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药用桉油价格优惠-桉树油的价格
1.苍术的种植环境
2.请翻译以下英文,谢谢
3.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
苍术的种植环境
苍术
(一)概述
别名赤术、山刺冲击茅术、枪头菜。
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茅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Atractylislancea Thunb.)和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Atractylis chinensis DC.)的根状茎。燥湿健脾,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寒湿吐泻、胃腑胀满、水肿、湿痰留饮、夜盲症、佝楼病、湿疹。苍术分南苍术、北苍术。南苍术又叫茅苍术,产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江西;北苍术产于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西藏、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1.茅苍术(南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肥,结书状,节上有细须根,外表棕褐色,有香气,断面有红棕色油点。茎直立,圆柱形而有纵棱,上部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有柄或无柄,常在花期前脱落,中部叶椭圆状被外形,长约4厘米,宽1~1.5厘米,完整或3~7羽状浅裂,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上部叶渐小,不裂,无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单独顶生,基部具二层与花序等长的羽裂刺缘的苞状中,总苞片6~8层,有纤毛;两性花,花单性花多异株;花全为管状,白色;两性花冠毛羽状分枝,较花冠稍短;雌花具5孜线状退化雄蕊。瘦果圆筒形,被黄白色毛。
2.北苍术
与茅苍术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点为叶通常无柄,叶片较宽,卵形或窄卵形,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浅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稍宽,总苞片多为5~6层,夏秋间开花。
(三)生长特性
苍术生于山坡 较干燥处或草丛中,生活力很强。荒山、瘦地均种植,喜凉爽气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生长最好。忌低洼地,水浸根易乱。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气候凉爽、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或砂壤上,坡地、山地、荒地均可。
2. 繁殖方法
苍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种子发芽率50%左右,4月初育苗,苗床应选向阳地,播种前深翻,同时施基肥,北方用堆肥,南方施草木灰等,整细耙平后,做成宽100厘米、长330~500厘米畦,条播或撒播,每公顷用种量60-75千克,播后覆细土2~2.3厘米,上盖一层稻草,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去掉盖草,苗高3.3厘米左右时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南方育苗期约一年,次年3月上旬定植,定格地一般利用荒坡空地,于头年冬天耕翻,定植前再耕翻一次,除尽杂草,施足底肥,阴雨天或午后定植容易成活,行珠距23.1~40厘米*16.5厘米,栽后覆土压紧,然后浇水。
(2)分株繁殖
春季4月,将老苗连根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将每蔸切成若干小蔸,每一小蔸带1~3个根芽,然后按育苗定植法栽植,幼苗期直勤除草,定植后须中耕、除草、培土(如不培土易东倒西歪),并追施稀粪1~2次。
(五)采收加工
南苍术多在秋季采挖,北苍术分春秋两季采挖,但以秋后至春季苗未出土前质量较好,人工家种者,二年内收获。南苍术挖出后,除净泥土。残茎、晒干后用律打掉毛须或晒至九成干后,用火燎掉毛须即可。北苍术挖出后,除去茎叶或泥土,晒至四五成平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呈黑褐色,再晒至六位成干,撞第二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再撞第三次,到表皮呈黄褐色为止。
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英文 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 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生于坡灌丛、草丛中。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
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本品芳香燥烈,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如湿阻脾胃,寒湿吐泻,可用平胃散。风寒湿痹,风湿表证,可用九味羌活汤。配伍后也可用于治疗热痹或湿热,如二妙散。本品又有明目之功,可治夜盲症,可单用,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
使用方法:
内服:5-10g。本品辛温燥烈,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中成药:越鞠保和丸 木香顺气丸 保和丸 二妙丸、二妙散
