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还扣油价吗今天-大庆油田还扣油价吗今天价格
1.今年油价走低大庆油田能有年终奖吗
2.我国最大的油田和中东国家比怎么样?
3.长庆油田采油基地大致都在哪?
4.谁知道关于大庆油田的资料?
今年油价走低大庆油田能有年终奖吗
尊敬的百度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样会给的,石油系统目前收到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降价。而是目前的反腐,现在很多待遇都逐步取消了。福利什么的,都比以往拿的少了。
本解答由谢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 ?望您能及时采纳,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我国最大的油田和中东国家比怎么样?
跟中东的?土豪国?没法比!我国的大油田大约只相当于?土豪国?产油量的零头。随着产油大户?沙特阿拉伯的原油生产设施遭到不明来源的无人机空袭,沙特的原油产出立刻锐减一半,国际油价也因此?跟着抖三抖?,本周周一国际原油价格高开,最高涨幅接近20%。中东的海湾国家是真的?富得流油?,而作为他们发家致富的宝贝?原油,我们国家的大油田一年可以产出多少呢?
根据2017年世界各国的原油日产量数据我们可以窥见一斑,美国虽然不是世界上原油储量最高的国家,但凭借其开采技术先进和石油替代品产量大(生物乙醇、天然气和页岩气),高高占据原油日产量榜首,为每日1305万桶(7桶原油大约相当于一吨),沙特虽然这几年原油减产,但仍有每日1195万桶,而中国呢?
我国面积虽然广阔,高居世界第三,但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油国?,人均原油占有量世界倒数,虽然油田数量不少,但富田不多,开采量每日仅350万桶,下面介绍我国的排名靠前的几大油田,通过沙特为例,来分析一下大约是?土豪国?沙特的多少零头。
第一:长庆油田提起中国的油田,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大庆油田,但和大庆一字之差的大庆油田却是中国产油最多的油田。长庆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著名的能源大市?鄂尔多斯就位于这里,在1970年长庆油田开始初步勘探,2007年产油仍不及大庆和胜利油田,但随着预计石油储量勘探结果的走好,2012年长庆油田的日油气储量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大庆油田正式成为中国的第一油田。
长庆油田目前的油气日开采量在86万桶左右,中国产油最高的油田油气面积横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五省区,仍然只相当于沙特阿拉伯油气日产量的7%不到。
第二: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相信所有人都听过,位于黑龙江大庆市的大庆油田曾经是中国的第一油田,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彻底打破了?中国无油气?的谣言,大庆油田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占地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千米。
大庆油田的开采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地质学家李四光通过近4年的地质考察,发现了黑吉辽地区拥有大油田的证据,在地质学家黄汲清的支持下,1955年地质部开始对松辽平原开战石油踏勘。大庆油田保持高产油量超过数十年,截止到21世纪初,仍然可以维持每日75万桶的产油量,但近年来产油量稍微下降至每日69万桶,大约相当于沙特日产量的5.7%,如今储油量较为乐观,还能维持10余年之久。
第三:胜利油田胜利油田曾经是中国的第二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等8个市28个县内,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开发建设接近50年,陆续发现69个规模不等的油田,原油最高日产量发生在2004年,为每日52万桶,截止到2012年,胜利油田连续17年原油年产量在2500万吨以上,大约相当于每日产油47万桶,仅为沙特日产量的4%左右。胜利油田靠近渤海油田,油气储量较大,目前胜利油田已经逐渐开始向渤海的海底区域的钻探方向发展。
总体看来,我国原油产量较低,以探明的油田发展稳定期仅在10年至15年左右,近年来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这一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如加大进口、能源转型都是可行的解决方法。长庆油田采油基地大致都在哪?
