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鉴别”珠宝首饰的资料吗?

2.黑色金属是什么?

3.锰是不是有色金属

4.刚玉(红宝石、蓝宝石))Corundum

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鉴别”珠宝首饰的资料吗?

海南省锆钛实业有限公司_海南锆合金价格查询

嵌宝首饰是首饰中的一大类别。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嵌宝首饰,一种是天然宝石,如翡翠、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猫眼、蓝宝石等,或称翠钻珠宝首饰,这是珍贵的装饰品。另一种人造宝石,如人工合成钻石、人造猫 ...

嵌宝首饰是首饰中的一大类别。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嵌宝首饰,一种是天然宝石,如翡翠、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猫眼、蓝宝石等,或称翠钻珠宝首饰,这是珍贵的装饰品。另一种人造宝石,如人工合成钻石、人造猫眼、人工合成红宝石等。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最大的区别是前者颜色纯真,后者颜色虽然艳丽但是显得浅薄;前者永不褪色,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也会减褪。目前,人工合成的宝石技术己可以假乱真,无论在颜色、透明度、在光学和物理现象上几乎可以和天然宝石一样。如国内市场上常见的人造钻石、人造刚玉、宝石等价格也十分昂贵。但是,合成宝石还是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区分。最大的区别是一般合成宝石内部几乎无暇疵,而天然宝石多少有瑕疵,而且天然宝石内部都有生长纹,根据晶体生长纹可以分辨真假。天然宝石的生长纹都沿六边形的晶体形方向规则地排列,因此在宝石内部可以细察到平行直线,有时很明显,用肉眼可见,有时则很隐蔽,需用纸衬托,再用放大镜才能细察到。而人造合成宝石的生长纹则为圆弧形。从外貌上也是能够分辨的。无论柒日色、透明度或者在宝石星芒的表现上,合成的宝石明显的过于规则而缺少自然的痕迹。天然的宝石则不然,其光彩从内部闪出,颜色显得纯正、深沉。天然宝石价值极高,人造合成宝石价格也不菲,故购买嵌宝首饰应去珠宝首饰专营商店。至于马路摊贩上用玻璃、塑料等材料仿制的所谓嵌宝首饰,则没有什么价值,仅是装饰玩具而已。

白银首饰鉴别法

人们购买白银首饰主要的目的是用于打扮;作为礼品馊赠亲友;个人财富保存。

怎样判断白银首饰品的真伟?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吃亏上当。白银首饰品有如下主要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判断。

比重判断白银比重为10.5,比其他具有银白色金属或合金都大得多,如铅的比重仅为2.7。

声响判断白银柔软,抛落在坚硬物体上发出的声响疲软,而其他金属发出声响清脆。

颜色判断其他金属具有的白色终究与银白色有所区别,火烧冷却后,区别尤其明显。用火烧烤后,如是真白银,银色不变;若是假白银,或是成色低劣品,则烧烤后即会变黑。另一方法是用硝酸点滴在银器饰品表面,抹去硝酸后,饰品表面仍呈银白色,这说明含银量相当高;若是银含量低的饰品,则会呈灰黑色。

首先要查印记,按国家标准“GB1187-8P”的规定,含银量不小于925‰的称为925银,打银925印记;含银量不小于990‰的称足银,打足银印记,或打银990印记。

其次,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表面细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质,表面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表面粗糙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禁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

由于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也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此外,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可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伟造白银,赵经理讲,伟造白银一般是用白铜、铅、锡、铝等制造的,其特点是:白铜质的外表呈灰白色,茬口呈砖灰色,生绿锈;铅质的呈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锡质的呈银白色,质软;铝质的呈白灰色,质地较软,比重轻。

翠玉如何鉴别

翡翠的收藏与鉴赏及A、B、C货的辨别

一、缅甸玉又称翡翠玉。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如清朝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一只翠玉翎管,价值黄金两。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铁玉亭有一副手镯,以银元卖给了上海的杜月笙。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粹日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日苯?新西兰还把翡翠做为本国的“国石”。由于翡翠玉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二、缅甸翡翠玉的颜色。缅甸翡翠玉的颜色因地域的习俗的不同,其细分方法稍有区别,在玉石王国的缅甸,把翡翠分为三大类12个等级。国内珠宝界则根据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细分到30余种等级。总论缅甸玉的颜色基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杂质元素

2、红色。含化学元素铁〈Fc3〉〈俗称为翡〉

3、绿色。含2以上的铬〈Cr〉〈俗称为翠〉

4、黑色。含2以上的铬〈Cr〉及铁〈Fe2〉

5、紫色。含元素铬〈Cr〉铁〈Fe〉钴〈Co〉

特别是缅甸玉中的绿色,除其色泽艳丽、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平和、温雅、亲切的性格。社会需求量日益攀升。价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长。目前,国际市场上一只满绿的翠色手镯,价格已高达1000多万元。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缅玉饰品,只要是真A货,水头足、工艺清湛、色彩协调,也价格不菲。

三、缅甸翡翠的品质及鉴别常识。不管是从缅玉的矿藏量或开采量来讲,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机者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贩假,从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国的缅甸,假货也比比皆是;假石头、假饰品随处可见。

目前市场上流行经营的缅玉种类,按真假等级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

A货既是天然质地,也是天然色泽。鉴别办法从以下三点着眼: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于矿藏和开采量的关系及人们需求量较大的特定条件,目前市场上很好的缅玉较少。特别是颜色翠绿,地子透亮的品种则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品种当为常见。

(3)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B货将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脏、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等注入因被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裂隙的作用。

(1)B货初颜色不错,仔细观察,颜色发吊发邪,灯下观察,色彩透明度减弱。

(2)B货在二年内逐渐失去光泽,满身裂纹,变得很丑。这是由强酸对其原有品质的迫坏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减轻。轻微撞击,声音发闷,失去了A货的清脆声。

C货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观察,颜色就不正,发邪。

(2)灯下细看,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晶体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状分布,没有色根。

(3)用查尔斯滤色镜观察,绿色变红或无色。

(4)用强力褪字灵擦洗,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

D货,冒充翡翠饰品的D货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玉石类。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国翠玉和路┐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上述翠玉与缅甸翡翠的区别: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轻),光泽较弱。

(2)绿色玻璃及绿色塑料。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相对密度很轻,硬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

