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燃油市场怎么样-浙江省环保燃料油价格调整
1.温州什么行业烧柴油
2.选矿及加工
3.浙江石化价值分析化工成长龙头电话会议之四
温州什么行业烧柴油
车用。根据查询爱企查网显示,温州车用行业烧柴油。温州车用柴油供应,如6号柴油,公司是温州佳鸿石化有限公司。烧柴油是指柴油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到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到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到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温州佳鸿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浙江省温州浙江省温州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温州粮食中心市场电子商务大楼7007号,法定代表人贺霞,主要主营产品包括柴油,燃料油等。
选矿及加工
鳞片石墨可浮性好,多采用浮选法,浮选前要先将矿石进行破碎与磨矿。其主要选矿工序包括:原矿石粗碎、细碎、粗磨、浮选、尾矿再磨再选、精矿脱水、干燥分级和包装等过程。无定形石墨晶体极小,石墨颗粒常常嵌布在粘土中,分离很困难,但由于品位很高(一般在60%~90%之间),所以国内外许多石墨矿山,将采出的矿石直接进行粉碎加工,出售石墨粉产品,其工艺流程为:原矿→粗碎→中碎→烘干→磨矿→分级→包装。
一、鳞片石墨的选矿和提纯
石墨的选矿提纯分为粗选和精选(提纯)
(一)粗选
一般采用浮选法,产品以粗精矿为主(固定碳含量80%)。石墨浮选中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大鳞片石墨保存率:不同鳞片石墨的市场价格可差很多倍。
2)回收率:目前山东南墅石墨矿最好,可接近90%。
3)精矿品位(纯度):以中、低碳石墨为主;<90%(固定碳含量)。
浮选工艺流程:
非金属矿产加工与开发利用
在不停的搅拌之下,石墨随泡沫和捕收剂浮于水面上,由刮板及时将捕收有石墨鳞片的泡沫刮出浮选槽,经洗涤、脱水、干燥即得石墨产品。
在鳞片石墨的浮选过程中,为了保护大鳞片石墨,均要采用多次磨矿,多次浮选的方法,即浮选到一定时间后,将沿池底的尾矿重新磨矿,再次浮选,一般要重复浮选5~10次。
(二)石墨的提纯
某些应用领域要求石墨固定碳含量>99%以上,因此对浮选得到的粗精矿需进一步提纯。石墨提纯方法有化学提纯法、高温物理提纯法和混合法,其中化学提纯法又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
1.化学提纯
(1)湿法化学提纯
利用石墨耐酸、碱、抗腐蚀的性能,用酸、碱处理石墨粗精矿,使杂质溶解,然后用水洗涤除去,提高精矿品位,化学提纯可获品位为99%的高碳石墨。
非金属矿产加工与开发利用
HF能溶解硅酸盐矿,生成水溶性反应物,经水洗涤即可除去。
(2)干法化学提纯
将活性气体(Cl2)与石墨中的杂质反应,使杂质转为易挥发的物质从石墨中除出,提纯石墨产品。
2.物理提纯法
利用石墨的耐高温性能,将其置于电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2500℃,使杂质挥发掉(汽化),从而提高精矿品位,可达99.9%的高纯石墨。
二、石墨的深加工
(一)石墨插层化合物
化学反应物质浸入石墨层间,与层内碳原子键合,形成一种并不破坏石墨层状结构的化合物,称为石墨插层化合物。面内结合能为140×4.186kJ/mol,而层间结合能为4×4.186kJ/mol,利用石墨层间结合力弱,能形成层间化合物。
1.类型
传导型:也称电荷转移型,插入物与碳原子形成分子键,按电子得失分为:
N-型:插入物提供电子,本身变成正离子,如KC8,RbC8,K→K++e;
P-型:插入物得到电子,从石墨中夺得π电子,本身变成负离子,如:
C9ClCl4,C8Cl,Cl2+2e→2Cl-。石墨SP轨道不变,平面结构不变,仍具导电性。
非传导型:插入物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SP轨道发生杂化而成四面体结构,无导电性。如C4O,(CF)n,(C2F)n。
2.制备方法
电化学氧化法:制备非传导型。
强酸氧化法:用H2SO4∶HNO3=1∶1~9∶1液浸泡石墨。
强氧化剂法:用浓硝酸、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等浸泡。
过硫酸铵法:用过硫酸二铵盐和浓硫酸(1∶9~4∶6)混合液浸泡。
电解氧化法:将石墨和插入物在电解槽中电解。
离子插入法:制备传导型。
蒸汽吸附法。
粉末冶金法:金属粉+石墨粉。
电解法:用卤化物(KCl、LiCl、NaF)制备。
(二)膨胀石墨及膨胀石墨制品生产
