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分析报告-公募基金价值分析
1.分析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
2.求2002-2011年各年度公募基金收益率前三名一览表,含基金经理姓名、管理的基金名、收益率等。
3.股权价值分析及未来收益报告是?
4.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也不买股票型基金?
5.为什么你一买基金就亏?
分析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
分析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
受市场调整影响,多只基金春节长假后净值跌幅超过20%。不少刚入市的投资者买在阶段性高点被套,心里难免有点恐慌。小编在此整理了,基金买在高点多久才能回本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买在每年高点平均回本时长25个月
兴全基金用偏股基金指数对历史数据做了一组测算,回顾2008年偏股基金指数成立后10年的历史数据,计算投资者每一年高点购基入场后回本所需要的时长。
具体来看,如果在2008年的阶段性高点即上证指数5497.9点的位置买入基金,截至2021年3月8日,不考虑申赎费、管理费等费用,这笔投资回本需要86个月,这也是近10年上证指数最高点位。2015年上证指数再次冲上5000点,如果在当年的5166.4点最高点买入基金,这笔投资回本时间约为61个月。
数据显示,在单笔投资的情况下,在2008年至2018年的每年最高点买入基金,只要愿意长期持有最后总会回本,只是回本时间有长有短,平均回本时长为25个月。
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入基金希望获取收益,如果在每年的高点买入,最终持有收益率想超过20%,又需要多长时间?数据显示,从整体来看,在每年高点买入基金,想单笔投资收益率超过20%平均需要45个月。其中,在2018年上证指数5497.9点买入基金,单笔投资收益率想要超过20%,需要87个月;在2015年上证指数5166.4点买入基金,需要经过68个月的时间,收益率才能超过20%。
在市场下跌中定投,则能够摊薄投资者买入成本,加快投资者回本及获取收益的速度。数据显示,在每年高点投资1万元,从当月月末开始坚持每月月末定投2000元,平均回本时长由25个月缩短到13个月,获取20%以上投资收益率的平均时间也从45个月缩短到36个月。
尤其是在类似2008年、2015年这些相对高点后期市场大幅回调的情况下,定投价值愈加明显,回本速度明显加快。具体来看,在2008年高点买入基金,定投回本只需要18个月,在2015年高点买入基金,定投回本需要28个月。
基金投资需要慢下来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颇为感慨:“这两年,基金取得较高收益使得不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基金的人开始买基金,基金走入了大众视野,这对行业而言是件是好事。但是,不少新入场的投资者希望短期内获取高收益,这是不现实的。而且近期市场震荡较大,很多投资者都比较慌,在亏损的情况下赎回。对此,我们感到特别可惜和遗憾,因为从长期来看,权益基金会带来很好的回报。”
这位研究总监也给出了一组数据:自2003年以来,截至2021年3月8日,混合型基金指数区间年化收益率为15.26%。即使截至2018年底,彼时上证指数不到2500点,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也超过12%。
在这样的震荡市中,买在阶段性高点的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兴全基金表示,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市场底部,而按部就班的践行定投计划或许是应对市场震荡的一个不错选择。如果投资者进场后发现自己买在了相对高点,也不用后悔。一方面,优秀的管理人有机会在中长期创造超额收益;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在市场下跌中坚持定投,摊薄前期高位买入的成本。
“目前市场上部分核心赛道已经比较拥挤,估值比较高,未来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中欧基金老将周蔚文建议,投资者可以分散投资、长期投资,不要盲目追求爆款基金,可以选择多只长期业绩稳定、不同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长期持有,或者用定投方式来买,小额多笔投入,在不占用太多资金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在周蔚文看来,过去基金持有人获得感不强是因为在牛市高点买入基金的人最多,在最有价值的市场低位买基金的人很少,以及基金持有人持基时间不够长。经过20多年的市场培育,买公募基金逐渐成为大家长期理财的重要方向,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与基金的收益率会接近一些。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买公募基金并长期持有大概率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但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时间越长越好,当出现明显泡沫时,可考虑阶段性的落袋为安。
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基金相关文章: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基金定投入门操作指南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行情分析
★2021场外基金买入是实时价还是收盘价
★2021长期理财产品大全
★基金清盘状况如何
★2021年新手如何选到对的基金
★基金分类法性质有哪些
★认购新股入门基础知识
求2002-2011年各年度公募基金收益率前三名一览表,含基金经理姓名、管理的基金名、收益率等。
2002
基金安久 15% 华安 林彤彤
基金景业 2% 大成 王贵文
基金兴华 -2% 华夏 王亚伟
2003
博时价值增长 34% 高阳 肖华
基金科翔 32% 易方达 肖坚
基金科汇 31% 易方达 朱平
2004
泰达宏利成长 17% 刘青山
基金科汇 16% 易方达 朱平 梁天喜
嘉实增长 15% 刘欣 邵健
2005
广发稳健增长 16% 何震
富国天益 14% 张辉 陈戈
银河收益 13% 毛卫文
2006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182% 李学文
上投摩根阿尔法 172% 孙延群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 170% 吕俊
2007
华夏大盘 226% 王亚伟
中邮核心优选 191% 许炜
博时主题 189% 邓晓峰
2008
中信稳定双利 12% 张国强
国泰金龙债券 11% 林勇
华夏债券 11% 韩会永
2009
华夏大盘 116% 王亚伟
银华核心价值优选 116% 陆文俊
新华优选成长 114% 王卫东
2010
华商盛世成长 37% 孙建波
银河行业优选 30% 陈欣
华夏策略 29% 王亚伟
2011
广发增强债券 6% 谢军
招商安泰债券 5% 刘军
鹏华丰收 4% 阳先伟
股权价值分析及未来收益报告是?
