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油价和现在油价对比_十年前油价和现在油价
1.2013年的时候油价行情如何
2.2021年历史油价一览
3.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4.十年后,还会有加油站半夜排队加油的情况吗?
5.广州的物价10年间都涨了多少?
2013年的时候油价行情如何
2013年元旦过后,汽柴油由于正值淡季,汽柴油行情延续了2012年低的震荡下滑态势。
进入2月份,春节临近,受春运提振,加上国际油价高企,国内汽柴油受需求以及成本支撑,价格大幅上行,至2月25日迎来2013年内首次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00元、290元。
自2月底原油价格急转直下,以2月25日调价为分水岭,汽柴油价格进入下行通道。3月27日迎来年内第二次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10元、300元。伴随此次调价,发改委出台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按照新机制要求,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但当汽油、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4月份国际油价继续走跌,国内汽成品油需求低下,汽柴油价格延续上月行情,继续探底。4月25日迎来年内第三次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95元、400元。
5-6月份国际油价处于小区间内窄幅震荡,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需求清淡,价格承压震荡下行,其中柴油在6月中旬触及年内低点。5、6月份成品油历经两次上调一次下调。
7月初油价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国内成品油上调预期明显,月底兑现上调,汽柴油大涨。月内成品油价格历经一次小幅下调、一次大幅上调。其中汽油在月初价格下调后至年底地点。8月份国内汽柴价格先抑后扬,7月底油价兑现上调后,受需求疲软拖累汽柴价格震荡下行,而国际油价坚挺使得8底油价上调兑现。
9-10月份基本面走弱,国内油市“金九”昙花一现,“银十”荡然无存,九月份油品市场购销局面空前好转,难抵疲弱需求拖累,汽柴价格震荡走低。9月份成品油价格历经一次上调、一次下调。10月份调价搁浅。
11-12月份国内油市表现强劲,11月内两次价格下调未能拖累汽柴价格下调,主要受益于汽柴油标准升级引起的部分地区资源偏紧以及主营推价的影响。11、12月份成品油历经两次下调、两次上调,2013年内成品油共历经15次调价(不含6次搁浅),其中8次上调,7次下调。
2021年历史油价一览
6234元每吨。
汽油价其实并不统一,以北京为例,2012年03月20日,北京92号汽油8.33元,95号为8.87元,为历史最高,其他各地油价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各自的最高峰。
2021油价调整时间表,是根据发布的2021年放假时间表及成品油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假日计算,诺有误差,请以国家通知为准。
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消息,就是国际原油暴跌百分之六。那么很多人就是想国际原油既然跌了,那我们国内的油价。会不会降下来呢?其实纵观之前油价的涨跌,大家应该能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国际油价暴跌的时候。
国内油价反而没有降多少,尤其是在去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二十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还是在五元左右。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实我们国内的油价它不光是油。
还有其他税费在每一升汽油里面有百分之二十六点八一的消费税,百分之十四点五三的增值税。百分之二点八九的城建税,百分之一点七五的企业所得税,百分之一点二四的教育附加税。
百分之零点八三的地方教育附加税在一升汽油中,这些各种各样的税加起来占比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八点零五。而真正的汽油成本价却只有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五,所以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汽油价格降得很少,这就不难理解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原油降价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降价幅度很小了吧。
十年后,还会有加油站半夜排队加油的情况吗?