20世纪60年代以前,工程密封材料是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石棉等四种。前三种在高温下易变形、老化、松弛。耐热性差,石棉密封制品也只能在450℃以下使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CarbideCorporation)首先成功研制出柔性石墨密封材料并发表了专利,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日、英、法、德等国的产品逐渐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石野株式会社田圆第二工厂在1974年将柔性石墨作为汽车汽缸垫片研制成功后,立即把汽车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5万~10万千米提高到30万千米,柔性石墨汽缸垫片对汽车带来的巨大变革,使柔性石墨的需要量大幅度增加。
在我国,柔性石墨的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经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将研究成果在山东平度、北墅、四川自贡等厂生产,但发展较快,现有60余个厂家生产,年产柔性石墨近3500t。
1.概述
膨胀石墨是由天然晶质鳞片石墨用酸性氧化剂材料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酸化石墨,又称氧化石墨或可膨胀石墨,将酸化石墨在一定的温度下煅烧,形成纤维型的蠕虫状的石墨膨胀体———膨胀石墨(或柔性石墨)。高纯的膨胀石墨经不同压缩比加工成型,或者加入其他材料制成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高级密封材料。
2.膨胀石墨生产工艺
石墨含量及鳞片粒径高纯鳞片石墨(C>99%),30~70目,石墨中的杂质如果保留在膨胀石墨中时,在压制柔性石墨板时,会使板材产生应力集中,降低其抗拉强度。石墨的粒度越大,层隙越深,化学试剂就越难扩散到层系中心,对形成层间化合物不利,粒度过细,比表面积极大,石墨边缘反应占优势,也不利于层间化合物的形成。一般为30~70目较为理想。实践证明,-120目的鳞片石墨几乎不会发生膨胀。
1)酸浸氧化处理浓硫酸+高锰酸钾(强氧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池,待搅拌均匀后慢慢加入石墨,继续搅拌15~20min,在常温、常压下浸泡0.5~2h。处理时,将发生温和缓慢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石墨层间比较活泼的π电子被氧原子取代,而与C原子相结合,形成石墨层间氧化物,由于石墨晶层间插入了阴离子(H2SO-3),高温下易迅速分解而膨胀,使石墨层间距由原来的0.334nm增加至0.6~1.1nm,形成了具有特异膨胀性能的可膨胀石墨经水洗至pH=3~5、脱水、干燥至H2O含量为1.5%,即为酸化石墨。
2)煅烧膨胀在立式膨胀炉里,以乙炔气为燃料直接加热,火焰直接接触可使石墨膨胀,在1000℃左右,20~30秒,石墨受热,层间化合物(H2SO-3、H2O)迅速分解汽化,产生很大的能量(蒸汽压力推力),破坏石墨层间的C—C键(分子键)。石墨的晶格层面沿着c轴方向迅速膨胀,变成纤絮型蠕虫状的膨胀石墨。因石墨的六角形骨架没有破坏,所以膨胀后的膨胀石墨,其原有的理化性质未受到破坏。体积密度由0.7~1.8g/cm3变成0.003~0.03g/cm3,体积膨胀倍数为80~300倍。
3.膨胀石墨的性能
膨胀石墨除具有一般石墨的许多优良性能外,还有普通石墨不具备的可压缩性、回弹性、柔软性、耐化学腐蚀性,是一种很经济而理想的高级密封材料和润滑防氧化材料。
4.膨胀石墨制品
为了将膨胀石墨(散装料)制成工业部门要求的板、管、槽、柱等制品,需要将散装膨胀石墨成型。
(1)纯柔性石墨制品
将纯膨胀石墨通过碾压、模压、挤压加工形成板状、槽状、管状各种形体的制品,用做密封材料。
(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但随着近代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工程密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发展起来了多种以膨胀石墨为基体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以这些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做成的新型柔性石墨制品,满足了近代高技术对工程密封材料的高性能要求。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性能:抗压抗拉强度高,耐酸、碱,耐有机试剂及金属熔体的腐蚀。
A.无机黏结剂柔性石墨制品
膨胀石墨+无机黏剂,如:H3PO4,Al(H2PO4)3,Na2H2PO4,K2H2PO4,NH4H2PO4,硼酸,硼酸盐;再经碾压、模压或挤压等加压成型。
B.有机黏结剂柔性石墨制品
酸化石墨加有机黏结剂,如:酚醛树脂、密胺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分子为900~1800有机硅,压制成型后,加热使酸化石墨膨胀的同时,有机质也炭化,形成具有黏结强度的炭膜或碳纤维网络彼此黏连,以增加柔剂石墨制品的强度及不透气性。
C.镀金属柔性石墨制品
将膨胀石墨压制成石墨纸,再用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溶液浸泡石墨纸。然后再干燥,即得含1%的金属盐石墨纸,最后将镀金属盐石墨纸制压成各种柔性石墨制品,具有特殊的防腐蚀性。
