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油价将迎年内第八次上调,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预计如何?

伊朗协议达成对原油价格有影响吗_伊朗协议达成对原油价格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3月27日,中国和伊朗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其中包括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同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德黑兰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3月28日,王毅在阿布扎比同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后,双方共同出席两国疫苗原液灌装生产线项目“云启动”仪式。

根据伊朗方面媒体的报道,此次中伊25年战略协议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能源合作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三条,分别是:1、中国将增加对伊朗能源设施和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伊朗整体国力;2、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结算;3、伊朗的导弹的导引头,将使用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制导。

可以看到,这一协议对伊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协议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防务这三个伊朗的燃眉之急。

在中伊战略协议中,引起外界最多讨论的当属“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中伊之间的石油往来避开了使用美元结算,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之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里包括禁止任何国家与伊朗进行与美元有关的交易美元作为世界流通货币,直接阻碍了其他国家在伊朗进口石油,没想到伊朗非但没有让步,反而还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

现在美国在能源问题上可以说是有点焦头烂额,因为不但伊朗的石油能卖出去了,而且俄罗斯也在最近宣布,通向德国的“北溪二号”液化天然气管道就要建成了,而这直接断了美国向德国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财路。

所以美国下一步或许仍是在能源上动心思,中美的下个博弈场很有可能就是石油。在几十年前,中国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担心石油被美国卡脖子,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所以美国更加不敢贸然封锁马六甲海峡,但是中美之间依然存在因石油问题而兵戎相见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对中国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有了伊朗,那么中国手里就多了石油这张底牌,也就有了和美国进行博弈的筹码。

拜登政府本来已经提出了要重回《伊核协议》,想用极限施压的办法逼迫伊朗让步,但是美国这次打错了算盘,有了中俄对伊朗的支持,美国和伊朗和解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

美国的战略失误给了中国巨大的机会,未来中国和伊朗的关系还可能会持续友好,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庞大而复杂,所以美国肯定会拿出很多精力来应对中东的复杂局面,随着美国的实力越来越捉襟见肘,中美博弈的天平很可能会持续向中国一方倾斜。

国内油价将迎年内第八次上调,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预计如何?

在近日签订的中伊25年战略合作协议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条是中伊两国的石油和贸易将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结算,这标志着中国官方第一次将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公之于众。

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不明白其中巨大的意义

这篇文章我们将会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项举措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美国又会如何应对?是否会一怒之下挑起战争?走近这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深入了解中美背后的博弈。

数字人民币用于中伊石油结算,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 历史 性事件。因为它意味着中国的人民币正式打响了针对美元的第一枪。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美元霸权是怎么回事

曾经有人说过,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主要依靠美元、石油和航母,而其中石油是每个国家向前发展都需要的核心资源。许多人可能误以为石油只是开车时候用的燃油,但现实是石油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平常穿衣服用的涤纶、腈纶、锦纶等,以及塑料袋、农作物用的化肥农药全部都直接或间接由石油产生。可以说,石油是现在地球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虽然不是石油出口大国,但它却想方设法企图“控制”石油。

熟悉 历史 的朋友都知道,二战之后,美元曾经通过和黄金挂钩形成了著名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而到了1971年 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为了稳固美元作为通用货币的地位,必须再找一样全世界国家都需要的东西让美元再次依附。于是,美方就想到了石油。

几经波折之后,找到了石油出口大国沙特,美国承诺对沙特提供保护。作为交换沙特在出口石油的时候只能用美元交易。

这一波令人窒息的操作直接让美元与石油挂钩绑定了,因为沙特是中东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它一带头其他中东石油出口国比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等纷纷跟风照做。就这样,本来逐渐失势的美元又涅槃重生。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建设都离不开石油,但因为美元与石油挂钩又不得不跑到美国换美元,然后用换来的美元去购买石油。为了方便,许多国家手里都会囤积一些美元以备不时之需。全世界都接受美元流通,无论是普通人日常购物还是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对于美元统统照收不误。

对于美国来说,美元不过是一张纸钞,印多少,发行多少,都是由美方自行决定。

在这里给大家再普及一下美国更加“不要脸”的操作。 许多国家囤积了过多的美元没处用,正头疼的时候,美国跳出来告诉他们: 可以拿美元买我的国债,美利坚用信誉担保绝对有借有还。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怎么可能欠钱不还?