克拉玛依油田:每年在戈壁滩上待大半年,税前收入4-5万,但需要扣掉的“三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每年都在5000以上;塔里木油田(总部库尔勒):待在库尔勒市区年收入10万左右,去沙漠腹地作业15万左右;玉门油田(总部甘肃玉门市):税前年收入4-5万;长庆油田:税前年收入2 -3万(总部西安,但本科生大都在黄土坡作业);胜利油田:税前年收入3-4万(总部山东东营,盐碱地);大庆油田(总部黑龙江大庆市),税前年收入3万上下;吉林油田(总部吉林松原)年收入2-3万;辽河油田(辽宁盘锦,荒滩),年薪2-3万。
其它处于开发后期的小油田,如江汉油田、南阳油田等,一年也就2万上下。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油田需要扣除的“三金”等数目大致差不多。
中海油有四大分公司,分别在上海、渤海、深圳、湛江,实行竞岗制度,工资档位分为ABCDEFGH,各档工资相差很大我只了解D档,硕士费不少劲能够聘上,年收入12万左右,另外本科生上平台大概5000-6000一个月。
各位想必觉得油田职工待遇很不错吧,不过要是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就不会这么想了。
我国的陆上油田基本分布在沙漠、黄土破、盐碱滩等荒无人烟的地方,油田的物价都比较高,和外界相比比较孤立。
我见过油田的职工下班后的样子,大多借酒浇愁,或是到外面去找**。
所以在油田两大产业最为发达,一是吃,二则为“玩”。
在一个孤独的大环境下,一个个原本有追求的孤独的灵魂为摆脱孤独而在酒色中纵情堕落,其实很可悲!或者你会问中海油的职工呢?他们一年中要出海半年,在球场大小的石油平台上忍受煎熬,上了岸以后就想找人喝酒——这是我同学的亲身感受!而且中海油职工的离婚率是最高的,除非是挣只眼闭只眼!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长庆油田,一个本科生被安置在黄土坡上管理油井,那里就他一个人,一个电台。
半年后领导突然想起了他,但是他已经疯了!看看国外石油公司给一个普通工程师开出的年薪:10-20万美元,我们的海外员工收入大致也是这个水平,不过单位是人民币!知道为什么国外油价疯涨的时候国内油价只小幅度上扬了吧?!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实在太低了!
华北油田在金地小区执意建设商品房,来打造华北油田所为的富人区。
而华北油田普通职工所关心的经济适用房已经六年没有建设过,致使油田的二手房价(就是油田原有的七.八十年代盖的已出售给老职工的公房)已经高到普通职工所不能承受的地步(拿50平米的房子来说:四年前售价是四万元,现在已经高达18万元,80平米售价32万元)。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房价高的原因:
1. 华北油田自2000年以后就再也没有给普通职工盖过房子。
所以2000年以后结婚的职工要买住房就是油田原有的八.九十年代盖的二手房,因为二手房源是有限的。
再大部分不是与父母挤在一起住,就是在外面租房子住。
2. 华北油田现有住房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盖的,大部分的普通职工住的户型是50多平米左右。
所以年轻人和父母住在一起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就在外面租房子住(在掏租金的同时还要掏着高额的水电暖费用)。
3. 华北油田的物业费还是暗补(华北油田每年从职工所在的二级单位按人头硬性扣除五.六千元作为物业管理费),这就标志着只要是在油田有的住房的水.电.暖方面就享受着油田的暗补贴,而没有住房的职工就享受不到这项补贴,而无房户却与有房户同样被华北油田扣着物业管理费。
4. 华北油田普通职工的年收入(毛收入)2万元左右,而华北油田所在的任丘市的消费水平又很高所以这点工资除去生活以后就很难剩下多少了,所以有些人就连租房都感觉到有压力,所以住房的必须要依靠单位来解决。
5. 虽然华北油田所在地任丘地方倒是开发了好多楼盘,但是都是私人开发商所做的,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信誉没有保障。
一个是牵扯油田的住房补贴的问题,还有就是地方的水.电.暖没有保障,还有卫生问题,再一个就是小区的保安工作跟不上。
6. 现在再说说华北油田回迁户的问题,回迁户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
华北油田是一个石油企业,他们在石油会战初期因地制宜的,根据油田工区作业的原因在油田的外围区域(多是乡下)建立了一些小的生活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丘市大基地城市化的进程,生活在小基地的职工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比起大基地的生活越来越不方便。
所以就要求回迁到任丘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得不到支持于是就到管理局去闹,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所以华北石油管理局就准备给他们解决回迁大基地的工作。
7. 但是回迁工作牵扯面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历史的遗留问题其中是存在不可预知的难题的。
那里有先给无房户盖房子来的容易,我觉得无房户更是迫切的需要房子,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安居乐业啊!