钻石的鉴别

透视试验——将具有圆钻型切工的宝石擦净,台面朝下,放在一张画有一条线的白纸上,透过宝石观察纸上的线可初步判断宝石是否为钻石。若为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透过钻石看不到纸上的线(人造钛酸锶、合成金红石同钻石相似没有透视效应)。而绝大部分仿制确由于折射率不同,都有足够的光线漏出亭部刻面,透视观察可以看到纸上的线的一部分。

亮度强弱估测——宝石冠部的外反射和经内部全反射折射出光量的能力,称为亮度。将钻石及其仿制确放置于同一光源的同一环境下台面朝上观察,切工精细的标准圆钻型钻石,几乎所有从冠部进入的光线都从冠部反射出来,显示出极强的亮度。而仿制确其折射率和切工均同钻石存在差异,从冠部进入的光线会不同程度地从亭部漏掉,从而使亮度降低。

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确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将钻石及仿制确的台面擦干净,各滴一小滴水珠,观察水珠保持的时间和轮廓。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确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哈气试验——将待测样品和己知钻石样品一同放在玻璃上,对着它们哈气,观察雾气消失情况。钻石上的雾气很快消失,而仿制确上的雾气要消失的慢。

感觉试验——在室温下用舌尖接触钻石及其仿制确时,钻石比仿制确要凉得多。

仪器鉴别

放大检测——在放大镜或宝石显微镜下观察。(一)钻石除极高品质外,一般都含有少量微细矿物包裹体。常见的包裹体有:黑色的石墨、棕色的尖晶石、红色的铬尖晶石、镁铝榴石、无色的撖榄石等30多种。(二)由于钻石的稀少和珍贵及高硬度,对钻石的切磨是相当讲究的,钻石的切割比例、冠部、亭部角度、都是经过计算得出的。钻石的台面及小刻面是平直的,没有屈曲的现象。棱、角是笔直而锐利的,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棱严格地交于一点,而仿制确由于硬度低,切工差,棱和角往往是圆滑的。(三)钻石极高的硬度使它很不易被磨损,即使磨损也局限在个别小刻面的棱和角。而仿制确由于硬度低,小面棱被磨损后往往比较毛糙。

热导仪测试——热导仪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将钻石及其仿制确区分开,尤其是对于镶嵌钻石首饰的鉴别意义更大。不同的物质对热的传导性不同,钻石的导热性是宝石中最好的(导热率为1000~2600W/m.℃)。将热导仪的探笔头部接触样品,接通电源,依据热电偶上热量传出的速度,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发亮的数目或液晶屏显示的文字,即可知道钻石的真伟。

反射仪测试——反射仪与热导仪的优缺点正好互补,即热导仪上易混淆的宝石可以在反射仪上明显区分,而反射仪上特征相似的宝石则可通过热导仪明显区分。

X射线荧光仪测试——X射线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相当重要。X射线属于高能射线,会造成宝石晶格损伤,改变宝石颜色,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这种鉴定方法。

电子天平或其他衡器——用电子天平或其他衡器测试裸钻及仿制确的密度是区分它们十分有效而简易的方法。钻石的密度(3.529克/每立方厘米)与绝大多数的仿制确的密度相差较大,仅天然黄玉的密度(3.56克/每立方厘米)同钻石相似。

钻石与仿制确的区别

钻石与天然无色宝石的区分——与钻石最相似的宝石是锆石,因为无色锆石也具有较大的折光率和色散,加工好的锆石也有光芒四射的外表,因而是钻石最好的天然代用品之一。钻石与锆石的区别其实也很简单。钻石是等轴晶系的宝石,没有偏光性和双折射,而锆石则有偏光性和很大的双折射率,从其冠部向下看其亭部的面棱,会发现一条棱变成了二条即出现“双影”现象,而钻石绝对仍是一条棱。另外利用硬度法也易区分。只需将要鉴定的宝石刻划一颗合成的蓝宝石即可知,如能划出痕的则是钻石,如打滑、划不动的则不是钻石。其他的天然无色宝石,由于折光率往往较小,因而即使切磨很好,也很难有“光芒四射”和“五彩宾纷”的外表。钻石的折光率是2.42,己超出一般折光仪的读数范围,而一般的宝石,如无色黄玉、水晶等很容易测出其折光率(如其他特征与钻石相似时,一般不测定折光率,以免划伤折光仪)。另外,一般宝石的加工往往不严格,经常会发生漏光现象,而稍大一点的钻石(如30分以上),由于其价值贵重,加工往往严格,一般不会漏光。

钻石与人造仿钻石的区分——另一类与钻石最像的赝品是立方氧化铣,简称CZ。因为这种合成宝石最早是苏联人研制的,又极像钻石,很多人都称之为“苏联钻”(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顾就认为苏联的钻石都是假的,其实苏联也是天然钻石的资源大国)。立方氧化锆属等轴晶系,硬度高达8.5,折光率和色散也很大,加工好的“苏联钻”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有时其“美”甚至超过一般加工较差的天然钻石。要区分天然钻石与其他的人造仿钻石并不困难。(一)所有的人造合成品的硬度都低于9,对于未镶宝石,用刻划硬度的方法即可区分,能刻划合成蓝宝石的就是钻石,反之则不是钻石。用这种方法也可有效区分一些表面镀膜的玻璃仿制确。(二)一般人造代用品的颜色都很“白”、很干净,而天然钻石除了一些96色和VVS以上的高档品外,大多带些**调及可见一些“缺陷”。(三)合成代用品的硬度较低、价钱便宜,因而加工粗糙,磨出的宝石常会“漏光”、出现“毛边”或边棱圆化等现象。

钻石与人造钻石、改色钻石、夹层钻石的区分——第三类赝品是人造钻石,它和天然钻石往往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如硬度、折光率、色散等,仅凭感官无法区分它们,较简单的区分是合成钻石内通常合有一些金属矿物包裹体,会有“磁性”,而天然钻石则没有磁性。方法是:在麦克风前放上磁铁,将钻石在麦克风前快速移劲,合成钻石会产生微小的声音,表明有磁性。钻石的改色是本世纪初“镭”的放射性被发现以后的事。颜色好的彩钻比无色钻更有价值,因而促进了将浅褐色或微**钻石改成彩色钻石技术的发展,区分天然与改色彩钻已成为必耍。从人工彩钻(由辐射或高能加速器轰击产生)的台面向下观察,会出现伞状的一些色圈或暗影,吸收光谱中会有594nm的特征吸收线。另外,其荧光、放射性及导电性与天然彩钻也有一定的区别。夹层钻石主要是因原料形状特殊,工匠往往将两粒本来较小的钻石“拼合”加工成一颗较大的钻石,而有些是用钻石做顶,水晶或无色合成刚玉做底来做成一颗二层“钻石”,并且在镶嵌时用“金爪”或“金边”将底层挡住,蒙骗顾就。对这类钻石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柒赛部是否有胶合界面,往往可见一些小的气泡和胶,或在钻石内部某个层面上可感到有一层雾状物。如果宝石是未镶嵌的,则放入二碘甲烷或清水中观察,效果会更好。

