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雪佛龙_雪佛龙油价100美元
1.3d下油价为何反而大跌3
2.石油七姐妹的六巨头
3.又一巨头IBM突然宣布:公司将裁员约3900人
3d下油价为何反而大跌3
此次抛售正值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停火谈判有望实现之际,同时中国实施疫情管控,这可能会削弱对石油的需求。
现在油价几乎回落到战前水平,因为看涨的交易者已经从上涨前的押注中获利,而新的资金不愿买进。石油类股大幅下跌,雪佛龙(CVX)下跌5.6%,埃克森美孚(XOM)下跌6%,这是他们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此次抛售正值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停火谈判有望实现之际,同时中国实施疫情管控,这可能会削弱对石油的需求。
石油七姐妹的六巨头
从1981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于大国际石油公司来说是动荡的岁月,是调整结构、资产重组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
“难过的年月”——“七姐妹”变为“六姐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石油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70年代油价的大幅度上升,对石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高油价刺激了世界各地的勘探和开采,欧洲北海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石油生产逐步进入高峰期,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上升较快,进入80年代,世界形成石油供大于求的局面,油价趋于疲软。1981年3月,油价由每桶43美元高峰下落到29美元。石油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利润也随之减少。同时,成本却在上升。国际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市场供应,往日租借地上低成本开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70年代得以接替原油供应的阿拉斯加和北海的原油,生产成本要高得多。
总之,对于国际石油公司来说,80年代前期是难过的年月,从1980年到1985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储量变化不大,原油供应量下降37%,原油加工量减少25%,石油产品销售量下降12%,利润减少达44%。
在这种情况下,七巨头纷纷调整经营战略,采取紧缩措施。海湾石油公司做出决策,放弃国外业务,将业务范围收缩回美国本土。1982-1984年,它把在欧洲这个大市场的下游业务——包括炼油厂、加油站统统出售。雪佛龙1983年宣布放弃在西欧的下游业务,以加强在美国的业务。埃克森与美孚出售了它们在70年代下半期现金购入的大量非油业务,停止在加拿大的大规模油砂开发项目和美国科罗拉多的页岩油开发项目。
各公司普遍压缩炼油能力,关停低效高耗的小炼油厂和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1985年与1980年相比,“七姐妹”中的五家美国公司的炼油总能力减少了27%,从平均每日1605万桶(219.86万吨)减少到1175万桶(160.96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形成了石油公司兼并重组的热潮。首先是美国壳牌石油公司(Shell Oil)以36.5亿美元并购了美国的贝尔里奇公司。接着,德士古兼并了盖蒂;美孚兼并苏必利尔;英荷壳牌把美国壳牌变成了全资子公司;雪佛龙兼并了海湾,使“七姐妹”成了“六姐妹”。
1986-2002年
三次石油价格暴跌与超级六巨头的最终形成
1986-1998年的13年,世界发生了三次石油价格暴跌,所有石油公司都深受其害。这三次油价暴跌对石油工业和石油巨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1998年的价格暴跌,更是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石油公司的兼并与重组浪潮,促使超级六巨头最终形成。
(1)1986年石油价格暴跌及其影响
1986年,世界发生了欧佩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油价战。发起者是欧佩克中的沙特阿拉伯等主要产油国。原因是1982-1985年,为了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供应,欧佩克一直采取限产保价的政策,而非欧佩克国家却一直在拼命生产,结果是欧佩克国家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沙特阿拉伯为维护欧佩克的利益,在限产保价的政策框架下一直充当机动产油国,其石油产量从1981年的980万桶/日降至1985年的318万桶/日,而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却不严格执行限产纪律,超配额生产,导致沙特遭受很大损失。1985年7月,沙特宣布不再充当机动产油国,同年12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放弃限产保价政策,转而采取捍卫市场份额的政策。由此,产油国之间开展了油价战,1986年7月阿拉伯轻油的现货平均价从1985年12月的26.92美元/桶跌至8.63美元/桶。油价暴跌使欧佩克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七大公司(美国的阿莫科取代海湾石油公司)1986年上游利润比1985年猛降51.9%,营业利润下降13.1%。
这次油价暴跌并非是世界消费萎缩引起,而是严重供大于求引起的。因此,当欧佩克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恢复限产保价政策,并确定欧佩克的参考油价为18美元/桶以后,油价就开始逐步回升了。