8. 据华北管理局住房改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现在先解决回迁户的问题给他们盖经济适用房其间已经遭遇到难题与阻力,无房户三年内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三年呀!无房户已经等了六年再加上三年,也就是2009年以后无房户才是在油田领导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解决不解决还不一定呢!!
9. 再就是地方 *** 中的少数人,为了私利而形成的对油田的什么事情都要‘榨油水’的习惯,在对待像这种大兴土木的工程.又有求于他们的时候。
就更是狮子大开口了!
10. 现在油田的年轻职工为了住房很是郁闷,现在全国流行的“房奴”对油田得年轻职工来说很贴切,并且现在油田的房产还有上涨的趋势,所以搞得华北油田的无房户很是郁闷,更多的是无奈。
十年呀,人生有几个十年啊!所以华北油田的无房户很苦恼.很无奈.也很无助。
我毕业在美国一家石油服务公司作了两年。
一年前辞职了,石油圈子不是很适合自己。
工作的第二年薪水6000,出差补助每天200,现场辛苦补助每天236(第一年才100元,自己成长的还是很快的)。
一年365天在外300天以上,经常在海上作业。
一年税后收入80,000~150,000吧。
和地方油田比起来绝对算高薪,但在石油外资公司里是少的。
我们经常说自己在美国大公司嘛,薪水比别人少点是可以理解的(自嘲)
请陆地油田的人别嫉妒。
现在说一下工作的真实情况,你们再评价。
我们是搞压裂和防沙作业的。
因为经常卖设备到陆地油田,要去调试。
对陆地油田作业队比较了解。
我们一直作业队6~7人。
地方油田作业队60~70人。
这意味着我们1个人被当作10人使。
而且我们的作业是在海上,陆地油田不开放啊。
最长一次作业近48小时,期间休息2~3小时--我们才是王进喜啊。
外资油公司的作业人员28/28倒班,是在家休息28天啊,我们服务公司28天海上作业,28天陆地保养设备。
像我要身兼数职: electric technician, missioning engineer, equipment operator, HLD supervisor and hammer(抡大锤,呵呵), 我在现场一天公司向甲方收费400 USD~~1000 USD
您说,这种工作您要是去做要多少薪水合适。
反正我是不会再去做了。
另,现在我完全脱离了石 *** 业。
收入不别以前少,而且舒服多了。
时间过得真快,来胜利油田××采油厂××队工作一年了,回首过去的一年时光,真是感慨颇多啊!!
去年的7月,踌躇满志的从石油大学毕业,想到读书16年就要挣钱了,就要工作了,就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心里那个兴奋啊!到胜利油田报到后,一路分到底,采油队,够基层的,接我们的领导说就要从基层队干起!!
