口或多或少总会夹带一些超细粉末物料。对一些价值较高或排放量有限制的物质,物料的回收显得格外重要。物料的回收有专门的装置,在干燥系统中,对干燥机的工作参数有影响,在设备选型时要一并考虑。
干燥设备选型前的计算
(1)、 物料含水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kg;
G--湿物料重量,kg;
Go--绝干物料重量,kg。
(2)、 干燥脱水量
不计干燥中物料的损耗(一般仅有尾气中带有很微量的超细粉末,可以忽略不计),则:
干燥前湿物料中绝干物质重量=干燥后干物料中绝干物质重量,
即:
G1×(1-m1)= G2×(1-m2)
式中:G1--湿物料产量,kg/h;
G2--干燥后物料产量,kg/h;
m1--湿物料含水率;
m2--干燥后物料含水率;
上式中,G2、m1、m2均为已知,可计算得出G1,那么:
干燥脱水量
W0 = G1 - G2 (kg/h)
前面已介绍,干燥机的生产能力受物料种类、形状、初始含水率变动、热风温度、环境空气温湿度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干燥生产能力稳定正常,一般应该将计算的干燥脱水量放大20~30%来进行干燥机选型,即:
选用干燥机脱水量 =W0 (计算干燥脱水量)× ( 1.2 ~ 1.3 )
否则,因受前述因素的影响,就可能造成有时生产能力达不到预计的产量,而影响全生产线的正常生产。
干燥设备选型时,首先应按湿物料的形态对干燥机机型进行初选,而后根据处理量的大小计算出所需小时脱水量并放大20~30%来确定干燥机脱水量,另外还须考虑自身生产条件、投资大小、工人素质、卫生要求等,选择操作方式(连续或间接)、热源(蒸汽散热器、热风炉、油燃烧等)、设备材质(普通碳钢、铝材、不锈钢)等。
你什么学校的? 怎么作业和我以前的 一样的
汽车PVC阀有什么作用
漏气造成的怠速不稳 1 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当汽车电控发动机工作不正常,而自诊断系统却没有故障码输出时,尤其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检查、判断,以确定故障的性质和产生故障的部位。笔者现将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总结为以下: 1.1 发动机不能发动 (1)故障现象:打开点火开关,将点火开关拨到起动位置,发动机发动不着。 (2)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 A.起动系统故障使发动机不能转动或转动太慢:①蓄电池存电不足、电极桩柱夹松动或电极桩柱氧化严重;②电路总保险丝断;③点火开关故障;④起动机故障;⑤起动线路断路或线路连接器接触不良。 B.点火系统故障:①点火线圈工作不良,造成高压火花弱或没有高压火花;②点火器故障;③点火时间不正确。 C.燃油喷射系统故障:①油箱内没有燃油;②燃油泵不工作或泵油压力过低;③燃油管泄漏变形;④断路继电器断开;⑤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不良;⑥燃油滤清器过脏。 D.进气系统故障:①怠速控制阀或其控制线路故障;②怠速控制发阀空气管破裂或接头漏气;③空气流量计故障。 E.ECU故障。 (3)诊断排除方法和步骤。 ①打起动档,起动机和发动机均不能转动,应按起动系故障进行检查。首先,检查蓄电池存电情况和极柱连接和接触情况;如果蓄电池正常时,检查起动线路、保险丝及点火开关;②踏下油门到中等开度位置,再打起动机。如果此时,发动机能够发动,则说明故障为怠速控制阀及其线路故障或者是进气管漏气,如果踏下油门到中等开度位置时,仍然发动不着,应进行下一步骤的检查;③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进气管路有无漏气之处;检查各软管及其连接处是否完好;检查曲轴箱通风装置软管有无漏气或破裂;④检查高压火花。如果高压火花不正常,应检查高压线、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电子点火器;⑤检查点火顺序是否正确;⑥检查供油系统的供油情况。在确认油箱有泪的情况下,检查燃油管中的供油压力;⑦检查点火正时及各缸的点火顺序;⑧检查装在空气流量计上的燃油泵开关的工作情况;⑨检查各缸火花塞的工作情况;⑩检查点火正时。如点火正时不正确,应进一步检查点火正时的控制系统;B11检查ECU的供电情况和工作情况,确定是否是ECU的故障。 1.2 发动机失速故障 (1)故障现象:发动机工作时,转速忽高忽低,这种现象即为发动机失速现象,其故障被称为发动机失速故障。 (2)故障原因:造成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的原因有燃油喷盘系统的故障,也有点火控制系统的故障,还有进气系统的故障。常见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进气系统存在漏气处。如各软管及连接处漏气,PVC阀漏气,EGR系统漏气,机油尺插口处漏气,机油滤清器盖漏气等;②空气滤清器滤芯过脏;③空气流量计工作不正常;④燃油喷射系统供油压力不稳。如油管变形,系统线路连接接触不良,燃油泵泵油压力不足,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不稳定,燃油滤清器过脏,断路继电器触点抖动等;⑤点火正时不正确;⑥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正时开关工作不良;⑦ECU故障。 (3)诊断排除方法和步骤:①检查进气管路有无漏气现象。检查各软管及连接接头处、PVC阀管子、EGR系统、机油尺插口、机油滤清器盖;②检查供油压力。检查油箱中燃油是否过少,检查燃油管内的压力是否不稳。具体方法与检查发动机不能发动时相同;③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是否过脏;④检查点火提前角;⑤检查各缸火花塞工作情况;⑥检查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一时间控制开关的工作情况;⑦检查空气流量计的输出电压及与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关系;⑧检查喷油器的喷油情况;⑨检查ECU的工作情况。 1.3 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1)故障现象:发动机在中等以上转速运行时工作正常,当转速为怠速或接近怠速时,出现怠速不稳甚至熄火的现象,即为怠速不良故障。 (2)故障原因:造成怠速不良通常是由于进气系统和喷油控制系统的原因,个别时候也会因发动机机械故障造成怠速不良。常见引起怠速不良的原因有:①进气系统有漏气处;②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一时间控制开关工作不正常;③喷油系统供油压力不正常;④喷油器故障引起喷射雾化质量差;⑤ECU故障。 (3)诊断排除方法和步骤:①检查进气管、PVC阀软管、机油尺处是否漏气;②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是否过脏;③检查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一时间控制开关是否正常;④检查燃油系统压力是否过低;⑤检查喷油器喷射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