于是,其他国家头脑一热地拿剩下的美元买了美国的国债。

国债是什么?

打个浅显的比方,可以理解为,美国打借条跟其他国家借钱,然后用借来的钱购买所需要的装备或者物品。也就是说,美国全程没有付出什么只是打了个借条就买到了想要的东西,那等到要还钱的时候经济周转不过来怎么办呢?

美国就拆东墙补西墙,比如说,今天中国的欠款到期要还了,美方就跟俄罗斯借钱还上,至于俄罗斯的欠款到期了怎么还?

没事,不着急。等到期了再说。

因为美国的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所以买了国债的国家都不得不相信美国,但是等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欠钱的无底洞越来越大。

就这样,美国一边欠着巨额债务,一边大笔支出用于经济相关的发展,而辛辛苦苦老老实实谋求生路的其他国家们只拿到了一手欠条,还要时刻看美国的脸色生怕它一个不高兴就翻脸不认账了。

由于美国总是卖国债,所以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老赖。这一切正如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 所说的那样: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世界经济;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世界。

风水轮流转,美元世界霸主的地位恐怕是不保了。因为现如今中国飞速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点从最近发生的国际事件可以看出来,中国伊朗之间价值4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正式成立。

根据伊朗媒体报道,中国未来25年将在包括银行、电信、港口等数十个领域投资4000亿美元。而作为交换,中国将会获得长期稳定的伊朗石油供应,并且石油价格含有大幅折扣。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币流通。

其实早在2016年中国就提出了这个计划,那为什么拖到最近才最终签订呢?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中国达到了伊朗的“标准”。伊朗对外宣布将数字人民币作为石油交易的货币可是需要不少勇气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是否已经有了可以对抗美国的能力。

首先,军事方面。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军事战斗力足以保护伊朗并且直接威慑到美国,那么很可能伊朗就是下一个伊拉克。

2000年9月2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对美国人老在自己这里买石油赊账极其不爽,直接对外宣布不用美元也可以在伊拉克买石油,这一下就把美国给惹不高兴了。于是,美方极其不人道地随便找了个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直接引发灭国之灾。

再比如利比亚的卡扎菲,也是想让石油摆脱美元的控制,结果收到消息的美国第一时间挑起利比亚战争,而卡扎菲本人则是直接被恐怖分子灭口了。鲜血淋漓的例子无数次警示伊朗挑战美国底线的后果。

但是经过疫情,中国的强大有目共睹,对比国外无法控制的疫灾我国在短短三个月内就通过各种手段把控住了疫情,到如今的几乎零增长。尤其是在大环境下还能迅速复苏经济,这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做到的。

就在前几天,中国“双航母”出巡南海给了美国极大的震慑力。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有能力并且愿意维护伊朗的相关权益。

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产能非常广泛,尤其是高 科技 产能方面。也就是说,我们中国拿人民币买伊朗的石油,伊朗拿着巨额的人民币是可以花出去的,不会烂在手里,最起码可以买中国的东西。即使在别的国家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币的情况下,可以用中国庞大的产品市场支撑人民币的交易使用量。

最后是中国的软实力也提上来了,早期一直是他国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世界上对于美国总是一昧地抬高它的国际形象。而中国也需要培养一些认同感,让其他国家一想到中国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一个强大、负责、稳定并且守信的形象,这一点通过对疫情的正确处理方式确实令许多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

以上强调的三点缺一不可。

比如反观俄罗斯,军事实力有了但是经济发展不行,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讨喜。

再看日本,虽然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还不错,但是军事方面被美国拿捏得死死地。而我们中国具备了伊朗需要的所有“标准”,所以伊朗勇敢地站出来与中国共同谋求发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美国如此霸道面对中伊签订的相关条约,会主动挑起战争吗?

这一点可以放心,基本上不会。

因为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美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它挑谁打呢?

打伊朗?那恐怕是得不偿失,伊朗现在有中俄两大“靠山”,如果轻易动武那必然不会有好结果。

打中国?那更加不可能,美国国内的疫情还在爆发期无法有效控制,再加上新总统拜登上台后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抗议,国内一团糟。这时候如果选择攻打实力强劲的大国可能会腹背受敌,两头都落不着好。

美国作为利益至上、一肚子“坏水”的国家这点分寸还是有的,所以最多也就是在媒体上叫嚣,在中国南海挑衅,这些“老把戏”上不了台面也不会损伤中伊分毫。

回答完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可以脑洞大开,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全部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会有哪些好处?