所以就从采油队的活干起
谁知道关于大庆油田的资料?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粘度高(地面粘度35),含硫低(在0.1%以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86。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庆油田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1999年底,大庆油田重组改制、分开分立。2000年1月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并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注册资本475亿元,现资产总额1089亿元,员工总数90427人。公司成立六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94亿吨,天然气130亿立方米,年均油气当量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840亿元,利税总额4795亿元,连年荣登中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
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 ”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
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
“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之国庆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传扬世界。
说起“大庆”,我们整理出若干个“链接”———
大庆油田的诞生,使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第二届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从1976年,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1978年,全国原油年总产量突破1亿吨,从此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从此开始的改革开放,有了立足的“血液”保障。年产5000万吨的纪录,大庆人奇迹般地保持了27年。
大庆油田实现持续稳产高产的骄人业绩,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开发西部”战略目标的实施。与大庆的稳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建设的稳固;与大庆高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发展的高速度。
大庆开发46年间,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相当于为全国人民每人生产原油近1.4吨,累计向国家上缴各种资金(包括承担原油差价)总计超过1万亿元。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新闻背景有些繁杂和遥远,那就看一份最新的资料———“9月10日,中国纳税500强揭晓。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278.90亿元的纳税额第五次荣登榜首。”
我特别注意了与此相关的报道,几乎都是这般寥寥数语。而大庆人早已习惯了默默的钻探、默默的采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无怨无悔。
问题是,大庆人可以默默奉献,但默默奉献绝不等同于默默无闻。无论对于谁,对这一段不该遗忘不能遗忘的历史的“大面积”的淡忘,都是一件值得认真反思的事。就这一点探索下去,这其中一定涉及到信仰、信念、价值观、方向感等等,这是不容小视的一个大课题。
二十世纪是石油世纪,二十世纪的战争中大多数人的血都是为石油流淌的。这些话早已不新鲜了。当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近几年,世界各国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已经真正地意识到了石油沉甸甸的分量。
为了帮助思考,不妨再引用两组数字: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进口量为930万吨,对外依存度仅为6%;12年以后的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7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5.7%。在这12年间,国内石油年产量增长不足250万吨,而石油消费年增长却在1000万吨以上。
根据有关研究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4.5亿吨以上,国内可能产出1.8到2亿吨原油,预计缺口2.52.7亿吨。
尽管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4.3亿吨,居世界第11位,但人均只有1.89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5吨)的7.6%。
这些枯燥的数字意味着,早已被我们甩进了太平洋的“缺油大国”的帽子,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
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这就是大庆人在新世纪赋予“铁人精神”的新内涵。
大庆:精神的经典
写大庆,怎么能不提到“铁人”王进喜?
1964年年底第三届一次会议召开的时候,王进喜代表全国工人发言。他的讲话以大庆会战为背景,以1205队和钻井二大队工作为主线,重点汇报了大庆工人阶级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与各种困难斗,终于取得了会战的伟大胜利。当他在大会堂朗诵起自己的那一首短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整个大会堂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另外一个很经典的场面:跃入泥浆池里,奋力挥动着双臂。
这是一些很经典的话语:“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不干,半点都没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一切一切的“经典”,使王进喜成为那个时代上至国家***,下至千千万万个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那手扶刹把的英姿,至今看来依然很“酷”。
这一切一切的“经典”,逐渐地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
“爱国、敬业、求实、奉献”,就是这个“精神能源”的全部成分,它先是溶进了大庆人红色的血液里,继而溶进了石油这个黑色的“工业血液”中,接着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共和国强健的躯体———民族精神的意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灵中,并见诸于人民群众的行动上。大庆精神的意义尤为如此。
有人这样比喻:在共和国建设的天平上,大庆是只举足轻重的砝码。在大庆开发建设史中截取三个时段就可以一目了然。
———十年期间,大庆人统一的“革命思想”是:这乱、那乱,唯有大庆不能乱。与其对应的“革命行动”是:始终坚持生产一天都不停,产量逐年递增并且几乎就是在结束那一年,原油年产量跃上了5000万吨大关。
———改革开放20年,也是大庆油田稳产高产的20年。大庆油田连续27年在5000万吨以上的稳产高产,无疑是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新纪录。高产稳产的大庆———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和“中国精神能源”合成的强大驱动力,助推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3年,大庆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展开的第一项战略行动就是对原油产量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年产量首次下调到5000万吨以下。
经测算,如果在高含水后期继续维持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不仅地面设施将无法适应,还需要大量增加新的投入,原油操作成本也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效益下滑。更重要和更严峻的局面则是:无法保持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无法保证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