(2)1991-1993年的经济衰退、油价大跌及其影响
1991年1月,世界发生了经济衰退。当年世界GDP增长率降为2.2%,其中工业国的GDP增长率仅为0.3%。世界石油消费停滞在31.35亿吨的水平上。1992年成为国际石油公司营业额状况空前恶化的一年。石油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全球石油生产能力却一直在增加,油价呈频繁波动的状况。
同1991年相比,1992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利润下降18.8%,不仅是上游,而且下游连同化工,都陷入不景气。1992年埃克森的利润从上年的56亿美元降到48亿美元,下降14.8%;美孚从19.2亿美元降到8.6亿美元,下降55.2%;德士古从13亿美元降到7亿美元,减少45%;壳牌从1990年的66亿美元降到44亿美元;BP则出现几十年来未有的艰难局面,从赢利8亿美元变成亏损4.6亿美元,导致上任不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霍顿引咎辞职。六大巨头中,唯有雪佛龙一枝独秀,1992年的利润为22.1亿美元,比上年的15.6亿美元增长20.9%,而且保持了大石油公司中投资回报率最高(15%)的地位,原因是它在1992年初及时分析了形势,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1993年,世界GDP比上年实际增长2.9%,其中工业国增长1.8%,增长率均低于上年。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继续增加产量,1993年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美国WTI原油价格最低跌到14.06美元/桶。与1992年同品种现货平均价格相比,WTI下跌10.3%,鹿特丹成品油下跌8.3%,新加坡成品油下跌6.9%。尽管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都下跌,但原油价格下跌幅度更大,炼厂原油成本下降幅度相应较大,因此,对于一体化的大石油公司来说,下游净收入带动了总体净收入的增加。
(3)1998年石油价格暴跌及其影响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韩国、日本,1998年进一步扩大到俄罗斯、拉美乃至美国和欧洲,世界经济情况迅速恶化。而此时欧佩克做出错误判断,于1997年11月决定把生产限额提高200万桶/日(1亿吨/年)。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油价又一次大幅度下降。尽管1998年欧佩克联合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减产,但仍未能扭转油价的暴跌。全年WTI平均现货价格跌至14.39美元/桶,低点跌至10.76美元/桶,剔除物价因素,已跌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水平。
这次油价大跌,在石油业界引起了大震动。为应对这种形势,各大石油公司采取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例如,1996年,壳牌会同阿莫科,把它们在美国西南部帕尔缅(二迭系)盆地的油田资产合并,组成阿尔多拉能源公司,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BP与美孚合并它们在欧洲的下游业务,覆盖欧洲43个国家,资产达50多亿美元,销售额近2亿美元。其中70%股权属于BP,两家的燃料油业务由BP经营,用BP品牌;30%股份属于美孚,经营两家的润滑油业务,用美孚商标。德士古、Star与美国壳牌公司组成美国最大的下游联合公司,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大陆石油公司与菲利普斯公司联合它们在美国的炼油、销售和储运业务,成为美国第六大炼油商,炼油能力达到3850万吨/年,加油站有12000家。壳牌与埃克森合并它们在全球的添加剂业务,成为世界第三大添加剂供应商,市场份额达25%。
另一种方式是公司兼并。这一次的兼并风潮超过了国界,跨越了大西洋,而且显然欧洲资本居优势地位。例如,1998年,BP兼并了美国的阿莫科,又于1999年兼并了美国另一家大独立石油公司、世界500强之一的阿科。1998年12月,美国最大两家石油公司、原“七姐妹”中的埃克森同美孚合并成埃克森美孚公司。同年,法国道达尔先后合并比利时的菲纳和本国的姐妹公司埃尔夫。2000年,原“七姐妹”中的两姐妹、美国的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组成新的雪佛龙公司。2002年,美国的两大独立石油公司大陆石油公司(1996年脱离杜邦公司)同菲利普斯合并组成康菲公司。
这样,2003年世界石油工业形成了新格局。按销售收入计,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三家都超过2000亿美元,分别达到2370、2326、2689亿美元;雪佛龙、道达尔、康菲三家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是1200亿美元、1182亿美元、1051亿美元。这六家国际石油公司被称为六个“超级石油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前的“石油七姐妹”中,美国占5家,欧洲占2家。六大超级巨头中,美国、欧洲各3家,与“七姐妹”时期相比,欧洲资本的地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又一巨头IBM突然宣布:公司将裁员约3900人
美东时间1月25日(周三),美股盘尾跌幅显著收窄,道指勉强实现四连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连续第二日下滑。
又一能源巨头宣布回购!继埃克森美孚后,雪佛龙宣布将实施750亿美元股票回购,并将连续第36个季度提高股息。
特斯拉、微软、IBM和波音等知名公司公布财报,特斯拉四季度营收和EPS均超预期,但汽车毛利率逊于预期;IBM在公布财报的同时还宣布裁员约3900人!
