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雕的种类有哪些?

2.潮州金漆木雕属于哪儿的特产

3.什么叫朱金漆木雕?

木雕的种类有哪些?

木雕贴金价值-常州木雕贴金价格

木雕艺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四大种类: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这四种木雕种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各国人们喜欢。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起源的时代是在汉代,但是发展是在宋代,那个时候制作木雕佛像就已经有了十分娴熟的技巧。在明代的时期,东阳木雕已经被用于装饰,在永乐年间建造的“肃雍堂”,它保留的12座牌坊中就有一座是完完全全的用木材雕刻的。东阳在乾隆年间的时候就被称为木雕之乡,在当时就有数百名工艺师被招进京城,修缮宫殿。这个时期的东阳木雕也逐渐的走进百姓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有木箱、梳妆台、屏风等家具。这个时期的东阳木雕是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

东阳木雕之所以如此的出名,除了东阳木雕高超的雕刻水平外,还由于它的材料。东阳木雕主要采用的是樟木为材料,樟木的材质细密,硬度适中,还能够避免虫蛀,可以很完整的被保存。除此之外,东阳木雕还以紫椴、银杏、柚木、红木、水曲柳等为材料。东阳木雕不是单独的、板的木雕,他注重实用与欣赏相结合,讲究中国画的笔意美,构图布局疏密得体,变化多端。而且在取材上,东阳木雕多选古典文学,雕刻还非常具有层次感,这也是它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认可的原因之一。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从清中期开始就成为了中国民间很常见的木雕工艺品,这种木雕主要是以小型的黄杨木陈设品出名。这种木雕始于浙江,以圆雕为主,制作过程有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光光、配合底座等。传统黄杨木雕题材是观音、罗汉、八仙等。黄杨木的生长过程极慢,在民间流传有“千年不大黄杨木”说法。因为这种木材很少,所以黄杨木雕的体积很小,黄杨木的质地很坚韧,纹理也很清楚,而且还易于存放,所以比较珍贵。

福建龙眼木雕

福建龙眼木雕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打坯、修光、磨光、漂净、晾干、染色、上漆、擦腊、装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龙眼木雕发展至今,从最初的只在福州进行加工,逐步扩大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

龙眼木雕有三大流派,以陈天赐为代表的大阪流派,以柯庆元为代表的像圆流和以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流派,三大流派都有自己不同雕刻技术,共同构成了福建龙眼木雕。

广东金漆木雕

广州金漆木雕起源的时间也比较早,它的雕刻办法很特别,它先是用樟木雕刻完,然后再上漆贴金,看起来金碧辉煌,非常的具有艺术效果。到了明代,到了明代,广州人重修开元寺时,建筑物上大量采用金木雕和神龛木雕,此外在它的禅门、窗棂刻上人物花果、飞禽等,随处可见,技艺非常的精湛,木雕“千佛塔”被人们成为“神品”。

潮州金漆木雕属于哪儿的特产

潮州木雕萌芽于唐宋时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潮州木雕作品款式多样,有厅堂用的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有迎神赛会用的香炉、神龛、烛台、馔盒,还有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锯通雕、通雕、圆雕等。玲珑剔透的木雕作品,聚漆贴金以后,显得更加华贵。潮州金漆木雕远销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潮州)

金漆木雕是饶平的名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刷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金漆木雕作品款式多样,有厅堂用的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有迎神赛会用的香炉、神龛、烛台、馔盒,还有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锯通雕、通雕、圆雕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木雕作品,刷漆贴金以后,奕奕生辉,显得更加华贵。饶平金漆木雕曾获国家“银杯奖”、轻工部“百花奖”和广东省“优质产品奖”,远销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什么叫朱金漆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发展至今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唐以来,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

汉王延寿在《灵光殿赋》中,写过“飞禽走兽,因木生姿”的句子。灵光殿是子虚乌有的,可是汉代漆金木雕的雏形,已经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显示过绚丽的光彩。

公元759年,唐代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建造了招提寺,就采用了很多朱金木雕装饰,其中的讲经殿、舍利殿等朱金镂雕风格与现存国内的宁波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十分接近。

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宁波气候温湿,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发祥地;二是唐宋时期明州的经济繁荣,木构建筑及装饰物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三是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战乱,浙东相对稳定,加上航海业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艺更是得以发展。

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窦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就运用了这种工艺。

在浙江博物馆的民俗馆里,两件“镇馆之宝”——“万工轿”和“千工床”,就是朱金漆木雕工艺的完美体现。

“千工床”犹如一座小型的宫殿,床前有高高翘起的数层楼阁挂落,不厌其烦地雕刻着戏曲人物、奇珍异兽,床的前部包含了衣帽柜、食品柜、梳妆台、马桶箱,真正是满足了古人“人生在世,半生在床”的愿望。

朱金木雕的人物题材多取自戏曲京剧人物的服饰、姿态,称之为“京班体”。“京班体”构图格局均采用立视体,将近景、中景和远景处理在同一画面平面上,前景不档后景,充实饱满,井然有序。与传统中国画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概念相反,人、马大于房屋建筑。石头、长树代表山,长草代表石,有鸟有云即为天空,有景为陆地,有船为江河,颇有装饰性。诸如“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这些程式化的民间表现手法,使宁波的传统朱金木雕妙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