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近期汇率走势_卢布汇率油价普京
1.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2.当总统的年龄 当总统时多大
3.俄罗斯的经济
4.俄罗斯的总统的个子多高?
5.苏联解体之前,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比是多少?
6.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刚刚过去的一周,西方对俄油制裁正式生效,油价反应相对平静,不涨反跌,但俄罗斯反制措施已经箭在弦上。
本周,油价创下半年来最大单周跌幅。WTI原油累计下跌11.20%至71.02美元/桶,创去年12月20日以来收盘新低;布伦特原油累计下跌11.06%至76.10美元/桶,创去年12月24日以来新低。
消息面上,俄罗斯总统周五表示,俄方将不向对其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近期他将签署法令,对西方国家的限价令作出回应。
表示,G7设定的价格上限不会对俄罗斯预算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俄罗斯不会因限价令遭受经济损失,因为每桶60美元的门槛接近俄罗斯原油当前的市场价格。俄罗斯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预计为2.9%,预计2023年降幅约为0.9%,总体看来俄罗斯经济情况将进一步改善。
强调俄罗斯可能会减产石油,以回应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的做法。“我现在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决定,但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考虑可能的减产。”
这一消息使得国际油价在周五盘中明显走高,美油期价的涨幅一度达到2%。不过当天晚些时候有消息称,周四因油管泄漏而暂时关闭后,横跨美加的重要输油管线Keystone计划本周六局部重启,受此影响,油价盘中转跌。
对于西方与俄罗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博弈,建信期货能源化工高级研究员李捷认为,今年俄乌冲突使得市场担忧俄罗斯油品供应可能大幅减少,但截至三季度末,俄罗斯供应降幅相对有限。2022年12月起,G7将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价格上限,欧盟也将对俄罗斯海上原油运输实施禁运,2023年2月起成品油运输也将受到制裁,预计俄罗斯供应将出现边际回落,继续收紧原油供应端。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当周,投机者所持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7232手合约,至267749手合约,创三年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5688手合约,至171277手合约。投机者所持NYMEX汽油净多头头寸降至52612手合约创七周新低,所持NYMEX柴油净多头头寸降至20706手合约创逾两个月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天然气净多头头寸降至25831手合约,创最近六周新低。
谈及当下原油市场基本面情况,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表示,供给端,美国原油产量小幅上升,OPEC+维持200万桶/天的减产量,并未扩大当前的减产幅度,且市场担忧其减产执行情况,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上限设置在60美元/桶,高于当前俄罗斯折价出售的50多美元/桶,对俄油供应影响较小。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国内“新十条”落实,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库存端,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下降,汽油及馏分油库存则大幅上升,加剧市场对终端需求的担忧。
展望后市,李杰表示,若明年二季度后中国需求能够超预期恢复,则有望进一步推升油价。
具体来看,据李捷介绍,OPEC方面,2022年中小产油国产能问题持续凸显,沙特也表明了对油价的容忍下限,预计OPEC+供应不会有明显增量,若油价超预期下跌,不排除沙特再度收紧供应的可能性。美国2022年原油产量增产缓慢,在资本开支的限制下,预计2023年增量在80万桶/日左右。2022年下半年,美国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75bp使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行。2022年10月美国CPI跌破8%,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升温,若后期通胀压力如期回落,宏观面或将获得一定支撑。从原油自身来看,2023年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航煤,分地区看,亚太以及美洲将继续引领需求增长。炼油利润方面,IEA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炼油能力较2022年多40%,将进一步缓解全球范围内的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短缺,预计2023年全球炼油利润中枢将向均值靠拢。平衡表方面,虽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需求恢复,但在OPEC+的减产推动下,2023年市场大概率仍呈去库格局。
“宏观面,下周二将公布美国CPI数据、下周四将召开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大幅加息带来的经济放缓、需求下降预期压制原油价格。国内短期需求或下滑,但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整体来看,原油价格短期偏弱运行。”郑梦琦说。
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组长杨安认为,在美元走弱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整体表现明显回暖,国内市场在房地产获得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黑色、有色、化工等普遍回暖,油价持续大跌的表现不会长期持续。随着强预期、弱现实逐渐退去,原油市场大概率会有所回暖。“供需前景方面,2023年上半年之前原油市场并不会出现很大的供应过剩压力,但供应端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沙特和俄罗斯联合护盘油价的决心不可低估,在油价暴跌30%之后,美油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前期美国寻求回补战略原油库存的目标价格区间,继续过度看空油价已经面临一定风险。随着悲观情绪宣泄,超跌修复行情随时可能重返市场,后续关注市场信心的恢复程度。”
当总统的年龄 当总统时多大
初当总统的年龄为48岁,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为此,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了3月26日。
2000年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什尼亚科夫宣布,根据对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代总统的得票率已经超过50%,当选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
扩展资料:
在任期间,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政治以及法制上都获得了稳定发展。但他在民主方面则遭到很多争议,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
同时由于其强硬但宏观的经济管理,大幅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也整合了俄罗斯出口的油价的汇率;在他任内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这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
百度百科-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俄罗斯的经济