D.膨胀石墨———金属复合体
将膨胀石墨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按一定的压缩比,一般为原体积的5%~50%),然后将熔融金属吸附到石墨块中冷却而成。一般用轻金属Mg、Al、Zn、Bi等,其复合体中金属为连续相,石墨为分散相。这是一种比相同金属轻50%强度高的复合材料。
E.夹金属的柔性石墨制品
将带孔网的不锈钢板夹在膨胀石墨中经压制而成。
将不锈钢网丝填在膨胀石墨中压制而成。
形成一种抗拉强度高的膨胀石墨垫片。
(三)生产氟化石墨固体润滑剂
当石墨层间插入物为氟原子时,形成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即为氟化石墨。氟化石墨是氟原子与构成网状平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在此化合物中,石墨网并非保持原来的平面形状,而是变成了波状起伏形。为此,有人认为不能把这类化合物算作层间化合物。但是,在呈现波状起伏形的石墨六角网状平面层上、下表面结合着氟原子,从整体上看,保持着层状结构,因此,这种共价键结合型化合物也应属于层间化合物范畴。
氟化石墨是通过氟与碳自接反应而生成的石墨插层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受到材料界的重视。德国化学家Ruff在1947年通过控制爆炸和燃烧反应,由石墨合成了灰色疏水物质CF0.92,用X射线衍射对CF0.92结构进行了测试。这是有关氟化石墨的最早报道。1947年G.Rudorff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410~500℃范围内合成了CF0.676—CF0.989氟化石墨。化合物的颜色随氟含量的增加,从灰色变为白色。Rudorff发现,少量氟化氢的存在可起催化作用,使这一反应在低于400℃便可进行。到1984年,英国的柏林等人在420~450℃之间制成了CF1.041氟化石墨。但由于没有发现其独特的性质,未了解其实用价值,对氟化石墨的研究也就没有迅速地开展起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氟化石墨的层间能比石墨的层间能小得多,从而认识到它的固体润滑性的特点,确定了其使用价值。此后,对氟化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和高能密度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究,把氟化石墨这一新功能材料的研制推向了高潮,其应用越来越广。
1963年,日本学者渡边等人注意到氟化石墨的层间能比石墨本身的层间能低得多,且不受周围气氛的影响,初步认识到这种氟化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的价值。后来在日本、美国相继报道了氟化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的优异性能,实验结果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氟化石墨是通过石墨与氟直接反应而合成的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其层间物质是氟原子,属共价键型的层间化合物,分子式用(CFx)n表示,x=0~1.25;目前已用分子式(CF)n,(CF2)n,(C4F)n表示三种化合物。
日本生产氟化石墨的晶质石墨粒径一般控制在0.1~50μm内,并认为<0.1μm的石墨颗粒生产成本高,同时与氟反应时非常剧烈,很难控制反应,而>50μm的石墨,其所需氟化时间长,是耐磨性能差。美国、墨西哥、法国、俄罗斯生产氟化石墨颗粒多为20μm,甚至也有用1~2μm的石墨颗粒生产氟化石墨。
MoS2是传统的固体润滑剂,但来源十分短缺。70年代后期研制成的氟化石墨,可直接用作固体润滑剂,由于它的表面能和层间能小,化学性质稳定,其润滑性基本不受环境气氛影响。润滑性能远远优于天然石墨和MoS2,因而这种氟化石墨固体润滑剂备受重视。
目前,国外已将氟化石墨固体润滑剂与其他成分一起,配成一种内燃机润滑油,以一定比例添加到机油中,可以提高内燃机的润滑效果,减少燃料油消耗,降低金属的磨损,提高润滑剂的容许负荷。国内将10%的石墨润滑剂添加到机油中,可以使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节省汽油6%。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节约柴油7%~8%,添加剂价格为7万元/t,节约机油(润滑油)的费用与使用添加剂的费用相当,但还可获得节约燃料油5%以上的经济效益。
氟化石墨之所以具有如此优异的润滑性能主要是因为氟原子进入石墨层间并与π电子形成了共价键,致使石墨层间的键能显著减小,仅8.372kJ/mol,远比原料石墨的层间能(37.674kJ/mol)低,这是它具有优良润滑性能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石墨六角网状平面层上、下表面密布结合着氟原子,其层与层之间的氟原子相互之间又有斥力,它们可以抵消来自外部的压力,故氟化石墨能充分表现出优良的润滑性能。不同温度条件下氟化石墨摩擦系数最小。
