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合用吗

2.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是利是弊? 原因?

3.玉米汽油的呼吁叫停

4.乙醇汽油用加燃油添加剂吗

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合用吗

湖南省发改委乙醇汽油价格_乙醇汽油 发改委

是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在理论上可以混合,但由于各地的燃料质量不同,喷油嘴可能会堵塞污物。乙醇汽油可与普通汽油并用:1、乙醇俗称酒精,车用酒精与工业酒精、食用酒精最大的区别是水和杂质含量少,按国家标准,不得低于0.8%。所以车用乙醇出厂时必须加入改性剂,从颜色和味道上区别于食用酒精。在我国,车用乙醇在出厂前加3%至5%的汽油,使其与食用酒精有味道之分。欧洲一些国家以蓝、红等颜色出厂。2、此次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许多省份率先推广乙醇汽油,是因为改用乙醇汽油对环境和车辆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乙醇提高汽油氧含量;使工况燃烧更充分,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和减少有害废气排放。3、国家汽车研究中心进行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行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汽车乙醇汽油,无需发动机改造,动力性能基本不变,尾气中的CO和CH化合物平均减少30%以上。另一方面,消除积炭。

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是利是弊? 原因?

利大于弊,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而车用酒精与工业酒精、食用酒精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水和杂质的含量少,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小于0.8%。所以车用乙醇出厂时都必须加变性剂,让它从颜色或味道上区别于食用酒精。在我国,车用乙醇出厂前加3%-5%的汽油,让它在味道上区别于食用酒精。而欧洲一些国家则在其出厂前加颜色,如蓝色、红色等。 这次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多个省份争先推广乙醇汽油,是因为改用乙醇汽油对环境和车辆都有好处。一方面,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因为乙醇汽油含氧量的提高,能够使工况燃烧更充分,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和减少了有害尾气的排放。据国家汽车研究中心所做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行车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发动机无需改造,动力性能基本不变,尾气排放CO和CH化合物平均减少30%以上。另一方面,消除积炭。因为乙醇汽油的燃烧特性,能有效地消除火花塞、燃烧室、气门、排气管消声器部位积炭的形成,优化工况行为,避免了因积炭的形成而引起的故障,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延长发动机机油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减少油耗。虽然从机理上讲,燃料乙醇热值比汽油热值低,然而,乙醇汽油因加入10%的乙醇,其热值理论上降低了3%,会使动力性能下降,但因乙醇中含氧,使汽油中氧含量增加3.5%,将原汽油不能完全燃烧的部分充分燃烧,使尾气中CO降低33%,从而使油耗相应减少。两者相抵,使总体油耗持平或略有下降。 给爱车喝乙醇汽油,车友需要注意些什么?重点防水。车辆首次改用车用乙醇汽油,应检查油箱是否有水。因为车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具有亲水性。积存在油箱底部的水一旦与乙醇汽油混合,造成油品水分超标,会产生不易点火现象,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再防杂质。车用乙醇汽油具有较强的清洗作用,在使用初期,会把原来附着在油箱壁上、或沉积在油箱底部的胶质颗粒(指原汽油中所含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胶化现象)、铁锈等杂质清洗下来,混入油中,由油管吸入油路,造成汽油滤芯、化油器雾化喷嘴、电喷车的喷嘴等被杂质阻塞,从而,造成发动机发抖、加油加不上,损害汽车的加速性能。 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混合使用,但不能长时间混用。因为长时间的混用会影响汽车的性能。如果你的车已经长时间混用了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应该立即检查汽车的相关零件,看有没有问题。 针对车友询问用乙醇汽油需不需要改装车辆的问题,专家表示,乙醇汽油的使用和普通汽油的使用操作是一样的,无论是电喷式或化油器式的任何一款的汽油发动机,都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即可正常使用。 在给自己的爱车喝“酒”之前,别忘了以下几道工序。 首先彻底清洗燃油系统和油箱。这是使用乙醇汽油前所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否则会在使用过程中因原汽油中垢质脱落堵塞油路而熄火。 其次更换泡沫塑料件、橡胶件。把燃油系统中易变形的泡沫塑料质的油浮子更换为不易变形的不锈钢质或铜质的油浮子;对汽油泵泵膜要及时检查、更换;橡胶垫圈要选用材质好、耐溶涨的,或备足配件,发现有溶涨、变形时,及时更换。调整点火时间和怠速。根据车型车辆的不同特点,对点火时间略做提前调整,一般调整量为2-5度。调整可燃混合气的混合比。适当调浓可燃混合气的混合比,可通过调整进气螺钉提高混合气的浓度,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据了解,目前车用乙醇汽油标号有四种,即E90#、E93#、E95#、E97#。主要都是在汽油标号前加写字母“E