药膳(汤):苍术羊肝汤
附注:同属植物北苍术A. chinensis ( DC. )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典85》)。
三、胞炙
1.麸制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入苍术片,迅速翻动,炒至表面深**,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苍术片100kg,用麸皮10kg(《药典85》)。
2.炒制
(1)炒黄 取苍术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取出,放凉(《药典》)。
(2)炒焦 取苍术片,置锅内,以武火沙至焦褐色,取出,筛去灰屑(《湖北》)。3.泔制 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干燥即得(《药典63》)。
4.土制 先将灶心上置热锅内炒松,倒入苍术片,用中火炒至闻到苍术固有香气为度,取出,筛去土,陈凉。每苍术片500g,用灶心土150g(《河南》)。
5.盐制 取苍术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盐水,炒干取出。每苍术1kg,用盐0.05kg,水适量(《集成》)。
6.制炭 取净苍术置锅内加热,用铁耙翻动均匀,炒至黑褐色,及时喷淋清水,取出,置容器内,搅动散热,候烟冒尽,待凉即得(《天津》)。
现代研究
1.米泔浸过的苍术饮片,经过挥发油含量测定确比原生药的饮片含量减少,证明李时珍“以制其燥”的说法,去其油是正确的。用麦麸炒过的苍术饮片挥发油含量并不减少,但麦麸本身对苍术的性能是否有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沈阳药学院等:沈阳地区医药卫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资料,1959)。
2.比较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苍术经清炒、麸炒、米泔水炙后其挥发油含量均减少,并以麸炒及米泔水炙效果为佳,去油效果分别为39%和47%,饮片的外观和质量也好,操作简便。建议今后多采用这两种方法炮制苍术。
苍术——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含光盘一张)
作者:刘德军,路涛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7899990521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1-1-1
字数:107000
版次:1
定价:8.5元
苍术行情走势浅析
行情多变的苍术近阶段走动又有所加快,价格微有上升,半撞皮的由前期的8.5元升为目前的8.8元左右。苍术再次亮点闪现,引起多商关注,后市价格能否继续攀升,成为多商谈论的焦点。为帮助药界同仁更进一步了解该品行情走势,笔者翻阅了有关资料并作了一次认真的市场调查,现集结成文,供药界同仁经营时参考,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苍术为野生品种,主产东北及内蒙等地,在03年非典之前,价格一直较低,走势平平,不被药界所关注。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把小字辈的苍术推上了药市的前台,价格成倍翻升,由平常的4元左右不断翻升为8-10元、15-20元、40-60元,最高时升为120元,走动极为迅速,被药界广泛称为药市中的一棵璀璨明珠。非典过后各种防非中药材飞流急下,有的步入烂市边缘,走动极为缓慢,而苍术却与众不同,超凡不俗,价格虽经历了大起大落,但走动依然保持顺畅,价格稳步缓缓上升,又从低谷中的4元左右,缓缓上升到5元、6元、8元,直至去年12月份的12.8元左右。
步入2006年上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药市整体走势由火热转入稳定,多数涨价品种开始走疲价落,苍术价格因此又开始不断下滑,最低时落到 6月份的6.3元左右,走动为近几年来最慢的时期,部分经营商不知所措,纷纷观望等待。目前该品再次发出亮点,价格稳步上升,引起众商关注,并有部分药商积极入手拿货。“山雨欲来风满楼”。笔者认为这只是该品行情的良好开局,五大因素将继续推动该品行情一路看好。
一是受非典和近两年的高价影响,极大的刺激了当地农民的采挖积极性,采挖力度年年增强,多年的盲目狂采乱挖造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无形之中埋下了该品价格上升的伏笔;二是08年北京奥运会渐渐临近,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和风沙治理,特别是对内蒙古及东北植被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野生品种苍术禁采、禁运,势必影响今后苍术市场货量,市场货量的不断减少,无形之中将拉动苍术走畅价扬;三是劳动力和运价的不断上涨,使苍术成本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了,好多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里打工挣钱,剩余的农民大多在家做起了自己的事业,劳动工钱也因此步步攀升,过去一天10元钱便可找到帮工,现在一般一个人一天的工钱30元也没有人愿意干,苍术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的采挖积极性,苍术价格不升将再难以调动农民的采挖积极性。同时受石油价格不断上升因素的影响,运费也有所了上升,这无形之中又增加了苍术的市场成本;四是下半年市场亮点品种频频闪现,好多人不断寻找具有一定潜力的品种压货或跟风,苍术为野生品种,资源及市场货量都不是很多,行情比一般品种较易把握和控制,是大户理想的压货品种,现在人气渐渐旺盛,价格不久将有所变化;五是用途拓宽,需求增加。