氟化石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氟化石墨仅由C—C键及F—C键结合,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较高(4.0),原子半径较小(0.0135nm),它和碳原子间形成的F—C键极短,键能高达485.6kJ/mol(C—H键键能为413.2kJ/mol,C—C键键能为136.6kJ/mol),因此分子结构稳定,相应地化学性质也相当稳定。其耐酸碱腐蚀性强,即使在浓硫酸、浓硝酸、强碱中,常温下也不受腐蚀。但是,氟化石墨在热酸、热碱中有少量的反应发生,在高温下和碱金属、碱金属卤化物反应生成氟化碱金属和无定形。
2.绝缘性
由于石墨层间导电π电子与氟形成了共价键,故氟化石墨导电性极差,电阻极大,其电阻率高达2×103Ω·cm,优质氟化石墨电阻率大于3×103Ω·cm,近似于绝缘体,这也是其一大特征。
氟化石墨制备
1)直接合成法可分为高温直接合成法和低温直接合成法。石墨在600℃以上与氟气直接反应,可制备氟化石墨,但反应温度应严格控制在620~635℃内(美国专利报道的是624~630℃),我们称此法为高温直接合成法。石墨与氟的反应如下:
nC(固)+F2(气)→(CFx)n
2)催化合成法。在石墨和氟的反应体系中若有微量的金属氟化物如LiF,MgF2,AlFs和CuF2存在,则在低于300℃温度下也能合成氟化石墨。金属氟化物在这里起到了催化作用。制得的氟化石墨里也含有微量的金属氟化物,虽然含量极少,却改变了氟化石墨的性质,特别是使电导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所用设备与直接合成法相同,不过所用原料的纯度要求比较高。天然石墨含碳量要求大于99.4%;气体氟纯度要求为99.4%~99.7%,其中N含量少于0.3%~0.6%,HF少于0.01%,CuF2和AlF3纯度均要求大于98%。
3)固体合成法。利用“固态氟”(含氟有机物PF原料与含氟无机物)在反应器中高温裂解产生的氟源与石墨粒子直接进行氟化反应。
4)电解法。将石墨材料在无水氢氟酸中电解,即可生成氟化石墨。具体而言,由于氢氟酸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不断地循环,因此可以连续地合成氟化石墨。利用此法时,全部工艺过程在循环式电解装置中完成,而电解过程是通过控制反应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导电添加剂等来实现的。
三、生产胶体石墨乳
1.模锻石墨乳
用于锻造生产中,模具锻打脱模润滑剂,具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性,脱模容易,延长模具寿命1倍以上,提高锻件表面质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锻造润滑剂。
润滑剂:大鳞片石墨C>99%,0.5-1μm;悬浮剂:羧甲基纤维酸素钠CMC;分散剂:萘的磺酸盐;黏结剂:磷酸盐、硼酸盐、水玻璃;pH调整剂:氨水。将上述原料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均匀,再进入胶体磨进行充分研磨而成。
2.显像管石墨乳
用于显像管各部分导电涂层。
先将含C量99%以上的鳞片石墨进行超细粉碎至1μm左右,然后再加入水和其他添加剂进行分散,研磨而制成石墨乳(添加剂、分散剂、涂膜增强剂、消泡剂等)。
浙江石化价值分析化工成长龙头电话会议之四
2017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开过一个千人电话会议,当时是认为,会有一批千亿市值企业崛起,就是基于大炼化。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进入了千亿市值的行列。下一步的节奏,可能慢慢地,会迈入2000亿市值的门槛。我个人大致的一个判断是,万华应该是所有的化工企业中,率先站上并站稳2000亿市值的。可能在一到两年内,我相信,浙石化的控股股东荣盛石化,我觉得大概率也会站上2000亿市值。 确实来说,大型炼化装置,从我们17年的研究来看,发展中国家化工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比较快的路,就是全球化工市场上的十家,九家都有大型炼化装置。 这个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若要赶超发达国家,发展大型装置是必经之路。目前来看,在大型裂化装置方面,浙石化,我6月30日去了一趟,确实,二期计划和一期的相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个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呢?一期是2000万吨炼油,140万吨乙烯加400万吨PX,二期在和一期一模一样的情况下,另外又加了一套140万吨乙烯。我大致算了一下,整个化工品的收率,可能可以达到70%,除了原油直接做化工品,裂解制乙烯做化工品以外,应该说,在全球,这么高的化工品收率、这么大型的装置,是没有的。类似荣盛、浙石化这样一套的装置,放在全球,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高的化工品收率,应该说用“旗帜”来形容,我觉得是不为过的。