钻石与镀膜钻石的区分——第四类赝品,镀膜钻石可能将会是市场上最为先进的仿制确,它是高压与化学蒸汽沉积法相结合而生产的,这种合成钻石成本低、条件简单。当这种合成钻石镀膜厚度大于10微米,用“热导仪”测定时,它具有与天然钻石相似的反应。但这种代用品还是有缺陷的,一是镀膜表面为细小钻石多晶体,一般呈灰蒙蒙的外观。二是镀膜钻石的比重与天然钻石不同,这是鉴定的关键。

真假水晶鉴别

真假水晶鉴别

★眼看:

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裂纹(即冰裂),和柳絮状物质(即棉)。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棉和冰裂。

★舌舔:

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舌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凉爽的感觉。假水晶则无。

★光照:

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有美况的光彩。假水晶则否。

★硬度:

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划一下,不会留痕;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用偏光镜检查:

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则是假水晶。

★用二色检查:

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则没有。

★用热导仪检测:

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一格。

识别翡翠饰品

节日临近旅游市场走入旺季,种、水、色好的中高档翡翠正在作为主流饰品进入普通家庭,因为其色泽美况,寓意深刻,象征吉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所具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佩戴者能起到调节微循环的功效。业内人士的估计是:未来的五年内,中国市场对中高档翡翠饰品的需求将增加十倍。节日旅游旺季一向是翡翠饰品的旺销季节,请观音、购生肖、求吉祥、讨口彩,不过,近年不少消费者一直反映,节日期间到外地旅游购得翡翠饰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为此,消费者如何识别?

据上海宝玉石协会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翡翠以是否经过化学处理为标准,分为A货、B货、C货三种,能够保值增值比较珍贵的是A货,即未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B货是经人工酸洗漂白处理,然后充填氧树脂的翡翠,C货是人工染色的翡翠。由于B货、C货经处理后外观色泽非常艳丽,一些缺乏诚信的商家常以此冒充A货。

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时掌握几个窍门。一是认清商品的标识,A货翡翠通常直接标注为“翡翠”,B货按国家标准必须标明“翡翠(处理)”,C货则标注为“翡翠(染色)”,对没有上述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翡翠,最好不要购买;二是要求商家开具正规发票,写明翡翠质量,对于5000元以上价高的货品可向商家索要质检证书;三是要认准知名品牌,目前市场能保证质量只售A货翡翠的有张铁军翡翠、老庙黄金九天名玉、亚一玉器城、老凤祥、豫园商城华宝楼、时代城隍翡翠街等。

怎样辨别珍珠的真假

如今的珍珠市场,真是越来越让人敬不懂了,工艺珠做得天衣无缝,简直让人敬不出一点迫绽。在北海、海南等旅游景点,一些小贩经常围住游客穷追不舍,许多貌似清水珠的饰品出现在工艺品市场上。若是以塑料薄膜覆层的工艺珠,很好鉴别,两颗珠一对磨直打滑,且颗颗精圆走盘,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一刮般掉一层皮。而一些以贝壳为核,涂上涂料的工艺珠,鉴别起来就较为困难,有的珠形甚至用车床车成带有各种淡水珠肌理纹的外形,一擦直掉粉,就象真的一样,就是有点“真”过了头。那么,对天然或养殖珍珠的鉴别,应该抓住哪些要害问题呢?

一、看光泽不同成因的珍珠从表面或内部珍珠层反射的晕彩不禁相同。俗话说的“珠光宝气”,需要结合实物细心品味,珠光主要是从珍珠的内部细密结构层反射出来,并经过光的衍射产生的特有光泽,对这种光泽可避开直射光线在暗光下观察,这类似于在暗视域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宝石内部的生长线和内含握醅反映了珠层厚薄的珠光强弱在弱光照明下显得特别清晰。塑料薄弱反射出的光“贼亮”,而用炭料涂层的工艺珠光泽有一定的欺骗性,要仔细辩认。

二、观察珍珠表层特征珍珠表面瑕疵多少直接影响到珍珠的美观程度,但没有瑕疵的珍珠很少,每一颗珍珠不同的瑕疵,正好是它不同于其他珍珠的胎记,给真伟的鉴别提供了依据,珍珠表面瑕疵表现为瑕点或环带,当珍珠层之间有异物侵入时,表面便会鼓出一个瑕点。有时需借助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多少总会找到一些环带现象。

三、用手摸伟珠有腻感,真珠爽手,挂在颈项上有凉快感。

四、用牙试或两颗珠子对磨如前所述,塑料珠一对磨就打滑,而将珍珠沿着牙的尖峰磨擦会有砂感,若是好珠,这种砂感特别均匀,感觉简直好极了,这是因为构成珍珠层的结晶体,排列是有序的,就象房顶板那样凹凸不平,排列整齐,行话叫做叠瓦状排列,故磨擦时会使人感觉好象有砂似的。

五、用火试灼烧时,伟珠出现火光,灼烧面出现黑烟色,表面珠层脱落,真珠灼烧面未见黑烟色,表层完好不脱落。至于珍珠的选择,首先应该明确,淡水珠和海水珠是属于二个不同档次的商品,就象岫玉与翡翠,不可相提并论。同一类型的珠子,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它的颜色、光泽、珠母层厚度,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它的颜色、光泽、珠母层厚度,形状瑕疵(斑点)等因素,作出自己的最终选择。

黑色金属是什么?