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苏联曾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78年被日本赶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严重衰退。苏联解体后俄经济持续下滑,2000年执政至今,俄经济快速回升,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化工等;轻纺、食品、木材加工业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财政金融总体趋好。2006年黄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三位;卢布升值了7.6%;国际信用评级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实行卢布完全可自由兑换,汇率稳定。
2005年底,俄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蓄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暴跌的双重夹击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俄经济正在大幅放缓,2008年12月经济增长率同比萎缩1.1%,出现2002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字显示,2008年11月俄工业企业生产迅速萎缩,当月国内工业增加值与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则下降了8.7%。这种下降几乎涵盖了俄所有工业生产领域。 卢布为本位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
1卢布=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100、500、1000、5000卢布,1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币。
卢布汇率(2013年09月29日)1美元=32.335俄罗斯卢布,1人民币元=5.2855俄罗斯卢布,1日元=0.3291俄罗斯卢布,1英镑=52.1785俄罗斯卢布,1欧元=43.7255俄罗斯卢布 俄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重工业发达。
主要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IT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涌现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软件制造商。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小麦进口
据俄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间,俄小麦进口量达到了36.28万吨。
这份报告显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吨。从独联体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为35.3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4.19万吨。 主要银行有:
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241亿卢布。
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65.5亿卢布。
工商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亿卢布。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21.6亿卢布。
国际工业银行,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据俄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2012年外国对俄投资总额为1546亿美元,同比减少18.9%。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1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证券投资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其它类投资为13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金融、商业、交通工具和电器维修、矿产开采、房地产及租赁服务等领域,投资额合计达1508.1亿美元,占同期外国对俄投资总额的97.5%。
截至2012年底,俄累计向境外投资117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739.3亿美元,占62.8%;证券投资126.8亿美元,占10.8%;其他类投资311.9亿美元,占26.4%。
俄累计对外投资位列前位的国家分别是荷兰、塞浦路斯、瑞士、美国、英国、白俄罗斯、卢森堡、维京群岛、奥地利、乌克兰。 据俄联邦统计局估计,2012年11月俄罗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资为27607卢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4.2%。
根据俄首都经济政策和发展部的数据显示,莫斯科居民2012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达到了45600卢布,同时,退休金也涨到了9870卢布。
2011年11月,俄居民的实际收入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0.2%。2011年前11个月的居民收入同样上涨了0.2%。11月的居民平均收入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涨了14.4%,达到24310卢布(约合830美元)。
研究表明,2006至2010年间,俄公民收入增长的平均速率达到通货膨胀率增速的1.5倍。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俄罗斯的总统的个子多高?
弗拉基米尔·身高174cm。
介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IPA:[vd?im?r vd?im?r?v?t put?n]?聆听,1952年10月7日-)是俄罗斯政治人物,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出生,现任俄罗斯总统,曾任俄罗斯第7及11任总理、俄罗斯第2任总统与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被认为是俄罗斯自2000年以来的实际最高***。
《福布斯》推出2016年“全世界最有权势者”的排行榜,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全世界最有权势者。
2017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17年度“领袖”榜。12月6日,在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85周年庆典活动上宣布,将参加2018年 俄罗斯总统大选。
在位期间,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政治以及法制上都获得了稳定发展。但他在民主方面则遭到很多争议,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同时 由于其强硬但宏观的经济管理,大幅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也整合了俄罗斯出口的油价的汇率;在他任内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这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72%,购买力平价也上升6倍左右;俄罗斯国内的贫穷人口则减少了一半,平均月薪从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分析人士形容的经济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担任总统期间,陆陆续续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对俄罗斯的社会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包括有所得税改成13%、降低利润税税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条文。
苏联解体之前,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比是多少?