玉米汽油的呼吁叫停

2010年8月10日,据京华时报报道称,中国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会长赵友山透露,石油委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

理由

石油委之所以提交上述建言,是因为“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2010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而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的汽油需求来说微不足道。

石油委方面称,该机构2010年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根据石油委的调研,中国现在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

赵友山称,石油委已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国家发改委,呼吁政府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并建议把相关补贴倾斜到使用木薯、麦秸等原料加工乙醇的项目中去,既可促进生物汽油的技术发展,又能解决汽车与百姓争粮食的问题。

被指

叫停被指保护行业垄断

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以木薯、麦秸、稻秆等为原料的生产技术不是很成熟,以玉米为燃料仍是主流。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绝大多数玉米制乙醇企业也将处于亏损状态,补贴政策是燃料乙醇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

石油委会长赵友山也向媒体证实了玉米制乙醇汽油的成本很高,据他测算,甚至在每吨万元以上。对此,有人就提出质疑,在没有几分利润的项目怎么会有人“盲目跟风”?

针对这起风波,外界对代表民营石油行业利益的石油委呼吁叫停玉米乙醇项目表示疑惑。有评论者指出,稍微有理智者都能看明白其背后的“司马昭之心”。

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苏振华看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认为,叫停了这个项目之后,石油企业就会继续保持石油供应的垄断地位,则是显见的事实,并不是他们所宣称的为了维护养殖业的利益。

据周修杰计算,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汽油需求而言,并非是石油委宣称的“微不足道”。根据我国车用乙醇汽油相关标准,是在汽油中加入10%比例的燃油乙醇调配而成。国家批准的燃料乙醇企业生产的乙醇就可配制乙醇汽油1440万吨。2009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6704.9万吨,如果144万吨乙醇全部用于配制乙醇汽油,那么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汽油占我国汽油总消费量的比例可达21.5%。

这些乙醇汽油,按照规定由定点地区的中石油、中石化负责消纳,必然会对1440万吨普通汽油的销售、储存造成影响,甚至最终影响到汽油产能。这无疑会给处于石油下游领域且在夹缝中求生的民营油企带来更多的压力。

喂车还是养人

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美国与巴西的经验证明,玉米等制备乙醇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石油供需的紧张。这对于处在工业化进程日益深化,尤其是汽车工业一日千里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啻于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然而,正所谓摁下葫芦起了瓢。人类所面临的各类危机不光只有能源一项。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从未得到过全面、彻底地解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粮食生产已从过剩阶段进入紧缺阶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疾呼: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所以,在很多国家,生物燃料已引发政治性的抵制,部分欧盟成员国开始反对生物燃料发展,一些国家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在削减或取消。在中国,粮食安全同样是一个问题,农产品进口逐年扩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粮食满足食用需要方面还有不小压力,对利用粮食进行生物燃料生产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玉米制乙醇所代表的生物质能增加了前者的分量,却翘起了另一端的紧张危机。近年来,大量生产谷物乙醇已经引起世界玉米价格急剧上升,带动饲料价格上升,从而造成猪肉等食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联合国甚至提出了“生产玉米汽油将会和穷人争口粮”的观点——用1公顷土地生产的谷物可以养活10个穷人,而如果生产汽油只能养活1个穷人。