冶金工业上习惯把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指合金钢及钢铁)叫做黑色金属。实际上纯净的铁与铬都是银白色的,而锰是银灰色的。之所以把它们叫做黑色金属,是因为钢铁表面常覆盖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而锰和铬又主要应用于冶炼合金钢,所以人们把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叫做黑色金属。另外,人们专门把这三种金属及其合金归成一类,而把其余所有的金属及合金归成有色金属,这是因为钢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产量约占世界上金属总产量的95%。铬是所有金属中最硬的,又是难腐蚀的金属。人们常把铬掺进钢里,制成又硬又耐腐蚀的铬钢。铬钢是建造机械、枪炮筒、坦克和装甲车等的好材料。在炼钢时掺入12%以上的铬,再掺进一定量的镍,可以炼成不锈钢。铬还是电镀时(俗称克罗米)的必用金属。在炼钢时掺入约13%的锰,可炼出坚硬、强韧的锰钢。人们用锰钢制造钢磨、滚珠轴承、推土机与掘土机的铲斗等易磨损部件。高锰钢还用来制造钢盔、坦克钢甲和穿甲弹的弹头等。

黑色金属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钛矿

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

钒矿

中国钒矿资源较多,总保有储量V2O5 2596万吨,居世界第3位。钒矿主要产于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之中,作为伴生矿产出。钒矿作为独立矿床主要为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型钒矿。钒矿分布较广,在19个省(区)有探明储量,四川钒储量居全国之首,占总储量的49%;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次之。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黑色页岩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湘、鄂、皖、赣一带。钒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其他地质时代也有少量钒矿产出。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锰是不是有色金属

问题一:不锈钢是否属于有色金属?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锈钢是合金钢,有色金属指对黑色金属等概念而言的.

问题二:铁是有色金属吗?为什么 有色金属或称非铁金属是工业上对金属的一种分类,指除铁、铬、锰外,存在自然界中的金属

问题三:下列金属中,属于有色金属的是(  )A.铁B.铝C.锰D. 铁、铬、锰及其合金属于黑色金属,其余金属属于有色金属.故选B.

问题四:铜属不属于有色金属? 是的

简介

拼音:yǒu sè jīn shǔ 英文名称:[Metallurgy] nonferrous metals 定义: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恭以一种有 有色金属

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

编辑本段分类

重金属

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铜、铅、锌等;

轻金属

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如铝、 镁等。

贵金属

地壳中含量少,提取困难,价格较高,密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如金、银、铂等;

稀有金属

如钨、钼、锗、锂、镧、铀等。 有色金属是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所有的金属。中国在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并将铁、铬、锰以外的64种金属列入有色金属。这64种有色金属包括:铝 有色金属分布

、镁、钾、钠、钙、锶、钡、铜、铅、锌、锡、钴、镍、锑、汞、镉、铋、金、银、铂、钌、铑、钯、锇、铱、铍、锂、铷、铯、钛、锆、铪、钒、铌、钽、钨、钼、镓、铟、铊、锗、铼、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硅、硼、硒、碲、砷、钍

问题五:不锈钢属于有色金属吗? 不是的

有色金属的定义是

定义: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不锈钢的是铁和炭组成钢,在和镍等组成的合金,不是有色金属。

--------菲亚达不锈钢张**

问题六:锰矿 还有铅锌 矿 属于什么类 矿产 金属 还是非金属 还是 有色金属啊 从矿藏类型讲,属猛\铅锌多金属矿.猛是黑色金属,铅锌是有色金属.

问题七: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有什么区别?他们各自的性质是什么? 金属是具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机械性能,并具有正的温度电阻系数的物质。金属,是个大家庭,现在世界上有86种金属。通常人们把金属分成两大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这名字,常常使人误会,以为黑色金属一定是黑的,其实不然。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与铬。而它们三个都不是黑色的!纯铁是银白色的;锰是银白色的;铬是灰白色的。因为铁的表面常常生锈,盖着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与棕褐色的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看去就是黑色的。怪不得人们称之为“黑色金属”。常说的“黑色冶金工业”,主要是指钢铁工业。因为最常见的合金钢是锰钢与铬钢,这样,人们把锰与铬也算成是“黑色金属”了。

除了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都算是有色金属。

在有色金属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比重来分,铝、镁、锂、钠、钾等的比重小于5,叫做“轻金属”,而铜、锌、镍、汞、锡、铅等的比重大于5,叫做“重金属”。象金、银、铂、锇、铱等比较贵,叫做“贵金属”,镭、铀、钍、钋等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金属”,还有像铌、钽、锆、镥、金、镭、铪、铀等因为地壳中含量较少,或者比较分散,人们又称之为“稀有金属”。

黑色金属矿产包括: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

我国钛钒储藏量居世界第一, 占全世界70%左右. 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中国钛钒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地区,以攀枝花为主要储藏地.攀枝花的二氧化钛保有储量8.98亿吨,其中表内储量5.978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93%,世界储量的59%. 钒矿总保有储量V2O5 2596万吨,占全国储量的58%,世界的34.7%.最近,在我国泌阳----南阳桐柏之间又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金红石矿,有巨大的开采价值.使我国钛钒矿资源又有了新的增长.

我国锰矿资源较大,目前已探明的锰矿区有213处,保有储量达5.6亿吨。占世界第二位. 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广西是全国锰矿最多的地方,大新县下雷锰矿是全国最大的锰矿床 。重庆秀山位于渝、湘、黔“中国锰业金三角”的最佳位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锰矿石和电解锰生产基地,人称“世界第一锰都”。其境内已探明的锰矿储量高达5000万吨,预测远景资源总量达20177.35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

黑色金属中,我国只有铁矿和铬矿相对短缺.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邢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我国铬矿资源紧缺,探明储量1309.5万吨,保有储量1095.1万吨,主要分布于 *** 、新疆等地。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 *** 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但富矿少,远不能满足需要.