这是在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背景下发展的一条新路径。随着太阳能、储能、锂电池电动车这三个形成一个闭环后,尤其是现在两头逐步在成熟,卡就卡在储能这一端成本比较高,如果能发展起来,我觉得会发生一场能源革命。就是在原油、炼油、汽柴油、到内燃机这条产业链,可能会被刚才我说到的这条产业链所取代。这样来说,原油的角色,可能以前是70%是能源30%是材料,后面就会转变成30%是能源70%是材料,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或者十年到二十年以内会逐步地完成这个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大型的炼化装置,要在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中获取先机的话,一定是要把自己从一个能源提供商变成一个材料提供商,这一点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这一点浙石化做的是相当不错的。
另外,在路演过程中也经常有人问我,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在哪里?我说,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主要是在两个环节。技术没有壁垒,为什么技术没有壁垒呢?因为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来自专利上的授权,要么是国内专利商的要么是国外的。主要的壁垒在哪里呢?我认为一个是政策上的支持。像荣盛浙石化两期装置的整个投资大概要2000亿,自有资本大概接近540到550亿,这是很明显的资本密集型,商业银行还愿意竞争剩下的部分,这是资金上的支持。 最关键的壁垒在哪里呢?是政策上的,允不允许你做,这才是一个最大的壁垒。 我看过台塑王永庆的回忆录,一九七几年的时候,台塑从下往上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大型的炼化装置。但是当时国民党不允许,因为当时台湾是由类似中石油、中石化的国有企业在经营,不允许你经营。一直过了20年,1994年,民党放开了,给台塑石化一张允许进入大型炼化装置的许可,至此以后,就开始建设,90年代开始建设,完全建成是在07年,2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会涌现出这样一批优秀的企业,能到千亿的市值,本质上,还是国家给了政策上的支持,这个是我觉得最关键的。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允许他们进入并且允许他们做大做强,就没有这些企业什么事情了,这是第一个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政策。 第二个比较关键的,是本土要有足够大的市场。 为什么?像国内,大型炼化装置肯定不止一两套,已经很多套了。因为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建一套大型的炼化装置,一部分外销,一大部分内销,相当于是能进能退,保证产品能够基本上全部消化掉。整个亚太区域,以前是日本,后面是韩国,接下去是台湾,他们有大型炼化装置,本土有市场是一个前提。在这个情况下,大型炼化装置能够脱颖而出,是借助于本土的市场。所以大型炼化装置的壁垒,我的理解,第一个是政策,第二个是本土有一个相对比较庞大的市场,可以消化、容纳产品。浙石化,现在搞了2000万吨,再搞4000万吨,后面甚至还有三期,6000万吨等等,都可行。这些可行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我刚才说的两大基础上,这是我对大型炼化装置壁垒的认识。另外,就后面发展来看,我记得在17年大型炼化会议上也提出过一点,1000亿市值仅仅是这些公司起步的一个阶段,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公司可以动用的自由现金流将在上百亿以上,为中国化工企业赶上全球先进的化工企业打下了基础,因为只有他们才可以动用大规模的资金去做研发投入。譬如像韩国知名的炼化公司LG化学,它就是炼化起家,逐渐在电子、芯片、半导体方面有所成就。所以我认为,现在第一步,大型炼化装置,尤其是浙石化一期二期设计上,荣盛也好、桐昆也好,上一个台阶,接下来,这批大型炼化装置公司,谁会走的越来越好?一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跨越,往新型材料上走,往上走,就是我觉得这些大型公司再上一个台阶最关键的驱动因素。
1、 历史 性机遇下的民营大炼化龙头
1.1、民营大炼化的 历史 性机遇
民营大炼化的起源来自“十三五”期间,国家在千吨级炼厂上对民营企业放开。2016-2018年,国内炼油化工行业迎来一波景气周期,民营企业对炼化行业投资热情高涨。恰逢2016年后民营聚酯龙头企业盈利趋势向上,积累了向上游做一体化延伸的资金,在这一波炼化投资高峰中,他们冲在了最前列。
