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庭宾的个人介绍

2.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3.黄金是否真保值

张庭宾的个人介绍

美国金价预期分析报告_美国金价暴跌

张庭宾,中华元智库创办人、首席战略顾问,“中国预测国际金融危机第一人”,中国金融战略预测业的开创者。他在2001年初参与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先后任主任、编委、2004年11月参与创办《第一财经日报》,先后任编委、副总编后,于2010年初领导创办了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

2004年11月,预测石油危机;2005年7月,预测黄金大牛市,组文建议中国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2006年初,预警美国金融危机(被经济学家韩志国评价为“中国预测国际金融危机第一人”);2007年初,警告人民币加速升值导致资产价格大起大伏,中国将很可能遭遇“后奥运股灾”;2007年10月提醒股市将盛极而衰,建议卖出A股买入黄金;2008年3月,警醒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中国“世界工厂休克”;2008年10月,提示只要大力释放货币流动性A股就会大反转;2010年初,以《2010-2014:全球纸币危机与中国社会变革》文敲响了欧元危机的警钟;2010年10月预测中国经济未来2-3年将探大底;2011年8月预警国际金价遭遇中期深幅调整……

2010年初,为使这种战略预测能力更加深入系统,更加贴近中国金融投资领袖的决策需求,使之转化为中国投资界的财富收获,张庭宾领导创办了中华元智库。它是中国首创的独立第三方市场化运作的民间国际金融智库,非政府、非高校、非金融机构所属。其定位是中国企业领袖和金融投资家的战略决策智囊团,以“避免中国与国际金融一体化接轨中遭遇金融危机,帮助中国投资者赢在国际市场”为使命。其以每周一期的“中华元战略报告”为主产品,借助路透等国际数据平台,以IMF、世界银行等15家国际金融组织报告为原材料,结合1000余个国内外独立市场观察家智慧,以超过10万个报告的数据库为支持,科学、系统、通透地洞察天下财富大势。利用现代IT信息手段,为中国投资决策领袖提供一站式战略咨询服务。现已出品《中华元战略报告》、《中华元行业周报》(已开发外汇、黄金、铜、钢铁和A股等品种),产品形态覆盖电脑终端、IPAD、手机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日益诡谲的国际金融市场和日见短促的中国宏观周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财富的保值增值感到迷茫,这为中华元智库的市场化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10年7月正式推出产品以来,现已成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平安集团、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银国际、中国黄金集团、中粮期货、中钢集团、美的集团、苏宁集团等行业领导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著有《黄金保卫中国》、《反热钱战争》、《谁在暗算股指期货》等专著。张庭宾更多市场预测分析请见其个人博客。

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资源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资源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图1 2009年世界黄金储量分布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国内资源状况

我国金矿以岩金为主,小型矿床多,开采技术条件复杂。截至2009年底,全国黄金矿区数为2517个,储量为1015.5吨。其中,岩金为713.9吨,沙金为103.6吨,伴生金为198.0吨。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6327.9吨,比上年增长9.3%,勘查新增540.2吨。按当前产量计算,我国目前金矿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3.2年,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黄金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内蒙古、吉林、湖南、河南六省(区),合计占全国黄金总储量的61%(表1)。

表1 2009年我国黄金资源的储量和基础储量单位:吨(金属量)

二、国内外生产供应状况

(一)世界生产供应状况

世界上主要黄金生产国家有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秘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分别占世界矿产金总产量的12.3%、8.6%、9.4%、9.0%、7.7%7.8%、4.9%和4.1%。部分产金大国产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南非、美国的表现最为明显,2009年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12.7吨和17.9吨(表2)。

表2 2003~2009年世界矿产金产量情况统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据世界黄金协会资料统计,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5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官方售金41吨,创2003年来最低;再生金供应量1668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6.75%(表3)。

表3 2003~2009年世界黄金供给结构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生产供应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黄金生产处于发展阶段。之后,随着氰化法提金工艺日益广泛应用,黄金工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黄金生产最大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不大。近年来,我国黄金产量平稳增长,2007年跃居世界第一位(图2;表4)。

图2 1990~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图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年);中国黄金协会