对大庆来说,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就体现在科学的大局观。
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这就是大庆人在新世纪赋予“铁人精神”的新内涵。
减下去的是当前,加上去的是长远;减下去的是高成本产量,加上来的是低成本效益,这是大庆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破解这个重大课题?大庆人早已胸有成竹———打一场“技术换资源”的大战役。
准确的表述该是,大庆人的技术换资源的行动与理论齐头并进,更有一支2万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庞大的队伍结伴而行,从而迅速创建了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迅速形成了“买不来、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溜不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样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做大、做强,还要考虑“做久、做长”。
今天,当你在互联网上检索一下,当把中东、伊拉克、里海、马六甲、欧佩克、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石油收购斯拉夫、泰纳线等等这些关键词输入进去,显示在你眼前的一切可能就是一个国际能源安全严峻形势的新坐标。这时,不知你会不会这样想:拥有大庆,是中国人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幸福的事。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加)
大庆:钻探的深度
其实,大庆真正的传奇恰恰就储存在我们外人几乎看不懂的一切“单调”和“单纯”中,然而,这一切的“单调”和“单纯”又都无一不体现着大庆人爱石油、懂石油、尊重石油的科学观。
我赞同这样一个说法:在百年中国科学史上,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有两大事件,一是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一是发现了大庆油田。
据介绍,在《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他们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原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森川清在回忆“满洲的石油开发”时说,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是因为战前日本钻探的深度只达到大约700-800米,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1357-1382米之间的油层才出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说法。
对此,最有启发性和权威性的还是我国地质大师黄汲清的说法,他和李四光一起是“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提出者,他还是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30年没有找到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也认为,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的问题”。
科学,发现了大庆;科学,同样迅速地发展了大庆。
早在1964年,大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个口号,当时曾是那样地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据介绍,一口井打到底,在8001200米之间,通常有100多个含油的砂岩层,最厚的达20米,最薄的仅0.2米。大庆人的工作对象就在这千米之下的岩层中———那被他们形象地称为“地宫”的地方。在那里,整个石油开采系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开采工作如同一项“隐蔽工程”。
如何保证油井准确打入有开采价值的油层?怎样确定不同性质的油层层性以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以怎样随时掌握油层的变化以改进完善工艺保持稳产?所有这一切,唯有通过可靠的数据,通过一系列反复试验才能找到答案。这便构成了大庆科学的求实精神的客观基础。
而更为重要的是,大庆人自觉地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油层,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油层,在不断地探索地下奥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油田开采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石油工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的力度在于求实。科学的力度也在于创新。而创新的过程,就是思想上解放的过程。
回顾大庆油田在实现高产稳产近30年的历史,三大“科学战役”标志着大庆人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后,油田综合含水已高达90%,储采结构严重失调,成本攀升和效益下降矛盾突出,油田开发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对于油田二次创业的艰难,有人形象的比喻:“油田综合含水达到90%%,就好比人被水淹到了脖子,含水95%相当于淹到了嘴,含水达到98%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从历史上看,一般油田的开采高峰只能维持三五年,以后产量就会递减。但凭什么大庆油田的产量长期保持在5000万吨的水平线上?一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高含水长期稳产注水开采技术》,硬是使大庆油田地质储量由原来的26亿吨增加到48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庆油田。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非常重要。大庆油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目前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大庆等油田开始成功应用,大庆的科技工作者还在世界首创出一种更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泡沫复合驱油技术。仅大庆油田适用该技术的地质储量就达近20亿吨。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石油开采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原始创新技术,这不仅是现今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亮点,对于世界石油开采也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第三大战役就是对“表外储层”的攻关了。让主持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来讲述可能更生动精彩:
大庆油田这种河湖三角洲的沉积,像一棵大树,有干、有枝、有叶,干枝叶都互相连通,如果说主力油层是杆,薄油层是枝,“表外储层”就是叶。它们都是空间上的延续,属于同一储油系统。王启民认为,大庆油田树大、根深、叶茂,“表外储层”每口井都有,每个层都有。单独看,“表外储层”很瘦,但大庆油田面积油几千平方公里,所有这类油层加起来又很“肥”。
尽管开采这样的油层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可循,但如同当年会战初期一样,大庆人这次依然是靠“两论”起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几个寒暑过后,“表外储层”开采这道世界性难题终于被破解。
这项成果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按2亿吨可采储量计算,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而国家要探明同等储量的石油资源,光勘探费就需投入100多亿元。不仅技术上取得突破,经济上创造巨大效益,更重要在于还创造性地发展了石油地质理论。
其实,大庆真正的传奇恰恰就储存在我们外人几乎看不懂的一切“单调”和“单纯”中,然而,这一切的“单调”和“单纯”又都无一不体现着大庆人爱石油、懂石油、尊重石油的科学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