苍术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历史医学著作中就有很高的评价。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各大制药厂用其作为主要原料开发的各种药物多达数十种,如三妙丸、纯阳正气丸、小儿白寿丸、国公酒、前列舒丸、祛风舒筋丸等等。同时还广泛用于各种临床药方的配伍,是中医常用中药材品种之一。随着医学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现代医学还发现,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5%-9%左右,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茅术醇、桉叶醇等,在临床上对肝癌有一定的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业也得到相继的发展,苍术亦可作为牲畜饲料、兽药开发等,苍术出口量近年来也是逐年增加,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中药材品种之一,其用量及出口量逐年增大。
需求升温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按商品可分为南苍术、北苍术、白苍术三大类。
苍术药用历史在2000年之上。随着医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研究还发现,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在5%~9%,油的成分为苍术醇、桉叶醇等,在临床上对肝癌有一定疗效。以苍术为主要原料的药物也不断上市,如三妙丸、纯阳正气丸、小儿白寿丸、国公酒等。此外,随着饲养业的发展,苍术还走进了饲料、兽药等行业,成为牲畜饲料和兽药的主要原料,每年需求量均在成倍增加。
据统计,苍术需求量年均增长约10%~15%;2000~2001年的需求量约为1000吨,2005年已增长至4000吨左右,2006~2007年再创新高,约为5000吨。
人工种植前景广阔
由于苍术野生产量的逐年下滑而造成供不应求局面,因此,其市场缺口逐年加大,拉升苍术的行情节节攀升。1988~1994年市场零售价仅为2~3元,2003年“非典”期间暴涨至110~120元。在2004年药材市场整体萧条的大势下,苍术市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有些产区的优级品还上浮了0.2~0.5元,全国平均价上涨至6.5~7元;2005~2007年连续3年走势坚挺,持续攀升,半撞皮货已升至9~10元,去皮货已升至11~12元。
苍术后市将走向何方呢?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苍术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和用途的进一步拓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短缺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今后几年苍术走势将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上述诸多利好因素,产区若积极发展苍术人工种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前景值得看好。
请翻译以下英文,谢谢
苍术
(一)概述
别名赤术、山刺冲击茅术、枪头菜。
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茅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Atractylislancea Thunb.)和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Atractylis chinensis DC.)的根状茎。燥湿健脾,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寒湿吐泻、胃腑胀满、水肿、湿痰留饮、夜盲症、佝楼病、湿疹。苍术分南苍术、北苍术。南苍术又叫茅苍术,产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江西;北苍术产于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西藏、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1.茅苍术(南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肥,结书状,节上有细须根,外表棕褐色,有香气,断面有红棕色油点。茎直立,圆柱形而有纵棱,上部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有柄或无柄,常在花期前脱落,中部叶椭圆状被外形,长约4厘米,宽1~1.5厘米,完整或3~7羽状浅裂,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上部叶渐小,不裂,无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单独顶生,基部具二层与花序等长的羽裂刺缘的苞状中,总苞片6~8层,有纤毛;两性花,花单性花多异株;花全为管状,白色;两性花冠毛羽状分枝,较花冠稍短;雌花具5孜线状退化雄蕊。瘦果圆筒形,被黄白色毛。
2.北苍术
与茅苍术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点为叶通常无柄,叶片较宽,卵形或窄卵形,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浅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稍宽,总苞片多为5~6层,夏秋间开花。
(三)生长特性
苍术生于山坡 较干燥处或草丛中,生活力很强。荒山、瘦地均种植,喜凉爽气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生长最好。忌低洼地,水浸根易乱。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气候凉爽、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或砂壤上,坡地、山地、荒地均可。