2009年,全国黄金冶炼企业生产成品金151.18吨,比上年增长12.18%。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累计生产成品金59.25吨,比上年增长10.83%。其中,各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江西铜业公司33.77%,云南铜业集团公司13.68%,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12.84%,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9.86%,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7.94%。以上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78.09%。黄金冶炼企业完成成品金91.93吨,比上年增加13.09%。其中,各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山东招金集团公司31.51%,河南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16.11%,中矿金业10.8%,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8.99%。以上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67.41%。

表4 2009年各省(区)矿山产金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消费状况

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4吨,比2008年减少了9.34%。珠宝业需求量与2008年相比下降,需求量为1758.9吨,占总需求量的50.90%。净零售投资需求量减少152吨,比上年减少了17.71%。工业及牙医业需求373.4吨,比上年减少15.02%;基金类需求617.1吨,比上年增加92.3%(表5)。

表5 2003~2009年世界黄金需求结构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注:①净零售投资不包括金条和原始金币,主要表现在北美和西欧;②交易基金及类似产品包括金条证券、债券和股票等;③可确认终端需求不包括央行。

随着金价的上涨和世界经济的萧条,投资黄金热潮升温,投资者非常青睐黄金交互基金。据有关部门分析,传统投资黄金的方式不易进入,而且要为保险、储存和涨价付高额的成本。黄金交互基金的优势是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经纪人购买黄金交互式基金的股份,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是印度,2009年需求量为480.0吨,同比减少33%,其中珠宝业需求量405.8吨;其次是中国,需求量为427.6吨,同比增长9%,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372.8吨;美国第三,需求量为263.0吨,同比减少1%,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150.3吨(表6)。

表6 2009年世界主要黄金消费国家和地区情况单位:吨(金属量)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消费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黄金消费增长很快,1990~1992年的两年间消费量增长了3.4倍。随后,我国黄金消费基本上处于减少过程,从1992年的352.4吨下降到2001年的198.8吨,下降幅度达到43.59%。2001年之后,对黄金需求开始回升,到2009年达427.5吨,比上年增长8.86%,占世界黄金实物需求的10.6%。其中,珠宝首饰消费量为347.17吨,占总消费量的81.17%;纯零售投资消费量为80.5吨,占总需求的18.83%。从近9年的变化情况来看,黄金珠宝首饰业需求量从2000年的205.6吨开始下降,到2002年需求量减少到199.6吨,之后开始逐年增加,到2009年需求量达347.1吨。而黄金投资需求大体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表7)。

表7 2003~2009年中国内地实物黄金需求状况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四、国内外矿产品贸易状况

(一)国际贸易状况

2009年的国际金锭贸易中,美国金锭进口达340吨,为2005年达到341吨后首次大幅增长,同比增长47.2%。其黄金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别占比为加拿大30%、秘鲁29%、墨西哥16%、智利9%、其他16%。出口方面,2009年美国出口黄金数量同比减少了32.2%,下降到385吨。

2008年,澳大利亚出口黄金379吨,但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使澳大利亚黄金出口额大幅增长,同比增加13.13%。2008年黄金出口价值达到147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全年总出口额的6.4%。2008年澳大利亚黄金主要出口的国家分别为印度50亿澳元,英国48亿澳元,泰国11亿澳元,新加坡7亿澳元。

2008年,加拿大黄金出口价值估计为89.4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5.84%;进口价值估计为62.42吨,比2007年增加38.43%。其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欧盟各国及日本。

2009年,秘鲁黄金出口量提高22%,全年出口额达68亿美元。秘鲁是拉美第一、世界第四黄金生产国,黄金出口已保持多年的强势。秘鲁黄金的出口主要面向瑞士(占57%)、加拿大(占25%)和美国(占14%)。

(二)国内贸易状况

我国黄金出口产品主要是黄金首饰。2008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贸易总额为23.53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1.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73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6.5%、5.3%和23.6%(表8)。

表8 2008年我国黄金首饰及其零件主要(入境)来源及(出境)去向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