消费市场畅旺是卢布自由兑换的基础。图为今年5月在莫斯科一家欧尚超市里,很多人在选购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谢戎彬摄
据俄罗斯《新消息报》报道,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基里尔·安德罗索夫本月15日宣布,俄将在今后数月内建成本国石油交易所,并用卢布结算。此前总统在 5月10日的国情咨文中曾建议,加快卢布自由兑换的进程,并建议“加快克服剩余的障碍,尽快于今年7月1日前完成这项工作”。对此,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表示:“这项任务能够完成。”
87%的人愿用卢布结算工资
跟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老百姓纷纷抛售卢布抢购美元不同的是,最近两年,愿意持有卢布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记者每次到莫斯科储蓄银行办事时都发现,很多人在排队将手里的美元兑换成卢布。而且,他们兑换的数目普遍比较多,一次至少要2000―3000美元。
据近日的俄罗斯《新闻时报》报道,目前,跟美元相比,俄罗斯人更愿意用卢布结算工资,而且,他们特别不希望在报刊上读到任何对本国货币不敬的评论。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卢布继续保持坚挺,从年初开始,卢布的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6.5%。因此,老百姓认为,按卢布结算工资最划算,持这一观点的被访者高达87%。只有4%的被访者希望收到按欧元结算的工资,3%的被访者愿意收到按美元结算的工资。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谢尔盖·格拉兹耶夫日前在俄罗斯工商会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元、欧元和日元不像从前那样坚挺,俄应该利用这个时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卢布的可自由兑换性。他还说,俄罗斯可以利用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
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反映
卢布的不断走强与俄罗斯经济近年来的稳步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2000年到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即扣除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2005年,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1.67万亿卢布(约合7700亿美元),其人均GDP也超过5300美元。
针对西方一些媒体宣称“俄经济增长全靠油价上涨拉动”的论调,俄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指出,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石油对俄经济的拉动只占1/3左右,内需的强劲增长已成为俄经济猛增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俄民众的购买力在不断增强。去年一年,俄新增手机5000万部,总人口仅1.4亿多的俄罗斯,目前手机总量已高达1.2亿部。
此外,在莫斯科的商场里,各种消费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记者上周在当地一家欧尚超市里就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红酒、白酒和各种酒具非常齐全,而且选购的人很多,生意兴隆。
人民币在俄成为硬通货
与此同时,人民币正式走入俄外汇市场。据俄中央银行发布的消息,从今年5月11日起,俄中央银行每天公布人民币兑卢布的汇率。当日人民币兑卢布汇率为 1∶3.377。在俄罗斯,中央银行每天确定18种外币兑卢布的汇率,每月确定104种外币兑卢布的汇率。此前,人民币只被列入每月兑卢布汇率的名单之中,而不是每天公布汇率。5月12日出版的《俄罗斯报》发表评论认为,人民币如今与美元、欧元一样“成为俄罗斯的硬通货”。据该报报道,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2005年为291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37%。如今,在两国贸易最集中的俄远东地区,居民在选择外汇储蓄时,更愿意选择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或欧元。该报认为,如今,“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角色”。
卢布成长之路还很漫长
虽然目前卢布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不少专家还是冷静地指出了卢布的不足。俄《消息报》认为,虽然卢布马上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但这一做法并不能立刻“使卢布变成美元”。因为卢布可自由兑换是有条件的――买家要对卢布产生信任感,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的。
俄罗斯中央银行官员坎布罗夫不久前在俄工商会会议上表示,只有当俄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之后,卢布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他认为,卢布的境外需求更为重要。即便俄可以约定,通过出售石油天然气等原料换取卢布,但这些资金不能总停留在银行账户上。所以,完善的金融市场至关重要。但这一市场的建立至少需要好几年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卢布通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之路仍然“漫长而艰辛”。▲
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谁能料及,就在俄罗斯外遭国际制裁打击、内受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同时,国际油价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暴跌三成,至每桶仅80美元。这,让惯于坐拥世界储油宝库的俄罗斯大亨顿时愕然,措手不及。
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国际油价的严重缩水等同于财路被掐断,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俄罗斯只能等待国际油价尽快企稳回调,一面努力设法应付制裁影响;一面积极力求摆脱经济困境。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有多重要,摊开俄联邦预算就知道。油价预测是俄罗斯制定预算收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预算草案根据最近几年平均油价得出基准价格。上个月获俄议会批准的2015年至2017年联邦预算草案预计,俄主要出口石油品牌—乌拉尔原油未来的出口均价未来3年为每桶100美元。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乌拉尔原油价格2014年将达每桶104美元。
而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也与国际油价一道,从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上方滑落至每桶80多美元。可见,俄罗斯作出的油价预测或许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一路走低的油价势必将拖累俄预算。
多年来,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增长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俄罗斯一半多的财政收入来自油气出口。俄财政部此前作过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7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来看,在俄罗斯当前通胀率高达8%的背景下,加之多重不利因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状态之中。
为了降低乃至抵消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惜动用危险方式挽救预算,那就是放任卢布贬值。一年来,俄罗斯卢布贬值已近四成,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已遭受重大影响。然而,俄罗斯央行却在不久前宣布,结束卢布与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汇率机制,放弃对卢布汇率的自动干预。此举意味着俄央行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能进一步加大卢布下行的压力。
俄罗斯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国际油价以美元计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使用卢布。因此,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卢布也以相应幅度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的卢布收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但是,用本币贬值对冲石油出口收入减少的做法风险极大。毋庸置疑,卢布贬值的最显著后果就是俄国内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俄民众生活带来更大负担,进而令执政者承受政治风险。不过,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的支持率一路飙升至85%以上,以这样的人气民意,他显然用不着担心其总统宝座与权力。正是如此,俄罗斯的决策者作出了“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无奈选择,用卢布作赌注,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不利影响。
诸多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大跌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隐性制裁。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但这在看来,尽管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但低油价也会给这些操纵者造成损失,因此国际油价当前局面不会长期存在。
在当前条件下,俄罗斯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可用的手段不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透露,政府正考虑以削减原油开采量以稳定油价,但尚未作出正式决定。
事实上,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意志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世界石油输出国都在对油价持续下跌表示忧虑,但毕竟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背后的巨贾仍是美国。现在,俄罗斯只能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坐等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以期尽量减少一些石油美元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