2、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镁矿、钴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和锑矿;其中:

我国钨......>>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Corundum

红宝石、蓝宝石与钻石、祖母绿、金绿宝石一样,是最名贵的宝石品种之一。红、蓝宝石是宝石级的刚玉。刚玉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是具有三方对称的矿物晶体。

刚玉的英文为corundum,源自印度语kurand或kuruvinda,是矿物名称,当年指颜色不纯的刚玉;也有人认为来自泰米尔语kurundum和梵文kuruvinda,意为红宝石。

红宝石的英文ruby,源自拉丁语ruber,意为“红色”,我国古代曾译为“剌子”等。在梵语中,红宝石还有许多溢美的名字,如ratnaraj(宝石之王)、ratnanayaka(宝石之冠)等,说明当时印度民族对它十分珍爱。蓝宝石的英文为sapphire,来自拉丁化的希腊词sapphires,是蓝色的意思。中国古代也称蓝宝石为“瑟瑟”或“萨弗耶”,后者是英文的音译。

中文的红、蓝宝石名称是根据其颜色得来的。我国元代陶宗仪著的《辍耕录》中有红雅姑、青雅姑、黄雅姑、白雅姑之说,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红、蓝、黄、白色刚玉宝石。雅姑是阿拉伯语宝石的音译。此外,我国古代文献中,还有“光珠”、“映红”、“映青”等词,指红色或蓝色的宝石,其中就包含刚玉质的红、蓝宝石。

红、蓝宝石质地坚硬,其硬度仅次于钻石。红宝石颜色鲜红、美艳,为红色宝石之冠,亦为有色宝石之首。蓝宝石颜色湛蓝,或如雨后天空一样清新辽阔,或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邃,也堪称蓝色宝石之王。因此红、蓝宝石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饰品的历史很悠久。我国清朝官员的“顶戴”中,亲王至一品官用红宝石,而三品官用蓝宝石,客观地反映出它作为权贵、富有的象征以及人们对它的青睐。现今,世界各地都把红宝石作为7月生辰石和结婚40周年(红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爱情、热情和品德高尚,人们又称其为“爱情之石”;蓝宝石为9月生辰石及结婚45周年(蓝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忠诚和坚贞。

一、刚玉宝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刚玉

化学成分:理论化学式Al2O3,可含多种类质同象杂质或机械混入物。类质同象成分,尤其是替代Al的铁族元素,如Cr、Fe、Ti、V、Co等对宝石的颜色有重要影响,而类质同象分解出溶物——丝状体以及指纹状、羽状等气、液包裹体对刚玉宝石的净度、透明度影响较大。

晶系及结晶习性:刚玉属三方晶系,常呈柱状、桶状、腰鼓状、双锥状、板状晶形(图16-1-1),并可见聚片双晶。

光学性质:刚玉可呈现多种颜色,除红、蓝色外,还有黄、紫、橙、绿、褐、灰及黑、无色者。刚玉呈现彩色主要是由于Cr、Fe、Ti、V、Co、Ni等铁族色素离子取代Al所致。表16-1-1列出了部分彩色刚玉的着色离子及含量。某些蓝宝石还有变色效应,如泰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的变色蓝宝石,日光下呈带灰色调的蓝-绿色或蓝紫色,白炽灯下为紫红或紫色,变色是由于含微量的Cr、Fe和Ti所致;而坦桑尼亚Umba河谷的变色蓝宝石(及维尔纳叶法合成的变色蓝宝石)则是含V导致变色效应的。

图16-1-1 刚玉的理想形态

上行为单晶;下行为双晶:左图双晶面∥( ),右图双晶面∥(0001)

刚玉为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抛光好时);透明至不透明;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o:1.767~1.771,Ne:1.759~1.763;双折射率0.008;色散0.018。多色性中等到强,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品级的同一宝石品种,多色性色调、强度可能不同。一般红宝石为紫红—橙红,蓝宝石为紫蓝—绿蓝或蓝绿,**蓝宝石多色性弱。

刚玉宝石的发光性变化较大,既与刚玉中类质同象成分的种类、含量有关,也受固态包裹体(包括次生蚀变物)的种类、分布的影响。通常长波(366nm)、短波(254nm)紫外光下红宝石呈弱、中等到强的红或橙红色荧光,但短波下荧光往往更弱。蓝宝石一般不发光,个别产地(柬埔寨、澳大利亚、泰国等)的蓝宝石和绿色蓝宝石可见弱白垩状的蓝到绿色荧光,而斯里兰卡和美国蒙大拿产的含Cr蓝宝石也见带粉红色调的红色荧光。X光下也多呈无或中等到强的红或橙红色荧光。

表16-1-1 刚玉中所含杂质与颜色的关系

红、蓝宝石各品种由于Cr、Fe、V等色素离子含量不同,吸收光谱有明显差异。红宝石特征吸收线是692.8nm和694.2nm的双线(荧光线)及668nm和659.2nm的吸收线,附带吸收线有468.5nm(弱)和475nm与476.5nm的双线。某些紫红色者,尤其是泰国的,还有铁线,在451.5nm、460nm和470nm。蓝宝石特征吸收为451.5nm的铁线,热处理过的斯里兰卡蓝宝石无此铁线,澳大利亚、泰国、柬埔寨和尼日利亚的暗蓝色品种还可能附带460nm和470nm的弱线,合成蓝宝石无或仅有451.5nm弱线。富铁的**蓝宝石有特征的451.5nm铁线,而含铁少者(如斯里兰卡产的),铁线弱或无;热处理过的**蓝宝石,只见400nm~450nm的完全吸收带。焰熔法合成的**蓝宝石主要由Ni致色,在约455nm处仅见弱吸收线,但若含铬,也可见铬线。橙色蓝宝石,如坦桑尼亚Umba产的,可呈现Fe和Cr的吸收线;斯里兰卡产的则无Fe吸收线。焰熔法和Chatham助熔剂法合成的橙色蓝宝石是Ni、Cr联合致色,也无铁线。绿色蓝宝石由Fe或Fe和Ti联合致色,可见铁吸收线;焰熔法合成品由Co、V和Ni联合致色,无铁线,却有500nm、530nm、635nm和690nm处的吸收线。变色蓝宝石呈典型的红宝石型Cr和Fe吸收线谱;焰熔法合成品见473nm的钒吸收线,并有以580nm为中心的宽吸收带及690nm的荧光线。

刚玉宝石可见星光、猫眼及变色等特殊光学效应。六射星光较常见,偶尔可见十二射星光。星光的产生是由于宝石中有大小和数量合宜的出溶丝状体,通常是金红石,也有赤铁矿、钛铁矿,沿刚玉的{ }或{ }平行排列,并被切磨成弧面型,则在宝石顶面会呈现六射星光。如果丝状体既有沿{ }平行排列的,又有沿{ }平行排列的,则可显十二射星光。若丝状体只沿一个方向平行排列,垂直丝状体的延长方向就会显猫眼效应。刚玉质宝石的变色效应是由于含微量的Cr、Fe、Ti或V所致。