2. 繁殖方法
苍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种子发芽率50%左右,4月初育苗,苗床应选向阳地,播种前深翻,同时施基肥,北方用堆肥,南方施草木灰等,整细耙平后,做成宽100厘米、长330~500厘米畦,条播或撒播,每公顷用种量60-75千克,播后覆细土2~2.3厘米,上盖一层稻草,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去掉盖草,苗高3.3厘米左右时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南方育苗期约一年,次年3月上旬定植,定格地一般利用荒坡空地,于头年冬天耕翻,定植前再耕翻一次,除尽杂草,施足底肥,阴雨天或午后定植容易成活,行珠距23.1~40厘米*16.5厘米,栽后覆土压紧,然后浇水。
(2)分株繁殖
春季4月,将老苗连根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将每蔸切成若干小蔸,每一小蔸带1~3个根芽,然后按育苗定植法栽植,幼苗期直勤除草,定植后须中耕、除草、培土(如不培土易东倒西歪),并追施稀粪1~2次。
(五)采收加工
南苍术多在秋季采挖,北苍术分春秋两季采挖,但以秋后至春季苗未出土前质量较好,人工家种者,二年内收获。南苍术挖出后,除净泥土。残茎、晒干后用律打掉毛须或晒至九成干后,用火燎掉毛须即可。北苍术挖出后,除去茎叶或泥土,晒至四五成平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呈黑褐色,再晒至六位成干,撞第二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再撞第三次,到表皮呈黄褐色为止。
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英文 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 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生于坡灌丛、草丛中。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
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本品芳香燥烈,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如湿阻脾胃,寒湿吐泻,可用平胃散。风寒湿痹,风湿表证,可用九味羌活汤。配伍后也可用于治疗热痹或湿热,如二妙散。本品又有明目之功,可治夜盲症,可单用,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
使用方法:
内服:5-10g。本品辛温燥烈,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中成药:越鞠保和丸 木香顺气丸 保和丸 二妙丸、二妙散
药膳(汤):苍术羊肝汤
附注:同属植物北苍术A. chinensis ( DC. )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典85》)。
三、胞炙
1.麸制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入苍术片,迅速翻动,炒至表面深**,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苍术片100kg,用麸皮10kg(《药典85》)。
2.炒制
(1)炒黄 取苍术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取出,放凉(《药典》)。
(2)炒焦 取苍术片,置锅内,以武火沙至焦褐色,取出,筛去灰屑(《湖北》)。3.泔制 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干燥即得(《药典63》)。
4.土制 先将灶心上置热锅内炒松,倒入苍术片,用中火炒至闻到苍术固有香气为度,取出,筛去土,陈凉。每苍术片500g,用灶心土150g(《河南》)。
5.盐制 取苍术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盐水,炒干取出。每苍术1kg,用盐0.05kg,水适量(《集成》)。
6.制炭 取净苍术置锅内加热,用铁耙翻动均匀,炒至黑褐色,及时喷淋清水,取出,置容器内,搅动散热,候烟冒尽,待凉即得(《天津》)。
现代研究
1.米泔浸过的苍术饮片,经过挥发油含量测定确比原生药的饮片含量减少,证明李时珍“以制其燥”的说法,去其油是正确的。用麦麸炒过的苍术饮片挥发油含量并不减少,但麦麸本身对苍术的性能是否有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沈阳药学院等:沈阳地区医药卫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资料,1959)。
2.比较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苍术经清炒、麸炒、米泔水炙后其挥发油含量均减少,并以麸炒及米泔水炙效果为佳,去油效果分别为39%和47%,饮片的外观和质量也好,操作简便。建议今后多采用这两种方法炮制苍术。
苍术——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含光盘一张)
作者:刘德军,路涛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7899990521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1-1-1
字数:107000
版次:1
定价:8.5元
苍术行情走势浅析
