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调整时间表

2.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3.2015.1.14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

油价调整时间表

2014年国内油价_2014油价历次调整

1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15日24时,1月29日24时。

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18日24:00。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

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15日24时,4月28日24时。

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4日24时,5月28日24时。

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11日24时,6月28日24时。

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2日24时,7月26日24时。

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9日24时,8月23日24时。

油价价格影响因素:

1、开采成本:陆地油田、海洋油田和页岩油,不同种类的原油开采成本肯定不一样;同种原油分布在不同区域,其开采成本也不一样。

2、原油炼化成本:而且将原油炼化成不同的成品油,而且这个每种成品油的成分、浓度、添加剂等等都是成本。

3、原油成本:世界上的油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人均原油拥有量天差地别,买别人的东西肯定要花钱。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外围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资源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

2015.1.14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

记者刚刚获悉,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80元和230元,预测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3元和0.20元,调价执行时间是1月13日零时。

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是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1月12日前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及国内成品油价格税提高等因素计算确定的。2014年12月底以来,受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充裕,需求乏力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

1月12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继续回落。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测算,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395元和380元。根据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微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1月13日零时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12元和0.10元,折合每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少降215元和150元。两个因素相抵,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80元和230元。

消费税再调整提税降价同步

从1月13日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从现行的1.4元/升提高至1.52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由现行的1.1元/升提高至1.2元/升,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这也是一个半月内消费税的第三次调整,这样的频率意味着什么?是否油价降消费税就要涨,来听相关专家的解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油价降和调整消费税没有必然联系,调整主要和国内两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第一个问题是环境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能源问题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风险日益加剧,中国能源消耗量占全球比重已达22.4%,单位GDP能源消耗更是达到美国的3.3倍,日本7倍。其中对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60%,资源短缺,雾霾严重使得对传统能源消费更加谨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现在就寄希望于税收的杠杆作用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因为对生产者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是通过成本去影响,如果成本提升,那他下面的行为就会做出相应改变,当然这个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但是面对这种公共风险,我们还是不得不去忍受这种痛苦。

对于市场质疑是否油价降就意味着消费税一定涨的说法,专家认为这三次只是利用了降价窗口,使得消费税涨价的幅度可以消化在降价范围内,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必然的选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这个和风险的状况挂钩,不以油价的涨跌挂钩,如果我们的风险状况没有改善,有可能还会应用这种税收的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青:我们三次提高汽油消费税的税率,实际上是分阶段提高,没有一次到位,第一也考虑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我们一步提高,比如汽油每升提高6毛,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样做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压力就大一些,(消费税提高)没有具体的度,实际上(分步走)是一个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