不与人争粮

在中国,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2004年曾联合出台政策,在黑龙江省等省区推广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项目。后来,随着陈粮的减少,国家明确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能。而在此次石油委的“上书”行动中,列举了当前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大量抢购新上市的玉米制备车用汽油的状况。石油委表示,我国目前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玉米制油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另一个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玉米7800万吨,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玉米价格相对海外来说偏高,仅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就同比上涨15.7%。“我们国家土地很少,人很多,粮食非常紧缺,我们不可能走美国与巴西的道路,所以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原则就是,不与人争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 但是这种判断和担忧出自石油委,让人觉得蹊跷。按理,石油委是脱不开石油业的利益立场的。发展生物燃料,恰恰和石油业的利益相冲突,生物燃料多了,对石油的需求就会下降,石油的市场占有额就会减少,利润率就会降低。所以,石油委提出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很容易让人理解成是在打击竞争对手,维持自己的有限资源优势。而其“为了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的动机,很难得到人的信任,毕竟,这种信任的建立,需要有一贯的市场表现作为基础,而这种基础,恰恰是很缺乏的。

威胁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专家

中国农业专家表示,由于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人口众多,中国目前大规模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还为时尚早。并且使用玉米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可能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在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在第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玉米论坛上,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新华说,使用玉米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可能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在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

原料需求推高价格

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部的持续干旱和入夏以来国内各地频发的洪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供应的担心,以及是否应该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争论。“我认为只有当中国玉米产量在目前基础上翻番后,才适合大规模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李新华说。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蚕食耕地的同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压力。日前,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对国内玉米制燃料乙醇项目喊停。“国内各地的玉米制燃料乙醇项目目前依然正常运转,与饲料玉米等争粮,是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石油委会长赵友山说,“一方面,一些地区面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需求推高了玉米价格。”

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

随着近年来中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油需求量猛增。为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缓解能源需求增加的压力,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曾于2004年出台政策,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批准了4个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试点项目,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可以得到1,880元国家补贴,并减免一切税收。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美国、巴西之后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当年为了消化陈粮,同时缓解我国能源需求不断上涨的矛盾,批准了几个燃料乙醇项目。但随着我国陈粮减少,国家明确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能。”赵友山说。另一方面,玉米加工燃料乙醇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信达证券分析师张亚飞说,生产1吨燃料乙醇要消耗3吨左右玉米,总成本约8,000元,而市场上93号普通汽油的售价仅为每吨7,750元。“中国已开始大规模种植工业用木薯和甘薯,或许用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将是中国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案。”李新华说。作为世界上主要玉米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目前玉米产量和消费量均为1.5亿吨左右。

乙醇汽油用加燃油添加剂吗

加了乙醇汽油可以添加燃油添加剂。

加注乙醇汽油容易产生积碳,所以会比加注普通汽油显得动力不足,而且积碳若不及时清理还会对发动机有害,因此加注乙醇汽油时需要添加燃油清洁剂,

乙醇汽油的确会导致发动机积炭更多,但积炭更多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车子动力不足,如果车子真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肯定是乙醇汽油本身的燃烧方式。所以即使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也不能对保证动力起到什么作用。

扩展资料:

产品功效

一、清除积碳,清洁燃油系统;

新一代燃油添加剂其清净活化因子能促燃油中的胶质物以及发动机积碳等有害物质,连续5次添加燃油添加剂后,排气管上的积碳明显减少,滤清器、排气阔、燃油系统等均非常清洁。

二、增强动力性能;

新一代燃油添加剂中的纳米成份,能吸附、包裹胶质物,在高温作用下在燃烧室产生气体性“微爆”,使燃油二次雾化,引发完全燃烧,提升引擎动力。90%以上车辆首次使用燃油添加剂后,明显感觉动力增强。特别是车乏力、旧了、载重、远行时感觉更明显。

三、改善雾化,节省燃油;

新一代燃油添加剂其凭借纳米分子材料,直接攻击油分子中的长链碳键,在燃油室产生“微爆”,使燃油二次雾化,引发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降低油耗。燃油添加剂实车对比试验,能节省10~18%燃油。特别是长距离高速行驶,比平时更省,能直观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