行情多变的苍术近阶段走动又有所加快,价格微有上升,半撞皮的由前期的8.5元升为目前的8.8元左右。苍术再次亮点闪现,引起多商关注,后市价格能否继续攀升,成为多商谈论的焦点。为帮助药界同仁更进一步了解该品行情走势,笔者翻阅了有关资料并作了一次认真的市场调查,现集结成文,供药界同仁经营时参考,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苍术为野生品种,主产东北及内蒙等地,在03年非典之前,价格一直较低,走势平平,不被药界所关注。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把小字辈的苍术推上了药市的前台,价格成倍翻升,由平常的4元左右不断翻升为8-10元、15-20元、40-60元,最高时升为120元,走动极为迅速,被药界广泛称为药市中的一棵璀璨明珠。非典过后各种防非中药材飞流急下,有的步入烂市边缘,走动极为缓慢,而苍术却与众不同,超凡不俗,价格虽经历了大起大落,但走动依然保持顺畅,价格稳步缓缓上升,又从低谷中的4元左右,缓缓上升到5元、6元、8元,直至去年12月份的12.8元左右。
步入2006年上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药市整体走势由火热转入稳定,多数涨价品种开始走疲价落,苍术价格因此又开始不断下滑,最低时落到 6月份的6.3元左右,走动为近几年来最慢的时期,部分经营商不知所措,纷纷观望等待。目前该品再次发出亮点,价格稳步上升,引起众商关注,并有部分药商积极入手拿货。“山雨欲来风满楼”。笔者认为这只是该品行情的良好开局,五大因素将继续推动该品行情一路看好。
一是受非典和近两年的高价影响,极大的刺激了当地农民的采挖积极性,采挖力度年年增强,多年的盲目狂采乱挖造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无形之中埋下了该品价格上升的伏笔;二是08年北京奥运会渐渐临近,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和风沙治理,特别是对内蒙古及东北植被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野生品种苍术禁采、禁运,势必影响今后苍术市场货量,市场货量的不断减少,无形之中将拉动苍术走畅价扬;三是劳动力和运价的不断上涨,使苍术成本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了,好多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里打工挣钱,剩余的农民大多在家做起了自己的事业,劳动工钱也因此步步攀升,过去一天10元钱便可找到帮工,现在一般一个人一天的工钱30元也没有人愿意干,苍术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的采挖积极性,苍术价格不升将再难以调动农民的采挖积极性。同时受石油价格不断上升因素的影响,运费也有所了上升,这无形之中又增加了苍术的市场成本;四是下半年市场亮点品种频频闪现,好多人不断寻找具有一定潜力的品种压货或跟风,苍术为野生品种,资源及市场货量都不是很多,行情比一般品种较易把握和控制,是大户理想的压货品种,现在人气渐渐旺盛,价格不久将有所变化;五是用途拓宽,需求增加。
苍术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历史医学著作中就有很高的评价。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各大制药厂用其作为主要原料开发的各种药物多达数十种,如三妙丸、纯阳正气丸、小儿白寿丸、国公酒、前列舒丸、祛风舒筋丸等等。同时还广泛用于各种临床药方的配伍,是中医常用中药材品种之一。随着医学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现代医学还发现,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5%-9%左右,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茅术醇、桉叶醇等,在临床上对肝癌有一定的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业也得到相继的发展,苍术亦可作为牲畜饲料、兽药开发等,苍术出口量近年来也是逐年增加,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中药材品种之一,其用量及出口量逐年增大。
需求升温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按商品可分为南苍术、北苍术、白苍术三大类。
苍术药用历史在2000年之上。随着医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研究还发现,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在5%~9%,油的成分为苍术醇、桉叶醇等,在临床上对肝癌有一定疗效。以苍术为主要原料的药物也不断上市,如三妙丸、纯阳正气丸、小儿白寿丸、国公酒等。此外,随着饲养业的发展,苍术还走进了饲料、兽药等行业,成为牲畜饲料和兽药的主要原料,每年需求量均在成倍增加。
据统计,苍术需求量年均增长约10%~15%;2000~2001年的需求量约为1000吨,2005年已增长至4000吨左右,2006~2007年再创新高,约为5000吨。
人工种植前景广阔
由于苍术野生产量的逐年下滑而造成供不应求局面,因此,其市场缺口逐年加大,拉升苍术的行情节节攀升。1988~1994年市场零售价仅为2~3元,2003年“非典”期间暴涨至110~120元。在2004年药材市场整体萧条的大势下,苍术市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有些产区的优级品还上浮了0.2~0.5元,全国平均价上涨至6.5~7元;2005~2007年连续3年走势坚挺,持续攀升,半撞皮货已升至9~10元,去皮货已升至11~12元。