力学性质:刚玉摩氏硬度9;密度 。无解理,常有底面或菱面体方向的裂理,断口贝壳状或不平坦状。大多数裂理是由于出溶的杂质矿物,沿特定面网分布引起的,如美国不同矿山的刚玉表现为出溶的页片状一水软铝石沿菱面体面网方向分布引起菱面体方向裂开,而泰国Chanthaburi的黑星光蓝宝石则是出溶的赤铁矿分布于底面面网间引起底面裂开。当然也有由于双晶效应引起的裂开。

刚玉耐高温、难熔,熔点2000~2030℃,沸点2707±60℃。热导率0.0600~0.0834cal/cm℃s),高于尖晶石、石榴子石、黄玉等,比钻石低,约相当于钻石的1/35~1/70,因此热导仪也是鉴定刚玉宝石的有效工具之一。

刚玉宝石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普通酸、碱侵蚀,但微溶于煮沸的硝酸或热至300℃的磷酸;易溶于800~1000℃的硼砂或400~600℃的亚硫酸氢钾。

显微特征:主要指其中复杂的包裹体,包括矿物晶体、色带、气液包裹体、微裂纹等。红、蓝宝石中常见的矿物包体达十几种,如金红石、锆石、刚玉、尖晶石、石榴子石、云母、钛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磷灰石等;此外,还常见色带或不规则色斑以及指纹状、羽状气液包裹体。红宝石微裂纹也常见,正如俗话所说“十红九裂”。不同产地的红、蓝宝石往往会有自己特有的包裹体或包裹体组合,对于鉴定红、蓝宝石,乃至区分产地具有重要意义,但应用时也要谨慎,注意自然界情况的复杂性。合成刚玉宝石具有不同于天然宝石的包裹体特征,如弯曲的色带(焰熔法、提拉法)、籽晶、铂金或铜合金片、残余熔剂、气泡等,可以作为与天然宝石区分的依据。

缅甸红宝石最典型特征包体是金红石丝状体,它们和其他尖晶石、刚玉、磷灰石、锆石等自形或浑圆的晶粒一起出现,或共同构成的密集云雾并组成独特的图案,还常见六角形的色带和“糖浆”状的旋卷图案,聚片双晶发育,可见平直排列的百叶窗式双晶纹,极少见指纹状和羽状包裹体。缅甸蓝宝石也含密集云雾状金红石丝状体,可显星光效应,有时与赤铁矿、钛铁矿等丝状体分布方向成30°交角,可显十二射星光,但其他矿物包体少,富含次生液态包裹体,色带不发育。

斯里兰卡红、蓝宝石中,金红石细长、稀疏,无云雾状特征。经热处理后会全消失。还有指纹状、羽状、蛛网状、似筛网状等液态包体及由高突起的两相包裹体并呈主晶的双锥状形态的负晶。客晶可有锆石、云母、磷灰石。最重要的固态包裹体是布满细小张裂隙晕圈的锆石。绝大多数斯里兰卡宝石颜色不均匀,可在较大范围局部出现无色区。其蓝色宝石的核部常无色,蓝色集中在靠近晶面部位(有时仅集中于一薄层)。

泰国和柬埔寨产的一些红宝石来自两国边界的同—矿床,聚片双晶发育,具平直的色带和生长纹,无金红石丝状体,其他矿物包体也少,常见指纹状包体。这些指纹状包体可被白色针状一水软铝石切过,并分割出一些旗帜状图案。一些液态包裹体围绕在负晶或不透明包裹体周围,形成“土星光环”或称“圆盘”。这种“土星”指纹体在热处理后会因晶体熔成玻璃质,并将一些气体冻结在被玻璃充填的表面上,被误认成原生的熔融包体。“土星”中客晶可以是铁铝榴石、磷灰石、磁黄铁矿、斜长石、橄榄石或辉石。

泰国蓝宝石肉眼可见参差不齐的色带,矿物包体集中在蓝色色带中,可反射乳状光,特征客晶有锆石、长石和磁黄铁矿。可见相对较粗的指纹状和羽状包裹体,形成弯曲、折叠的图案。

柬埔寨的拜林蓝宝石色纯、均匀,特征客晶是烧绿石和斜长石;小液滴及逗号状的包裹体沿主晶的生长构造排列;在指纹体周围有带红色或褐色色斑的液体。

克什米尔蓝宝石丝绒般的华贵感觉是由于内部很细的沟或空管组成的雾状包裹体反光。其特征包体还有电气石、熔蚀状长石、锆石、沥青铀矿、色带和尘状微粒。

澳大利亚蓝宝石大多呈深蓝—黑蓝色,含尘状熔融包裹体、指纹状包裹体、铌铁矿、辉石、锆石等晶体并有明显的色带是其重要特征。包裹物中有的像彗星的尾巴。

美国蒙大拿蓝宝石颜色漂亮,尺寸小的无色带,特征矿物包体有石榴子石、尖晶石。

中国山东蓝宝石与澳大利亚蓝宝石类似,包裹体特征是含多种类型共存的熔融包裹体及锆石、长石、云母、铌钽铁矿等矿物。

泰国、澳大利亚及我国山东产的蓝宝石中也可有缅甸蓝宝石中的两类丝状体。

其他色彩的蓝宝石中也有与同产地的红或蓝宝石中类似的包裹体特征。

二、刚玉宝石的类型

刚玉质宝石分成红宝石和蓝宝石两大类。

(1)红宝石:国际有色宝石协会(ICA)规定以红色为主色的刚玉质宝石称为红宝石,包括鸽血红、紫红、橙红、褐红、粉红色及含其他色调成分的红色者,都是红宝石。命名时就称红宝石,不必加形容词。色调深浅、纯度如何属于具体描述的范围。

(2)蓝宝石:除红宝石之外的所有刚玉质宝石均属蓝宝石。蓝色之外的蓝宝石,命名时要加颜色前缀,如**蓝宝石、紫色蓝宝石、橙色蓝宝石等。

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星光、猫眼、变色效应的红、蓝宝石,命名时也用前缀或后缀限定,如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变色蓝宝石、红宝石猫眼。

刚玉质宝石的品种划分上,颜色是第一层次,特殊光学效应是第二层次。一般分到第二层次即可。命名时宜简单,描述则应具体。一些红、蓝宝石在主色调中出现的其他色调变化,可在描述中具体阐述,如黄绿色、蓝紫色等。

三、刚玉宝石的评价

刚玉属有色宝石,其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有人将它归纳为“4C”加“1T(透明度)”。