首先,人民币将与美元、欧元形成国际货币三足鼎立的状态,甚至超越上述两种货币。在国际商业贸易中,石油以人民币结算会带动其他商业项目以人民币结算。因为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出口商也乐于接受人民币不再出现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币的情况。

其次是带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虽然也会给国内货币调控增加难度,但也不失为一次机会。然后,可能会引起人民币金融资产吸引力增加,一般国家并不会以现金形式持有人民币而是通过购资产。例如:国内的债券、股票等,这有助于活跃我国的金融市场。

最后一点是,各国中央银行将会把人民币作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能更好地打开国门,各国之间进行友好的贸易往来。当然了,以上纯属猜测,但是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有机会实现。

对于中国来说,需要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战略窗口期建立起自己的石油战略,争取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足以与美国的势力抗衡。

机遇已经出现,未来的悬念并不大,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道路,祖国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短期仍将呈震荡上涨行情。

申万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董超认为,目前市场的核心焦点在于6月10日新一轮美伊会谈。考虑到美国目前态度强硬,而伊朗又并非无路可退,此轮会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比市场预计的要低,短期油价仍有上涨动力。

顾双飞表示,根据市场预期需求已经达到了9800万桶/天的水平,距离恢复到疫情前仅有200万桶/天左右的差距。

市场需求能否突破2019年的高点,从当前的成品油消费来看仍然存疑。当前原油需求恢复主要是受疫情解除带来的汽油消费增多带动的,而和工业需求高度相关的柴油消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柴油仍然处于累库的状态,柴油裂解价差持续低迷。

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顾双飞表示:“而对于我国来讲,部分成品油进口征收消费税政策的出台以及对原油配额倒卖行为的打压,也抑制了我国过剩产能对原油的消耗,预计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3%,约减少32万桶/天的需求。”

顾双飞进一步分析,“总体来讲需求恢复仍是大趋势,但恢复速度会逐步放缓,同时是否能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仍然存疑。从货币环境来看,以通胀率来换取就业人数增长的代价已经变得越来越大,量化收紧只是时间问题,同时目前美元指数一直在90附近徘徊,后期的跌幅有限,量化宽松对油价带来的利多因素或将出尽。

而对于美伊谈判,近期虽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进,但从消息面来看,放开对伊朗的制裁只是时间问题,若放开对伊朗的制裁,预计市场将新增140万桶/天的产量供应,同时将有4000万至6500万桶的浮仓也对市场造成冲击。”

顾双飞总结道,短期内各项指标表明原油仍然呈现较强的市场结构,预计油价仍然呈现震荡上涨行情,但需求恢复预期的透支,会促使油价顶点提前到来。随着后市需求恢复的速度放缓,市场供给的不断增加,或促使油价后期由盛转衰。前期有多单的可短期继续持有,近期不建议进场跟多,可空仓观望,待市场给出入场信号逐步试空。

基于近期国际油价连续走高,有机构预计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开启上调窗口。卓创资讯发文称,根据目前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原油变化率处于正值范围波动区间,此轮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开启上调窗口。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测算,截至6月7日收盘,国内第7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3.31%,对应汽柴油上调140元/吨,调价窗口为6月11日24时。

“国内成品油价是根据三个地方的平均油价变化动态调整的。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布伦特、迪拜以及辛塔。下一次的调价窗口是6月11日24时,根据目前的变化率,油价大约涨幅在4%左右。预计上调170元/吨。”董超指出。

近期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在于三点

1、美伊核谈判再出新波折。此前双方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仍有一定的分歧。美方表示即使重启伊朗核协议,包括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在内的其他数百项制裁仍将保持不变,这是伊朗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希望一次性取消所有制裁。?

2、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需求持续向好。目前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美国每日新增下降到1万人左右,欧洲下降至2万人左右,印度也从40万人高点回落至15万人附近。随着疫苗全面覆盖,各大机构对后期的原油需求普遍比较看好,认为下半年需求增长在每天600万桶附近。?

3、全球各国的宽松政策,尤其以美国为主。美国持续推出各种刺激宽松政策利好油价,拜登政府先后推出2万亿基建计划、6万亿预算计划以及耶轮多次表态不会提前加息,对油价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