苍术后市将走向何方呢?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苍术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和用途的进一步拓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短缺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今后几年苍术走势将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上述诸多利好因素,产区若积极发展苍术人工种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前景值得看好。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梅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观赏植物,它色泽鲜艳,味道芬芳,梅花不仅仅可以供给我们观赏,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一起来看看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吧。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1功能主治: 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干燥的花蕾。分为:白梅花、红梅花、绿萼梅等。白梅花主产于浙江,清热多用;红梅花主产于安徽,活血多用;绿萼梅主产于四川,清咽多用。梅花功效为:开郁、和中、解暑、生津、化痰、解毒。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失音、痰多咳嗽、百日咳、急性结膜炎、食欲不振、头晕、水火烫伤、麻疹、痛经等。
古文医摘: 最早的功效记载出自于《本草纲目》。近代记载也很多,如:久咳《贵阳民间药草》;烫火伤《岭南采药录》。《百草镜》:“梅花,有白、红、绿萼、千叶、单叶之分,惟单叶绿萼利咽尤良,含苞者力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本草原始》: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本草纲目拾遗》:安神定魂,开胃散郁,解痘毒。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
营养成分: 花蕾中含多种挥发油,主要为苯甲醛、乙酸苄酯、异丁香油酚、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酸等。梅花水溶性的营养成分,包含有桉叶素、龙脑、洋腊梅碱、异洋腊梅碱、腊梅甙、胡萝卜素等成分。
配伍协同: 梅花有疏肝止痛、理气解郁等作用,用于胸肋疼痛、脘腹胀痛、胃纳不佳等症时,可与柴胡、芍药花、佛手花等配伍;梅花有化痰清音、疏肝散结等作用,用于梅核气(慢性咽喉炎)、痰气互结等症时,可与红花、厚朴花等配伍。
现代论述: 为理气疏肝、和胃止痛,治疗胁胀不舒、食纳减少等症时,可用绿萼梅等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为养肝柔肝、疏肝利胆,治疗证属肝阴不足的慢性胆囊炎等症时,可用绿萼梅、玫瑰花等水煎、分服。变通一贯煎(顾伯华)。
梅花解析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2梅花的'功效作用
第一:促进脾胃的健康
梅花的味道带有一种酸味以及苦涩,但是并没有毒素,所以生活中可以放心的使用。梅花泡水喝的功效有很多,特别是对于脾胃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梅花具有和胃、化痰以及疏肝健脾的作用,特别适合咳嗽患者服用。梅花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对于排毒是有好处的,而且也可以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缓解咳嗽咳痰的情况有改善,而且也可以健脾胃。
除了上述介绍的梅花功效之外,梅花还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头部不舒服的毛病,如果身体出现了头痛、头晕等情况,可以将梅花泡水喝,治疗效果很好。
第二:治疗食欲不振
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毛病,那么可以将梅花泡水喝,具有和胃以及促进味蕾的作用。梅花具有开胃以及生津止渴的作用,适合夏天泡水服用,能够有效的保健身体。梅花可以有缓解食欲不振的作用,对于开胃生津有帮助,还可以促进食欲。
第三:治疗肝胃痛
如果身体出现了肝痛以及胃痛的情况,可以将梅花和柴胡以及佛手一起搭配,然后煎煮服用药液。梅花对于治疗胃痛的情况有好处,还可以抗炎。
梅花的药用价值和用途3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
1、腊梅花能解暑生津
腊梅花能借风解毒,也能解暑生津,最适合人们在夏天食用,它含有的挥发油和芳樟醇等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热毒,预防中中暑,而且这些物质还能促进唾液分泌,也能起到生津止渴的重要作用。
2、腊梅花能止吐止咳
止吐止咳也是腊梅花的重要作用之一,中含有的挥发油和龙脑以及桉油精,这些干类物质都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肺部和气管,能消除气管炎症和肺部炎症,能起到良好的止咳作用。另外,腊梅花中含有的一些氨基酸和脂肪油以及微量元素,还能调理脾胃,对人类的恶心呕吐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3、腊梅花能消炎止痛消肿
蜡梅花能消炎,它对人类的中耳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平时出现中耳炎以后,可以直接把新鲜的腊梅花九岁以后取出汁液滴入到耳道中,能让炎症很快消退,另外,腊梅花还能治疗人类的烧伤和烫伤,平时人们受伤以后可以直接把新鲜腊梅花捣成泥状敷在伤口上,能消肿止痛,也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4、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是腊梅花的重要功效,因为腊梅花中含有龙脑腊梅干以及杨腊梅碱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能提高人类中枢神经功能,并能让人类神经系统保持兴奋,这种情况下人类大脑就会格外清醒。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