(1)颜色:红宝石首推鸽血红,其次是玫瑰红、粉红;蓝宝石首推矢车菊蓝,其次是深蓝、浅蓝,然后是艳丽的绿色、**;色调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颜色越纯、越饱和越好。

(2)透明度:包括净度。包裹体越少、越小,透明度越高,色彩越纯,越明亮或越鲜艳越好。刚玉宝石的包裹体多于钻石,净度分级只在肉眼下对比包裹体大小、多少和分布即可。

(3)切工:除顶底比例,台面大小要求比钻石切工放宽之外,不漏光又有完美对称性、规整性和光洁性等要求与钻石是一致的。闪光程度和对称程度与原石质量、形态等有关。红、蓝宝石常有随形切工的成品。为保克拉重量,力求闪光好就成。评价时,要考虑每个产地宝石独特的瑰丽性和相应的稀有程度,不应把粒重放在首位。

(4)重量:其他条件相同时,红、蓝宝石重量越大,价值越高。总的说来,红宝石比蓝宝石稀少,需求也大,不小于0.3ct就可以单独做戒面,超过5ct的罕见,而蓝宝石则要0.5ct以上。

具星光效应的红、蓝宝石主要看星光是否清晰完美。优质的应星光明显、星线交点居中、均匀、无断缺的星线,其次考虑颜色、透明度等。

四、合成刚玉宝石、优化处理刚玉宝石及刚玉宝石的仿制品

目前,合成红、蓝宝石的方法较多,除了焰熔法,还有提拉法(丘赫拉斯基Czochraski法)、熔区法、水热法和助熔剂法。合成的红、蓝宝石品质优良,尤其是助熔剂法和水热法,合成条件最接近于自然界的生长条件,因此,用这些方法合成的各种宝石晶体在外部特征及所含包裹体等都与天然宝石晶体相似,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些方法的合成品与天然宝石的区分即使在专业鉴定人员面前也是不易解决的难题。

目前红、蓝宝石改善方法有:加热、扩散、辐照、染色、充填、覆膜等。

热处理,或称焙烧处理,属优化方法。在远低于刚玉熔点的温度下对其加热,以改变红、蓝宝石的颜色(去除杂色、邪色,提高、固化优质颜色)、增加其净度(去除瑕疵、提高透明度)。

95%以上的红、蓝宝石都经过了热处理。在热处理时,若单纯加热,往往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焙烧才能获得颜色的改善,且有时颜色带灰色调。目前一般是在一定的氧化或还原气氛下加热,达到需要的效果。缅甸、越南的带粉红、紫或蓝绿杂色调的红宝石焙烧可得到较纯正的鲜红色并产生明显的星彩。中国山东昌乐蓝宝石,晶体大,但色偏黑、偏灰绿,且透明度较差,热处理可以得到颜色较好的蓝色蓝宝石,但达到纯正的完全不带灰色调的处理效果还需要改进工艺技术。帕德马蓝宝石(红紫色与粉橙色)也可以经过热处理得到。斯里兰卡的“久达”刚玉(半透明乳白色刚玉)经加热可得到蓝色蓝宝石。

扩散(渗透或称表面渗透):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将无色或浅色蓝宝石埋在粉末状着色剂中,在坩埚内加热以改善宝石表层的颜色。其价格是天然品的1/5~1/10。刻面成品可以通过浸没法观察棱(深)面(浅)的颜色差异与天然品区别。

辐照:采用γ射线、X射线,高能电子、中子、质子等高能粒子照射宝石,从而改变宝石颜色的处理方法。有时辐射与加热配合进行。辐照处理的宝石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颜色不太稳定,容易褪掉;二是经放射性辐照后,会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要放置一段时间(3个月至半年),待残余放射性剂量衰减到人体可承受的程度,方可投放市场。

染色:将染色剂和宝石一起在水中煮,以加深或改变宝石颜色的处理方法。该法历史悠久。红宝石常用此法处理。因为红宝石裂多,易于染色。斯里兰卡人将一种浅**蓝宝石与一种树皮、树枝一起在水中煮,可使该宝石变成金**,然后加蜡形成保护层。染色宝石的特点是:只在裂隙中颜色较深、浓、而鲜艳,远离裂隙则会出现未染色时宝石的原色。有经验的鉴定人员在放大镜下极易识别此特征。

充填:是将石蜡、油、合成树脂等折光率与宝石相近的物质注入裂隙、裂纹明显的宝石中,以提高宝石净度、消除因裂隙造成的光线折射不均等现象的处理方法。并往往同时注入染料以改色。主要用于裂隙多的红宝石。易于鉴别。

覆膜:在宝石表面涂一层有色物质以改变宝石表面颜色和表面性质的处理方法。红、蓝宝石用的不多。我国市场上曾出现过无色星彩蓝宝石外涂红色塑料冒充星彩红宝石的个例。

诱发或改变包裹体:应用电蚀、热处理等方法改变宝石包裹体,以改善宝石颜色的方法,也可归之于热处理。如我国山东蓝宝石的热处理就是使原黑色包体经氧化而达到宝石退色的。维尔纳叶法合成的红、蓝宝石经热处理产生裂隙,当裂隙达到宝石表面时,可用此法在该裂隙中产生“指纹”状包裹体,以假冒天然红、蓝宝石(二度处理焰熔红、蓝宝石)。

上述优化处理方法常用的是加热和扩散,其他应用较局限。而诱发或改变包裹体方法的产品容易达到以假乱真(以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的目的,正逐步得到推广,其产品在国际、中国香港、台湾及中国大陆珠宝市场上都可以见到。消费者购买时应当心。红、蓝宝石的仿制品主要是玻璃和合成立方氧化锆,它们与红、蓝宝石在偏光性、折射率及密度等物理性质上区别明显,容易区分。

五、刚玉宝石的鉴定

1.与外观相似的其他品种宝石的区别

原石可以借助刚玉的晶形或结晶习性、硬度、裂理或断口特征与其他种类宝石原石区分;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结晶习性保留的刚玉砂、砾石,还可以通过密度、导热性来鉴别。对于成品戒面或琢件,主要靠光学常数,如折光率、多色性和密度来鉴别。与红宝石颜色易混的有红色尖晶石、石榴子石、锆石、电气石、绿柱石、玻璃等,与蓝宝石颜色相似的有蓝色尖晶石、电气石、坦桑(黝帘)石、堇青石、黄玉、绿柱石、玻璃等,还有合成的钇铝榴石( YAG)、立方氧化锆(CZ)、稀土玻璃等,这些宝石的光学和力学性质常数都列于附表2,区分它们基本可以通过其间不同的物性参数来实现。对于个别物性参数与刚玉相似或部分重叠的品种,如某些红色石榴子石与刚玉折射率和密度相近,可用偏光性、多色性、荧光和导热性来区分。总之,对于刚玉质宝石与其他种类宝石的区别,综合使用其物理性质,一般总能筛选出某项或某几项可靠又简便易行的观察测试方法。