“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希望通过更为合理的规划,扭转国内石化项目分布分散、竞争力不强的格局。规划的七大石化基地均位于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港口条件优良的的区域: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和江苏连云港基地;泛珠三角的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基地;环渤海的大连长兴岛和河北曹妃甸基地。
这一轮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项目,无一例外占据了七大石化基地最有利的区域,典型的项目包括恒力石化2000万吨大连长兴岛项目,浙石化4000万吨舟山项目和盛虹石化1600万吨连云港项目。
2020年,恒力、浙石化和恒逸文莱项目一期均已经全面投产,开始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2020Q1,在油价下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营炼厂普遍亏损,而民营大炼化仍有盈利,形成鲜明对比。民营大炼化证明了比存量炼化项目成本更低,分化在全年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然而,国内的炼油行业仍处于深度过剩状态,2019年国内炼油能力8.60亿吨,加工原油6.49亿吨,开工率只有75.5%,按照90%开工率估算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约20%。国内的炼化企业不得不面临有6000万吨以上的成品油需要出口的压力。而下游产品的过剩正在从成品油蔓延到烯烃、芳烃等化工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新建炼化产能的审批将更为严格。此前抓住时机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占据了沿海区位优势,项目采用了最新一代的炼化技术,是极具竞争力和稀缺性的。而浙石化,未来一年将从2000万吨增加至4000万吨规模,远期还有望增加三期项目到6000万吨,是这一轮民营炼厂扩张中占据资源最多的项目。
1.2、最具政策红利的民营大炼化企业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2017年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将重点开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转、加工贸易、保税燃料油供应、装备制造、航空制造、国际海事服务、国际贸易和保税加工等业务。
2020年3月,批复《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指出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适度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允许浙江自贸试验区内现有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副产的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数量。
国内的成品油出口目前实行配额制,2019年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等国营企业获得配额。由于地方和民营炼厂在成品油分销网络的建设上大幅落后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国营企业,成品油出口环节的限制,给地方和民营炼厂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2020年4月,浙石化已顺利取得100万吨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配额,预期后续在汽柴油的出口配额上也会有所放开。公司在7月又获得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质,为浙石化成品油的灵活安排生产和出口销售铺平了道路。
1.3、浙石化将形成民企控股,国企和外企三方合资的股权结构
目前浙石化的股权结构为荣盛石化(民企)控股51%,桐昆股份(民企)20%,巨化集团(国企)20%,舟山海投(国企)9%。舟山海投的股份拟转让给沙特阿美(外企),未来将构成民企控股,国企和外企三方合资的股权结构,有利于融合多方资源。
主要控股和参股方,荣盛石化和桐昆股份拥有庞大的PTA和聚酯产业链,可以和浙石化形成从油到丝的全产业链协同;巨化股份是浙江省内的大型化工国企,代表了浙江省国资的支持;沙特阿美是全球超级原油和炼化巨头,可以为公司带来原油进口、炼化技术、成品油和化工品销售贸易上的协同。
在成品油销售环节,浙能集团和浙石化共同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浙能控股60%,浙石化40%。浙能集团是浙江省大型国营电力、油气和能源服务巨头。合资公司将在浙江建设几百个加油站,作为浙石化成品油的一条重要销售渠道。
