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金属行情的涨跌受什么影响

2.为什么黄金这么值钱

3.为什么一战过后各国不能重新实行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

贵金属行情的涨跌受什么影响

二战之前金价多少-二战爆发前各国黄金

以我从事黄金白银分析及投资的经验来看:

?

白银属于黄金的金融衍生品,走势跟随黄金。而黄金的走势主要受美元影响。二战后,美国作为最大战胜国。享受战后最大的福利,其中有一项便是布雷德森林体系。即非美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也就是非美货币与黄金正相关,它们皆于美元反相关。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于上世纪70年代解体。但是,黄金在走势上似乎保留了历史的态度。作为与美元同为硬通货币的姿态,70%以上的走势与美元反相关。另外,黄金除了作为货币。但同样也是商品。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推出三轮宽松政策,使美元大幅贬值引发强劲的通货膨胀,使得黄金作为商品本身,价格大幅攀升。简单来说,黄金当下依旧保持着于美元反相关关系。

?

另外,欧债的意思较为笼统,债务分两种,一种叫国债,一种叫主权债务。

就国债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贵金属市场没有太多影响。

主权债务,指的是国家向其他国家或者国际投行所借的债务。欧洲2010年出现的债务危机,因国家高福利应发的银行业危机爆发。导致国家大量濒临破产,在避险情绪主导下,白银一定的货币属性受推动上涨。这样说,您明白了吗?

为什么黄金这么值钱

黄金值钱主要是因为黄金稀有。

1、黄金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开采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说其生产成本很高,而且数量又比多数金属稀少。

2、黄金不容易损耗,硬度不高,方便切割,而且又因为贵重,所以就有了货币属性的一个特征。

3、金光闪闪,璀璨夺目,也奠定了黄金和其他珠宝同等的高贵装饰价值。

4、黄金在工业,化工和医疗等各种产业也是得到了很高端的应用。

5、综上,黄金的需求大,储量小,又具备货币属性功能,所以价格自然高了。

扩展资料:

黄金投资好处:

1、黄金本身属于贵重商品,金价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也就是黄金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保证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被通货膨胀侵蚀。

2、黄金的价格在出现危机时仍能维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保持了资产的价值,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3、黄金可24小时交易,具有良好的流通性。

4、黄金价值稳定,不易贬值。

百度百科-黄金

为什么一战过后各国不能重新实行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

回顾过去200年货币本位的变迁史,人们不难看出金本位从未被证明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复归金本位似乎也并不能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病,反而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其一,金本位的历史,既不悠久也不成功。在1821年之前,全球主要国家以银本位为主,随着国际黄金产量的大增,1821年开始,英国最终决定采用金本位制度,其他国家也逐渐跟进,到1876年,英法德美等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采取了金本位。 从1870年到一战爆发之前,是金本位制运作得最成功的50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当时金本位的成功是欧洲经济长期繁荣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其二,各国各种复归金本位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一战之后各国又一度恢复了金本位制度,但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得各国央行纷纷放弃金本位,从1938年开始,已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国民将货币或存款兑换成黄金。金本位下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本质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向金本位制复归的实践均告失败。 其三,金本位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物价的剧烈波动均反复出现。例如古罗马、中世纪的欧洲、西班牙和巴西都在彻底的金本位制下发生了物价涨幅在30倍以上的通货膨胀;而世界经济则在金本位制下于1879~1896和1929~1933年之间爆发了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导火索的世界性经济萧条。即便在金本位运行最好的50年间,金融危机也并不少见,例如1890年,英国巴林财团投机阿根廷失败面临破产,英格兰银行不得不和俄国、法国央行联手,并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才平息危机。1895年美国黄金储备过低而面临危机时,也是依赖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手才渡过危机。更糟糕的是,金本位决定了各国央行不能在经济不景气时采取扩张政策,因此经济衰退乃至萧条延续的时间往往更长久,例如1929年之后全球经济几乎经历了10年的通货紧缩。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学者主张金本位的好处,但是黄金的稀缺性注定了在金本位制之下,或者流通中货币的含金量不断下降,或者以黄金表示的物价不断下降,或者通过虚金本位制过渡到信用本位制。在近200年来,除了1939年等及其偶尔的年份之外,黄金储量从来不能满足作为货币流通的要求。此外,黄金价格本身就是波动不定的,这也使得金本位根本无从稳定物价也无从防范金融危机。金本位用了两个世纪的历史来提醒我们,关于金本位的美好回忆很大程度上并不真实。 实物本位制的幻觉及其严重缺陷 对金本位的推崇衍生出了更为大胆和惊人的设想,即人类可以回归到实物本位上,运用石油、黑色和有色金属、煤炭等有限的自然资源作为组合,来充当国际货币的本位。 实际上早在1931年时格雷厄姆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些缺陷并提出了货币的组合商品化建议,即人们可以用一组基本商品,例如钢、铜、煤、木材和小麦作为货币基础来发行货币。但是实物本位制显而易见的种种缺陷,决定了其几乎不是经济学家愿意付出时间来讨论的问题。 其一,充当本位货币的商品往往是被囤积的。以历史上的美国为例,全球货币性黄金曾大量囤积在美国,例如到二战爆发时,全球大约有80%的货币性黄金存放在美国。但是实物货币本位下,那些金属、能源类的、充当货币本位的商品如果也像黄金那样储存起来,且不考虑储存成本及其可持续性,如此大量的资源性资产脱离全球经济的运行而被储存,本身就是灾难性的。 其二,当人们试图发行以商品组为基础的、具有全额实物资本抵押式的货币,其本身可能给货币体系带来的问题远多于其能解决的问题。不仅将使设置、储备、保管这些所谓商品组的费用极度高昂;且一旦发生货币危机,由于作为货币价值基础的抵押商品组构成复杂,难以分割和分配,实际上是不可能和相应的货币相兑现的,货币体系将失去对金融危机的几乎全部自我调节能力。 看来迄今为止,我们既未探索出也没有充分预见到可以取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更为公正和稳健的新世纪货币体系,但是复归金本位乃至采取实物本位,都是和历史割裂得相当遥远,也和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实际脱离得相当遥远的梦想。 但是,对金本位和商品本位的怀疑,并不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央行也许应当适度增持黄金相冲突,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当中,美国政府公开的数据是大约持有8000多吨黄金,另外可能还有相当部分的政府黄金委托投资银行进行管理。欧洲中央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甚至可能超过万亿规模。就发达经济体而言,各国黄金储备往往占国际储备的40%以上。因此发展中国家审慎地利用国内黄金开采,研究国际黄金市场,增持黄金到合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目前国际金价如此高企之际增持黄金是否属于良策则仍待斟酌。(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