2.天然与合成刚玉质宝石的区别

刚玉质宝石的合成已有多种方法。由于天然与合成品都是刚玉,物理性质相同,所以,区分天然石与合成品主要靠包裹体和微(痕)量元素等特征。放大观察包裹体中客晶的种类及组合以及生长色带或条纹的特征是极为重要的。表16-1-2列出了天然刚玉宝石和主要合成品的区别特征。

表16-1-2 天然刚玉宝石和主要合成品的区别特征

3.天然刚玉质宝石与处理品的区别

用于红、蓝宝石改善的方法主要是热处理、扩散处理和染色。单纯热处理过的宝石可以作为天然品出售而不必特殊说明,借包裹体的变化可以判别热处理迹象,并在净度评价时参考。扩散处理者应在出售时声明。鉴别扩散处理品主要利用浸没法,即将待鉴定宝石浸没水(或其他液体)中,观察棱和刻面上的颜色差异。若棱比刻面的颜色深,则说明其极可能是扩散处理的。这种浸没法也用于区别天然石和合成品的生长层纹特征。染色处理的比较好鉴定,可以利用放大观察颜色是否主要沿裂隙分布。

六、刚玉宝石矿床类型、产状、产地简介

红、蓝宝石矿床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变质型和砂矿几种类型。

1.岩浆型

主要是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中的红、蓝宝石。刚玉在地壳深部结晶,然后被玄武岩浆喷发带到地表。世界各地蓝宝石大多是这种成因,如我国产的蓝宝石(包括山东、海南、福建等地的矿床或矿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宝石(其产量占世界蓝宝石产量的50%以上);有些产地还兼产红宝石,如我国海南、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

美国蒙大拿州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惟一的碱性-基性煌斑岩型矿床。蓝宝石晶体表面往往有一层细粒镁铁尖晶石,表明刚玉是在岩浆结晶早期从岩浆中晶出,随岩浆迅速上涌,Al2O3与镁、铁质一起形成尖晶石浮生于刚玉上。

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矿床是惟一的斜长杂岩体中的岩浆-变质过渡型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红宝石被斜长岩带到浅部呈斑晶或巨晶分散于岩体中;岩体侵入就位后受褶皱、变形,矿物再结晶时,红宝石也再结晶、长大,从而形成所见的颜色极好的板状晶体。

2.伟晶岩型

坦桑尼亚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是典型的伟晶岩型矿床。刚玉产在奥长伟晶岩中,以橙红色的著名,还有天蓝—绿、天蓝—灰、褐黄、褐色者。

3.变质岩型

又可以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蚀变型。这种成因类型在刚玉宝石矿床中曾是最重要的,产量最大,现在产量已退居岩浆型之后。

(1)区域变质型:最著名的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床即属这种成因类型。它产于邻近花岗岩的大理岩中。过去曾被认为是矽卡岩型矿床,后来研究表明,红、蓝宝石是随着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由石灰岩中的Al2O3富集结晶而成,与后来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无成因联系。抹谷红宝石自古以鸽血红品种著称,20世纪30年代又以星光蓝、红宝石闻名,一般是1~10mm的短柱,有时可达5cm。同此类型的还有阿富汗哲格达列克红宝石矿床;类似此类型的有俄罗斯帕米尔地区及巴基斯坦罕萨红宝石矿床。

斯里兰卡、美国及我国新疆还有产于片麻岩、片岩中的区域变质型红、蓝宝石矿床。我国新疆阿克陶县的红、蓝宝石分布在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或变粒岩中,刚玉被包裹于矽线石等富铝贫硅矿物中,颜色以紫蓝色、灰色为主,少数呈淡紫、紫红等色。

(2)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康迪山等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体位于正长岩与大理岩的内接触带,即正长岩体中。晶体为双锥、桶、柱状,蓝色、天蓝绿色等(无黑色、褐色者),是世界上优质蓝宝石及彩色蓝宝石(帕德马刚玉)的主要产区。

著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也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岩化灰岩的内接触带(蓝宝石产于伟晶岩的长石中)或双交代的阳起石-透闪石带或伟晶岩与云母片麻岩接触带,刚玉被被认为是气成热液与伟晶岩等反应时,交代长石而形成。晶体长达几厘米,产天蓝、蓝、紫、绿、橙、黄等色蓝宝石。其中蓝中略带紫的“矢车菊”蓝宝石最负盛名,是克什米尔蓝宝石的代表。某些晶体核部无色,仅在靠近晶体表面才呈蓝色。

(3)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坦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红、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刚玉形成在云母和斜长石组成的岩脉中,为热液蚀变产物。类似的还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刚玉山”等刚玉岩脉和非洲南非等国以及印度和我国青海、安徽的红、蓝宝石矿床,刚玉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或其边缘接触带上。我国青海的是在刚玉云母斜长岩扁豆体中,刚玉多为深玫瑰红色,有时呈蓝色,或晶体内部为蓝宝石,外部为红宝石,半透明;安徽的则产于刚玉黑云斜长岩脉或扁豆体中,晶体为浅紫—玫瑰红色。

4.砂矿

由于刚玉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而常常富集于砂矿中。砂矿是优质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经济价值比原生矿重要得多。上述各种成因类型原生矿都有相应的次生砂矿。砂矿有残积、坡积和冲积等类型。

迄今,进入国际市场的红、蓝宝石来自以下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纳米比亚(不透明的红宝石)、哥伦比亚(蓝宝石和紫罗兰色蓝宝石)、日本(透明晶体)、苏格兰(蓝宝石)、坦桑尼亚(红宝石和装饰石)、津巴布韦(各色蓝宝石和黑色星光蓝宝石)、马拉维(蓝宝石)、肯尼亚(带粉色红宝石)、阿富汗、印度(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巴西(蓝宝石)、越南和中国山东(蓝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