1992年之后,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每年的进口量一直不大,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瑞士、中国香港地区、法国、意大利和美国,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进口金额分别为1297.7万美元、1013.2万美元、1571.9万美元、790.9万美元和100.9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6.2%;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从其进口金额分别为4101.1万美元、436.3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36.7%。

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出口变化较大,总体来说是逐年增加的(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口(出境)地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47166.0万美元、46098.9万美元、2253.5万美元、1597.9万美元和607.7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4.8%;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境)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74204.0万美元、4970.9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68.8%。

图3 1990~2009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进出口量变化

五、价格走势

2009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平均为969.91美元/盎司,比上年上升11.23%。黄金价格自2001年以来一直直线上升,尤其是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黄金价格升势凌厉(图4)。2009年,黄金价格继续走强。2009年2月,现货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2009年9月,连续6个交易日黄金价格暴涨,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关。在2009年10月8日创历史最高纪录1022美元/盎司,而且价格继续上扬。2009年12月3日,现货黄金价格创造出新的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126.60美元/盎司。从2009年1月1日的879.7美元/盎司至2009年12月31日的1096美元/盎司,2009年黄金价格涨幅为24.5%(图5)。

图4 1990~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图5 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采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黄金是否真保值

目前,美国政府、公司和私人累计欠债总额已是天文数字。根据国际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如果按照美国现有人口三点零五亿来计算,人均欠债为七十万美元,每个家庭(按一户三点一人)欠债二百十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家家都是千万“负”翁。

正在投资者担心欠债消费模式断送美国,美元将进一步贬值之际,黄金保值之说再起,并占了上风。于是,为防止资产缩水,人们投资金条和纸黄金,使得金价创下历史新高。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货币采用银本位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对货币的需求猛然增长,继而更换为金本位制,也就是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但因为金属货币毕竟有限,当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时,社会流通的货币便会减少,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美国大萧条,就是因为生产力大大超过了黄金的总量形成产能过剩,商品无法兑现导致。结果,美国人在大萧条期间,有百分之七的人口饿死,足可见金本位制之恐怖!

既然金本位制已经被废除,信用货币取代了黄金,黄金只不过是贵金属而已,自有其合理的价位。一份有关黄金提炼成本和预期利润的分析报告指出,黄金的合理价位应该在每盎司四百美元左右。报告出炉时美元处于弱势;如果以强势美元来看,每盎司可能四百美元都不到。如果黄金持续保持这一价位的话,那么储存黄金或许还说得过去。可是金价2009年曾经被炒高至每盎司一千二百二十美元。以这么高的价位购入黄金,何以抵御美元贬值?况且,储藏大量金子的话,根本不符合外汇储备的基本要素之一——流动性。那么,储藏纸黄金呢?到底相信哪个国家发行的?如果由美联储来发行,这纸黄金跟美元有什么差别?如果由英国来发行,那么和英镑又有什么区别呢?

炒作黄金的现象,倒是应了西方的一句老话:“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宝藏。”一方面有人大量购入,一方面有人大量抛售,就在中国人排队抢购黄金的同时,北美和欧洲那些收购黄金首饰的商店生意也异常火爆,但却恰恰相反,他们的客户不是来抢购黄金首饰,而是抢卖黄金首饰的。作为全球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俄罗斯,更是趁着黄金高位,大手笔抛售了四百五十吨黄金(IMF抛售了四百零五吨,俄罗斯抛售了四十五吨)。IMF的后台老板是谁?是美国。这就可以看出猫腻儿了。想想吧,如果黄金真能在三五年内涨到二千至五千美元一盎司的话,难道他们都是傻瓜,不要生蛋的鸡吗?难道不是趁着高位,将那些原来的“废铜烂铁”卖个好价钱吗?

人们太健忘了。三十年前,金价就被华尔街炒作突破过八百五十美元,即使按最保守每年百分之三的通胀率计算,那时八百五十美元的价值,也超过现在的二千美元。而一百年前五两黄金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四合院,或者在上海买栋石库门。按最近黄金猛涨到每盎司一千美元来计算,五两黄金大约是八十盎司,也就是八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五十五万元,这钱现在别说买四合院了,就连买个四合院里留给保姆住的小房间恐怕都不够吧。来源于《发现》陈思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