股权价值分析及未来收益为每份配股权价值,通过计算该数值可以知道公司给予股东配股的这一权利的价值。
配股权价值=(配股除权股价-配股价格)÷认购每股新股需要的配股权数量。在股票市场中,只要投资者在配股股权登记日收盘时持有该股票,那么就自动享有配股权利,无须办理登记手续。
但是,在配股缴款期间投资者必须办理缴款手续,否则缴款期满后配股权自动作废。投资者可通过电话、网上交易等系统进行操作,配股款会从投资者的资金账户中进行扣除。配送的股票在公司公告配股股份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就可以进行买卖交易。
扩展资料:
股权价值的介绍如下:
通常情况下,配股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着较大风险的。毕竟这样的融资手段往往出现于上市公司资金短缺、上市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处于即将倒闭等情况。
上市公司在确定配股之后,如果上市公司的配股权证不能流通,那么配股就会带有变相的强制性,因为配股实施后股票就需要除权,股票价格就需要下跌。如果老股东不参加配股,就要遭受股票资金的市值下降的损失。
新华网-股权投资机构转战二级市场
凤凰网-上投摩根估值120亿 公募基金股权价值分化
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也不买股票型基金?
中国的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反,散户投资者占大多数(有数据说超过80%的股票由散户持有)。我没学过金融,但是觉得股票型基金有资金雄厚、操作人员更专业、时间更充沛这些教条式的优势挺有道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是因为散户不了解,自信更有眼光?还是因为在中国基金的现实不像理论上那样美好?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不完善,很多老鼠仓的存在,大家对基金普遍不信任。而且,很多主动型基金的收益也令人不敢恭维。股票的巨大收益诱惑,也符合中国人好赌的性格。
其实老鼠仓说的都是主动型基金出现的问题,像ETF,指数基金这些被动基金,都是严格复制指数的,可以说真正的公开透明。而直接购买行业指数,要比从几千个股票中挑选简单的多,还不用担心买到地雷股。
关于购买主动型基金,只要坚持正确的选择基金的方法,其实也不大可能会出现严重跑输大盘的情况。基金和股票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看行情吃饭。
众所周知,散户很少有跑赢大盘的,直接购买大盘ETF也许是散户的制胜法宝。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反复推荐购买指数基金的原因。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A股总市值约20万亿,截止13年底公募基金持股市值1.3万亿,其他私募等加起来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不到15%。而美国公共基金净资产占美股总市值73%。中国是名符其实的“散户市”,而美国是“机构市”。
很多人问我问什么经常推荐买基金,而不说买股票。其实不买股票是真的水平有限,而且基金也有很多比买股票好的地方。
一、分析股票真的不简单
数量太大,市场上现在差不多2800只股票,挨个分析下来费时费力,而且还可能遇到黑天鹅事件。如果看好一个行业,直接买该行业的ETF就好了,或者激进点直接买分级B。
价值分析派那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太高了,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分析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证券和医药企业的分析就完全两回事,很难把握公司脉络。
就算是巴菲特这样的价值分析大师,也是建议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
相信学习过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肯定也有这样的感悟,技术分析丝毫不比价值分析简单。同样,如果技术分析高手,也可以通过只对几个行业指数进行划线,然后购买该行业的分级B更能获得超额收益。
二、可以免除印花税,投资成本低
投资基金,更买股票相比,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用交印花税。俗话说,省到就是赚到。
这里说的投资成本低是指,场内交易的分级基金等品种。比如场内购买证券B,只需要付出和购买股票一样的佣金,不用交印花税的。
三、散户也可以杠杆交易
融资融券门槛一直很高,有些散户为了扩大杠杆不惜去付出高额利息配资交易。我想说,分级基金的分级B为散户带来了低门槛的杠杆,而且成本只有6%左右,远低于融资配资。
四、T+0交易,投资更灵活
A股不能T+0交易,一直被广大投资者诟病,尤其是喜欢短线交易的。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分级基金,可以通过当日买入合并抛售等方式实现T+0交易。
五、盈利的方式更多,投资方向更广
如果买股票,只能买入等待股票上涨来获利。而基金除了买入等待上涨外,还可以有很多方法盈利。比如前期文章说的分级基金的套利。
比如去年证券B疯涨的时候,通过母基金申购分拆分级B,不仅赚了净值和价格之间的价差,而且还享受到了证券股票上涨的收益。当时一天基本就可以获得接近20%的收益。
同时,通过基金还可以投资美股,黄金,债券市场等。不用像买股票一样只能等待牛市的到来。
为什么你一买基金就亏?