在对原油到化工品的技术发展上,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础工业的第三代原油制化学品技术,实现接近50%的从原油到化学品直接转化率。第四代技术是沙特阿美和CB&I、CLG联合开发的“热原油制化学品”技术,可通过研发加氢裂化技术将原油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转化率提高至70%-80%。
2、浙石化将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一体化炼厂
相比国内的存量炼厂,浙石化整体规划设计,装置规模大,技术领先;位于华东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显著。其主要股东可以就近消化PX和乙二醇。在政策支持方面,浙江省政府配套建设公用设施,给予800万吨规模煤指标,配套构建成品油零售网络。浙石化40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炼厂。
2.1、整体设计规划,烯烃芳烃比例高,规模优势显著
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整体规划设计的,一期围绕最大化芳烃产能为中心,并配套大型乙烯装置充分利用轻烃资源;二期方案最大限度生产乙烯及下游产品。4套1000万吨常减压装置加工原油适应性强,其中一期设计可加工高硫中质和高硫高酸原油,可按照市场原油的供应情况加工低价的“机会原油”。
浙石化初期设计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1040万吨/年芳烃(其中800万吨PX)+280万吨/乙烯。其中一期建成规模为2000万吨/炼油+520万吨/芳烃(其中400万吨PX)+140万吨/乙烯,即成品油收率为42%。一期重油加工选用固定床渣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焦化组合模式;二期将采用浆态床渣油加氢方案。一期化工部分乙烯下游产品主要为EO/EG、聚乙烯和苯乙烯;丙烯下游主要为丙烯腈,聚丙烯和苯酚丙酮,并配套6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充分利用炼厂副产的LPG多产丙烯。公用工程方面采用海水淡化、粉煤锅炉和煤焦制气,制氢成本较低。
浙石化二期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计划增加一套乙烯,并扩大芳烃的产量,计划将整体调整为4000万吨/年炼油+880万吨/年PX+420万吨/年乙烯,化工品比例进一步提升。按照二期乙烯和芳烃产品的比例,预计浙石化一期也还有进一步优化增加化工品的空间。
2.2、下游一体化配套优势
浙石化的主要股东荣盛石化,其参控股的逸盛系,拥有1350万吨PTA产能,远期将达到2000万吨。荣盛石化还拥有255万吨聚酯产能,并在继续增加。另一股东桐昆股份拥有400万吨PTA产能,远期将达到900万吨;拥有640万吨聚酯产能,远期将达到1000万吨。两大股东完全可以消化其生产PX和MEG产能。其他聚烯烃等化工品方面,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活跃的化工品交易和应用市场。
此外荣盛石化在宁波中金还有200万吨芳烃装置(含160万吨PX),采用燃料油和石脑油进料路线,如果上游炼油端可以放开,中金石化也可以扩展成一套炼化一体化装置。
下游方面,浙石化采用合作的模式,进一步深挖化工品深度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浙石化和德美化工成立德荣化工(50:50),对浙石化项目50万吨裂解C5和48万吨裂解C9进行深加工。将建设50万吨/年裂解碳五分离装置,20万吨/年碳五加氢装置,48万吨/年裂解碳九分离加氢装置,7万吨/年间戊二烯树脂装置,10万吨/年DCPD树脂加氢装置和6万吨/年碳九冷聚树脂装置。浙石化和BP计划以50:50的比例建设年产100万吨的醋酸厂,将采用BP的CATIVA XL技术。
3、全球首屈一指的炼化一体化基地
3.1、世界超大型炼厂情况比较
4000万吨规模的炼油产能,可以进入世界前五行列,到6000万吨可以名列全球前二。全球范围内,炼油产能聚集的区域主要是美国墨西哥湾、韩国蔚山、印度贾姆纳格尔、新加坡裕廊岛和沙特延布等。其特点是,既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又面向腹地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样的,我国杭州湾也有望形成一个1亿吨以上的炼化产能聚集区,辐射长三角区域,该区域已包括浙石化、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大榭石化和高桥石化的搬迁。
排名
公司
炼厂所在地
炼油能力 (万吨/年)
1
印度信诚石油公司
印度贾姆纳格尔
6200
2
委内瑞拉帕拉瓜纳炼制中心
委内瑞拉胡迪瓦纳
4830
3
韩国SK公司
韩国蔚山
4200
4
阿联酋阿布扎比炼油公司
鲁维斯
4085
5
GS-加德士公司
韩国丽水
3925
6
S-Oil公司
韩国昂山
3345
7
沙特阿美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波特阿瑟
3015
8