业内观点是,这种程度虽然不会改变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但是会造成对于四战之地局势的担忧,短期内可能还会撑起国际原油价格。
你可能觉得,穷人自有穷人福,和我等老实打工的平头百姓没有关系。然而,黑天鹅掉毛的时候,所有人多少都得打喷嚏。
按照我国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 昨天半夜(18日24时)刚好是国内成品油价新一轮调价窗口。有不少机构预测要涨——果然是涨了,汽油上涨125元/吨,柴油上涨125元/吨。全国平均来看,92#汽油上涨0.10元/升、95#汽油上涨0.10元/升、0号柴油上涨0.11元/升。举例来说,加满一箱50升的92#汽油,要多花5元。
这是今年内油价第十一次上调。根据央视财经的统计,截止本轮,今年国内成品油调价总共是“十一涨五跌两搁浅”,汽油累计涨了每吨590元,柴油涨了每吨570元。
人民对油价一直是很敏感的。
每逢调价,不少车主都会抢在调价前去撒一把加个油。经常会看到地方新闻报道,加油站又连夜排队了,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交通拥堵。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连夜排队的底线,并不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和很多技术细节也是无关的。
比如,地区GDP差异。
最显著的例子是2012年3月20日,汽柴油价每吨分别涨600元,最常用的93#汽油步入8元时代。涨价前的那一夜,各级城市的车主都在加油站排起长队。
再比如,和你能实际省多少也没有关系。
2013年3月,上海。93#汽油上调至7.99元/升。涨价前的那一夜,闻讯而来的私家车排起加油长队,晚上十点多,中石化香山新村加油站仍有20多辆车在排,一直排到附近的十字路口,还占了一条机动车道。一位车主表示,自己是特意从家中赶来的,加一次能省……十几块钱。
甚至有时候,和能不能省都没有关系。
去年9月,南京。92#汽油上调0.19元/升,按油箱50L来算,涨价前的那一夜,加满能省9.5元。是夜已过12点,建邺区中石化莲花加油站队伍仍有数百米长,直接堵在快车道上。92#汽油在白天已经卖完,当天加送的两车油根本不够,附近其他加油站也是无油可加,到了晚上只剩少量的95#汽油。一位车主表示,自己排了半个多小时,没想到没有92#,但第二天国庆,于是硬着头皮加了一箱95#。
去年,网络上流行过一个很知名的段子:
“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
——可能是桶贵了。”
其实2018年,国内成品油调价情况是“十三涨十一跌一搁浅”。全年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41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400元。整体价格还是跌了的。再比对一下今年的价格,我都很想去买桶了。
但这不影响人民的整体观感:汽柴油品可能是我国不太讲定价逻辑的商品。
广州的物价10年间都涨了多少?
公交车:多坐可打折
公交车没有涨价,成了各地市民的共识。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州市公交优惠新方案出台,公交、地铁乘用15次后六折,BRT票价从原来的2元~6元改为统一2元。
与之前相比,广州市公交线路票价已经14年未上涨了。14年前,公交票价2元,油价还没超过1元/升,14年后的今天93号油都要6.8元/升。
公园:免费公园越来越多
在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老人,其乐融融游乐的一家三口。公园免费让市民越来越贴近绿水青山。
今天,在211个公园里面,广州免费公园达168个,约占总体公园数量的80%。而在10年前,免费的公园寥寥可数,如人民公园、青年公园等。
另悉,广州城区公共厕所基本实现全部免费,公厕的费用将由市区财政埋单。
报纸:1元一份 越来越重
随着纸张价格上涨,部分报纸开始调整价格。不过也有不少报纸10年如一日,依然1元/份。广州报纸价格未涨是市民的共识。
《广州日报》的忠实读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与10年前相比,报纸越办越出色,版数越来越多,而价格却一如既往的一元一份。每次拿着沉甸甸的报纸,心里就觉得很舒坦。
食品:袋装醋依然一元
10月份,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成了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但网民们仍然找出了不少日常食品中不涨价的。如袋装的酱油、黄酒、普通的盐,跟10年前一样,还是大约1~1.2元每袋。
各地网友趁此怀旧,纷纷把儿时的小食搬了出来,发现不少十几年未涨价。如NOYOKI棒棒糖还是0.5元1根,小浣熊干脆面一直都是1元1袋,海碧汽水数年如一日的1元1瓶……
**:2元博500万
许多市民还提出:“2元**没涨,赶紧买**吧。”
不过马上有人反驳:“虽然**没涨,但现在中了500万,扣完税在一线城市勉强买个好一点三房,杯具啊。”
电子产品:价格越来越平
电脑、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在这10年来降价很厉害,不少市民深有感受。
最近,华南师大的陈老师买了一台超薄笔记本华硕Eee PC1201N,“高清、仅重1.4公斤,价格才3000多元”。陈老师觉得非常超值。15年前,陈老师家里新添置了一台台式电脑,“那台电脑采用了最新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要知道当时的电脑都是赛扬电脑”,那台电脑,花了2万多元。
电话费上网费:起码省一半
今年起,手机打长途话费降价,移动电话在本地拨打长途电话时,将取消现行叠加收取的本地通话费,每分钟通话费降低了0.4元到0.6元。
刘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刚到广州,那时候移动话费0.4元/分钟,而且要双向收费。现在不仅有各种套餐可以选择,而且单向收费,通讯费一下子便宜了起码一半。
10年前,在网吧上网要4元1小时,现在一些网吧最便宜只要0.5元1小时。现在,在家上网包月才七八十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