黄金升破1940美元,五日连创九个月新高!石油价格盘中冲高回落,美油徘徊在80美元附近。
中概股涨跌互现,一股涨超16%!量子之歌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人学习赛道获市场关注。
美股收盘涨跌不一
分析师对年初反弹持悲观态度
周三收盘,道指涨9.88点,涨幅为0.03%,报33743.84点;纳指跌20.91点,跌幅为0.18%,报11313.36点;标普500指数跌0.73点,跌幅为0.02%,报4016.22点。
航空股全线上涨,波音涨0.33%,美国航空涨1.5%,达美航空涨1.51%,西南航空涨0.55%,美联航涨1.99%。
科技股多数下跌,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跌0.7%,谷歌跌2.54%,特斯拉涨0.38%,苹果跌0.47%,亚马逊涨0.89%,奈飞涨1.14%,谷歌跌2.54%,脸书跌1.15%,微软跌0.59%。
摩根大通首席市场策略师、全球研究联合主管马尔科·科拉诺维奇表示,他对美股今年初的反弹走势持悲观态度,并已经在为接下来美股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调做准备。
IBM宣布:公司将裁员约3900人
据新浪财经汇编,LPLFinancial首席全球策略师QuincyKrosby表示:“由于大部分财报仍然有待公布,关于近期反弹是否表明向增长转变的问题,可以通过财报是否超预期和业绩指导的乐观程度来回答。”
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KennethBroux表示,黯淡的企业前景、迫在眉睫的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对俄乌冲突升级的担忧,都是导致美股回落的原因。
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宣布,在2022年季度性利润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公司将实施750亿美元股票回购,并将连续第36个季度提高股息。雪佛龙表示,3月10日,将向股东分红每股1.51美元,季环比增幅为6.3%。
除雪佛龙外,埃克森美孚也于一个多月前宣布将在2024年之前将其股票回购计划扩大到500亿美元。
综合外媒报道,去年10月,曾喊话油企,他批评石油行业“没有履行其投资美国和支持美国人民的承诺”,并表示如果油企不将其高额利润“反哺”到增产降价中,他将向其征收“暴利税”。
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19美元,预期1.12美元;营收243.18亿美元,预期241.56亿美元,去年同期177.19亿美元;净利润36.87亿美元,预期36.33亿美元。特斯拉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14.2亿美元,市场预估31.3亿美元。第四季度汽车毛利润率25.9%,市场预估28.4%。
特斯拉表示,在第四季度生产了超过43.9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40.5万辆汽车。2022年,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0%,至13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7%,至137万辆。
IBM第四季度营收166.9亿美元,预期163.97亿美元。第四季度软件收入72.9亿美元,预估68.6亿美元;第四季度咨询收入47.7亿美元,预估47.8亿美元;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52.1亿美元,预估58亿美元;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大约105亿美元,预估94.8亿美元;第四季度每股运营收益3.60美元,预估3.58美元。
此外,IBM首席财务官还表示,公司将裁员约3900人。
波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99.8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净亏损6.6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1.64亿美元;每股净亏损1.06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02美元。2022年共交付480架商用飞机,并获得808架净订单;公司计划在2025/2026年将737机型产量提高到每月50架。
黄金五日连创九个月新高
油价盘中冲高回落
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7.20美元,涨幅为0.4%,收于每盎司1942.60美元,为4月以来最活跃的合约收盘价。
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黄金期货已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攀升,为8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时间。
美股午盘前,油价冲高回落。WTI3月期货收涨0.02美元,涨幅0.02%,报80.15美元/桶,止步两日连跌。布油3月期货收跌0.01美元,跌幅0.01%,报86.12美元/桶,连跌两日。
中概股涨跌互现
一股涨超16%,量子之歌在美上市
中概股涨跌互现,安派科涨16.69%,优克联新跌7.76%,和黄医药涨5.77%,达达集团涨3.16%,奇富科技涨2.9%,携程网涨2.85%;跌幅方面,优克联新跌7.76%,影汇跌7.74%,高途集团跌7.19%,亚朵跌6.71%,嘉楠科技跌6.01%。
中概新能源汽车股涨跌不一,蔚来汽车跌0.51%,小鹏汽车涨0.83%,理想汽车跌0.86%。
资料显示,安派科是一家专注于早期癌症筛查和检测的生物技术公司。它使用他们创新的专利CDA技术和专有的CDA设备来营销和销售多癌症筛查和检测测试。除了早期的癌症筛查和检测外,其CDA技术还显示出潜力,可以协助医生进行癌症的诊断,预后和复发。
量子之歌周三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QSG”,发行价为每ADS(美国存托股票)12.50美元,共计发行325万股ADS,募资总额4063万美元,假设承销商全数行使超额认购选择权,募资总额将达4672万美元。本次上市发行由花旗集团、中金公司作为承销商代表进行承销,承销团成员还包括老虎证券、中信里昂以及美国万通证券。
资料显示,量子之歌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成人学习市场上最大的个人兴趣课程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2021的收入在中国成人学习的总市场排名前五。该公司为各种品牌的成人学习者提供易于理解、价格合理且易于访问的在线课程,包括启牛、讲真和千尺,并在较小程度上为企业客户提供营销服务和企业人才管理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