埃克森美孚公司
新加坡亚逸查湾裕廊岛
2960
9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Galveston港
2855
10
埃克森美孚公司
美国得克萨斯州贝敦
2800
11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Garville
2780
12
沙特阿美公司
沙特拉斯塔努拉角
2750
13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麦寮
2700
14
埃克森美股公司
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巴吞鲁日
2510
15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科威特艾哈迈迪港
2330
16
壳牌东方石油公司
新加坡武公岛
2310
17
中国石化股份镇海炼化公司
中国宁波镇海
2300
在全球这些规模名列前茅的项目中,委内瑞拉和阿联酋是因为原油产地区域而规划的炼厂,以生产燃料为主。委内瑞拉帕拉瓜纳炼制中心的大炼厂Cardon和Amuay最初都是由1950年左右的300万吨/年以内的炼厂发展而来,到现在的4830万吨/年规模,主要目的是将委内瑞拉的重质原油转化为燃料。但因为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使得投资和原料经常不足,炼厂负荷常年得不到保障。阿联酋鲁维斯炼油厂起步于600万吨/年的装置,2000年扩建到1500万吨/年,2015年扩至4085万吨/年,也以生产燃料为主。
韩国既不是中东那样的原料地,也不具备像中国、印度那样的消费市场,其炼厂以出口为导向。韩国大规模建炼厂是在1990年以后,以规模效应著称,其炼厂平均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由于靠近中国市场,2008年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韩国炼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红利,例如08年后中国每年从韩国进口大量的PX。但是,随着国内这一批千吨级炼厂的落成,失去消费地和装置先进性优势的韩国炼厂正在逐步丧失竞争力。
3.2、印度信诚实业:高速发展的市场化民营炼厂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由于印度炼油业对私人资本开放,私营炼厂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已占印度炼油能力的40%。印度信诚石油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民营炼化巨头,在贾姆纳格尔的炼厂拥有140万桶/天的原油处理能力,对应7000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炼厂,复杂系数为21.1。同时,公司在2018年成功投产了150万吨美国乙烷进料的乙烷裂解装置,增加乙烯的产能。
印度信诚实业集团是一个横跨能源化工、零售和电信业的超级大集团,是印度市值最大的公司。炼化板块目前仍是其盈利最好的板块,是其发展的基石,帮助其培育了快速增长的电信业。
近年来,为解决其高企的负债和保持增长,印度信诚也展开了和国际巨头的合作。沙特阿美计划斥资150亿美元收购印度信诚炼化板块20%的股权,其对印度信诚炼化板块的估值达到750亿美元。作为合作,印度信诚将从沙特阿美采购50万桶/天的原油。下游分销方面,印度信诚和BP公司合资(51:49)的成品油零售公司,目前在印度有约1400座加油站,估值20亿美元,计划未来5年内将加油站增加到5500座。
3.3、台塑石化:浙石化的“简配版本”
台塑石化拥有2700万吨炼化产能和300万吨乙烯产能,其主要装置在1998年、1999年和2007年投产。台塑石化主要由3套900万吨常减压装置、2套400万吨重油加氢装置、2套420万吨渣油催化装置,和3套分别为70万吨、103.5万吨和120万吨的乙烯装置组成。其芳烃组分交由台化芳烃厂加工,烯烃组分也被交由台塑集团其他子公司加工,所以台塑石化相当于70%比例浙石化产能的“简配版”。
台塑石化在原油价格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大致在50-120亿人民币之间波动,市值在2009年炼厂建设完成后基本在1500-2000亿人民币之间波动。
估值方面,台塑石化近10年平均ROE水平在11.5%,而平均PB为2.5倍,PE大致在20倍附近波动。
3.4、浙石化的国际比较
从炼厂产能规划上来看,浙石化二期建成后将远超台塑石化,三期建成后将达到印度信诚炼化板块的规模,并且在化工品方面产能更大,向下游延伸更深。从产业链配套来看,浙石化在下游聚酯产业链的配套和产业集群上也优于台塑石化和印度信诚。
从过去10年亚洲炼厂PB-ROE情况来看,日本炼厂的ROE水平最低,韩国炼厂次之,印度和中国的炼厂ROE水平较高。从我们对民营大炼化各个板块的理解来看,过去聚酯和PTA板块的ROE水平大致在10%左右,而民营大炼化项目的ROE水平有望提升至20%以上。民营大炼化公司的PB水平应该高于亚洲其他炼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