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涨幅与什么有关

2.石油价格对金融期货,股市的影响

3.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4.负油价可以由持有成本模型解释吗

5.浅说为什么成品油调价后,地炼批发价却涨价

原油价格涨幅与什么有关

油价调整方法_油价调整如何套利

上半年受环保及相关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柴油需求不容乐观。进入7月下旬,北方高温天气、南方台风多雨天气拖累,柴油价格上涨受到一定限制,介于原料成本高企,以及部分政策的连带支撑,价格较历史同期偏高。

图1、2016-2018年柴油批发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据隆众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国主营柴油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2018年柴油半年度均价为6523元/吨,较2017年半年均价5528元/吨,上涨995元/吨,涨幅为18%。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原油涨幅较大,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2018年6月底WTI涨至74.15美元,而2017年6月底同期仅为44.74美元,上涨幅度高达30美元,导致炼厂加工成本提高,价格一路上行。

国家出台“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部分不合规的柴油资源遭遇打压,汽柴价格或将维持高位。

国内柴油价格高企,是需求带动还是有价无市?我们通过各省市的需求情况来一探究竟:

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上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在1200万吨以上的省市共有12个,柴油消费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十省市中,有六省市位于沿海,华东占了四个: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再就是辽宁、广东。

图3、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见上图3,国内各省市的需求情况参差不齐,青岛主营本月计划量已全部完成,泰安中油因为油库整改,发油量受到影响,完成率仅为不足3成。江苏中石化计划量完成率仍存缺口,在7-9成左右,江苏中油削减了任务量,苏南超额完成,苏北仍存欠量。而浙江主营省公司总任务已基本追平。主营月度计划量的完成进度高低不一。那么柴油零售是否存在可观的利润?

图4、柴油零售利润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柴油零售利润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7月,中国加油站综合利润,柴油平均零售利润1361元/吨,环比下降3.16%。月内零售价兑现下调,但批发价接连上涨,柴油批零价差缩小,导致利润走跌。

零售利润下降,那么柴油进出口利润是否存在套利空间?见下图4,柴油进出口套利分析:

图5、柴油进出口套利走势图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7月份,我国进口新加坡柴油平均每吨亏损13.83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下降56.7元/吨,我国华南口岸柴油出口至新加坡平均每吨亏损287.58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增加13.5元/吨。

进口方面,新加坡柴油价格上调,而国内柴油价格同步上涨,使得进口利润亏损收窄。出口方面,国内柴油批发价格上涨,而新加坡地区柴油价格同步上调,使出口收入亏损增加。

整体来看,国内资源过剩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为炼油产能仍在扩张,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上马,导致柴油需求增长呈继续放缓的趋势。

石油价格对金融期货,股市的影响

由于石油本身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生产原料的来源的原始资料,所以石油价格的波动首先会影响到现实生活的生产成本,可以说油价是推动通胀上涨的重要推手。近年来的通胀高企除了美元贬值的影响外,就是油价大幅上升的结果。通胀的大幅上涨又会推使大量的社会投机资金涌进股票和期货市场进行投机交易,从而推高股票和期货的价格,行成上涨或下跌趋势。但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关键性因素是两点:一,是市场对石油的实际供求关系,例如中国的经济崛起使得我国成为用油大国,而原油年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没有中国的用油增长速度快,那就会推高国际油价;二,是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变化,例如美元的长期贬值使得原油成为投机资本的套利保值工具,那么在期货市场上大量的资本买原油的多头的头寸,同样也推高油价。详细的信息您可以参考: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石化回应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

负油价可以由持有成本模型解释吗

负油价不可以由持有成本模型解释。理论上指数套利操作会使得股指期货实际价格回归其理论价格,但该模型假设过多违反现实情况和忽略市场环境因素,使得其在解释及预测股指期货价格走势时显得不够完美,国外已有多位研究者实证发现,股指期货实际价格与持有成本定价模型所估算出的理论价格之间有显著差异。

浅说为什么成品油调价后,地炼批发价却涨价

在中国原油依存度超过50%的情况下;为什么国外进口原油的成本降低的同时,反而出现供需偏紧甚至可能面临油荒的境地?

两大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8月份国际市场油价下跌,8月底市场普遍预期会下调油价,社会经营者也普遍将库存清空,等待下调油价。

但是到9月初,国际油价又涨上去,下调的预期破灭,社会用油单位开始补库。三大石油公司的资源也很紧张,这样批发价格就提上去了。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我国成品油零售价调整力度也异常强烈。10月20日零售价刚刚兑现近20个月的最大涨幅,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迎来了年内最大跌幅,据发改委处获悉,11月16日24时成品油下调幅度为汽油365元/吨,柴油355元/吨,折升价90#汽油0.27元,92#/93#汽油0.28元,0#柴油0.30元。

据悉,自10月中旬开始,由于欧佩克减产前景悲观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施压,国际原油期价震荡回落,截止11月16日,WTI期货收于45.81美元/桶,近一个月跌幅近10%。还有一点就是上轮(11月2日)调价窗口由于对应幅度低于调价红线而关闭,因此上次应该下调的幅度算入本次周期,令这轮成品油零售价兑现年内最大降幅。

尽管外围消息面利空不断,但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表现却与往常的跌跌不休不同。其中国内主营油价以下滑为主,成交也较为疲软,而山东地炼经过理性回调后便逆势而上。由上图可见,在10月20日零售价兑现最大涨幅之时,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随之上至峰顶,市场经过前期疯狂补货之后进入消库阶段,且当时原油已经开始下滑,利好急转利空局面下,山东地炼汽柴油快速降价。而国内主营受资源偏紧及保守销售政策的约束,价格跌速远不及山东地炼,导致地炼区域间套利窗口逐渐开启并不断扩大,区域间资源调配操作积极性随之增加,贸易商操盘积极性被提振。与此同时,今年工矿、基建等行业向好发展,整体开工率有所提升,柴油资源消耗速度较快,另外主营外采汽油提量令地炼销售压力减小。由此可见,尽管零售价下调预期持续制造利空消息,但在11月初市场迎来一轮补库需求的有力支撑下,山东地炼汽柴油价格在一段时间的下调整体之后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