投资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买完就涨,抛完就跌,持有过程中还利好不断,蹭蹭蹭几个涨停板,带你私奔到月球。
俨然一个投资小能手,人生大赢家。
然而现实中见到最多的却是,一买就跌,一卖又涨,本以为买了匹白骏马,偏偏遇上的是黑天鹅。
你要是真有这样的资质也挺不错的,拿来做反向指标不就好了嘛。
好多人在后台留言说,基金不靠谱,一买就亏,买了大半年亏到解放前,存银行还有利息呢,还不如放余额宝。
说实话,看多了我们心里也不好受,毕竟好多人都是因为我们的推荐才开始投基的。
可是话说回来,尽管我们一再地在文章中给大家普及各种基础知识,还是有一大部分朋友根本就不看,所以不了解基金是怎么回事,甚至有部分人还以为基金只赚不亏呢。
其实基金算是很初级的投资工具了,只要稍微懂点知识,赚点钱是不难的,至少遇到现在的调整行情也不会慌。
大部分的亏损都源自对投资的不了解,一两次亏损没关系,重点是你搞清楚为什么亏损了吗?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亏钱的原因很简单,无非三点:
1、高点入市
总是在市场出现赚钱热效应的时候,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进入市场。
投资市场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规律,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涨久了就跌,跌久了就涨。
你并不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而是涨了就买,跌了就卖。
两轮大牛市就不必说了,就说今年5月至今,股市整整涨了6个月,涨久了就跌,没毛病。
你要是在箭头处才闻讯赶来,正好买在山顶上。
2、受不了
基金的波动超出心理承受能力,账面出现浮亏,受不了割肉离场。
前几天问一个入市15年的佛系投资者(所谓的佛系投资者就是:不加仓、不抛售,涨停心如水,跌停脸不绿,任他股市上上下下,我自稳坐钓鱼台):
你能接受的心理波动是多少?
佛投答曰:老衲自入市以来,历经诸般大风小浪,碰过牛熊猴鹿各种动物,甚至还因为流动性枯竭,手里拿着股票卖不出去。曾经连续亏损好几年,也赚过几十倍,对我来说,股市已经没有波动,我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到了我就出来。
在这位佛投看来,50%以下的波动都不叫波动,因为他的眼中只有两个字“价值”。
下面这张图是去年5月至今的股市,那些在A点买进,又因为受不了波动而在B点割肉的,往往都是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3、选到不好的基金
其实今年的基金行情挺好的,近一年,正收益的基金占比有83%,如果你投了一年的基金,还是亏损的,我倒想问问,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你选择了那亏钱的17%呢?
当然有17%的概率,选到亏钱的基金也很正常,但如果错了就该及时认错,不要抱着不放。
这里回答一个大家近期问的较多的疑问:
当初用诊断工具挑出的好基金,短期分数下降了,要不要换掉?
钱多多在前天的定投文章里已经回答大家了,很简短明了,大家看看: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想要基金投资不亏钱,理论上也不是很难
1、投之前先摸着自己的良心掂量掂量,能承受多大波动,一点都受不了的,去投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也是基金啊,不赔。
2、配置几个不同类型的基金,把波动降下来。
3、挑好的基金,坏了就换。
4、做个佛投,到止盈点了就出来。
如果不幸在牛市最高点买进去,也不要着急,看这篇: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哦了,原因都给你们分析完了,对策也讲完了,以后该怎么做心里也有数了。
受得了的,继续坚持定投,受不了的,清仓走人也没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