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油价调整信息:3月16日调整后:全国92、95号汽油价格表

2.中海油天然气还是原油那块利润高

3.求201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主要是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2011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1800

4.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油双塔” 简介

全国油价调整信息:3月16日调整后:全国92、95号汽油价格表

国际原油价格封顶_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按照“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开启。3月16日,第9个工作日,预测新一轮成品油调整幅度为下调940元/吨,折算为0.72-0.81元/升,按50升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节省35元左右,5元时代来临!

周二晚上24时起降!具体降多少,届时傍晚发改委将公布的数据!

2020年3月16日全国各省市汽油价格表

2020年3月16日全国各省市柴油价格表

《2016年最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二章”价格制定与调整“,第6-7条规定: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根据以上明文规定,会降6-8毛封顶。

汽车声活家,咱济宁人自己的汽车资讯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海油天然气还是原油那块利润高

经过查询可以知道,中海油原油相对来说利润要高些。生意模式总体一般。首先石油这个生意长期来看肯定是赚钱的,虽然偶尔价格低的离谱甚至出现负油价,但油价受到多方利益的影响,长期总体看肯定是赚钱的生意。而且石油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大部分用于燃烧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离不开石油。另外,石油所含的热值远大于同等大小的电池,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石油是不可替代的。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确实是人类的宝贝,所以采油卖油的生意还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即使碳中和也不是不用石油。

采油的成本和位置以及技术有关,如果像以前有的中东地区挖几下就冒油,那成本可能只有几美元,位置深些成本就高很多,中海油现在主要浅水区,目前大概33美元一桶,相对较低,如果是深海成本就更多。还有页岩方式成本也很高,而且容易枯竭。目前发现的容易采的石油大都开采了,以后勘探和开采的成本可能都会越来越高。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很快,可能会受到大产油国的产量,全球经济需求,库存量,新的开采技术,各方势力博弈,或者就是资金炒作,油价为负都可能出现,但长期总体来看都是高于采油成本的(好像有个数据大概1970到2000年油价30美元上下波动,最近20年大概60美元上下)。油价的不确定使得卖油这个生意不好估计。生意相对简单,但可能需要很大的安全边际才好介入。我现在对油价的总体印象是长期不低于60美元,主要是美元贬值,通货膨胀,近年来勘探的石油储量较少,页岩成本高,近来地区动荡等,另外如油价低也不容易碳中和,总之石油是不可再生的,上有多少就不拍脑袋了。

我国是一个少油的国家,陆地上储量不多,目前主要发展在海上。中国海油的核心优势是拥有中国海上的专营权。2020年产量大概5.3亿桶,大概66%是国内产量,亚洲5.3%,非洲6.3%,南美洲7.2%(好像圭亚那不错,潜力大),欧洲3.8%,大洋洲3.3%,北美洲10%(但是深水加页岩,可能不好开采不好赚钱)。目前中国的年消费大概45.6亿桶,即使以后石油不用于燃烧,可能也不够用,所以中国海油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目前中国海油的采油成本目前大概是33美元一桶,相对成本比较低。目前大部分勘探在浅水,成本较低,随着向深水区勘探,以后开采成本可能会提升。

中海油的天然气价格是受限的,而且大部分是长期供气合同,利润相对稳定但不高。石油卖出价会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当国际价格较低时,国家会有最低零售价,当价格较高时,也会封顶并且会收特别收益税(公司国内产石油卖出价格还不清楚还要再查下,国外产石油同国际价格)。所以,长期中海油的利润主要看石油价格,而且因为石油不是某一年就卖完了,要看整个开采期间的石油价格。

怎么估值是一个问题,产量还可估计,但油价变化太快,预估每年的利润好像容易猜谜。主要是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安全边际。海油目前国内已探明的原油储量有14.41桶,开采盈利一般没问题,如长期油价每桶60多,每桶盈利保守算30美元,14.4*30*7大概保守3000亿元。目标年化10%,折现到现在值1200亿元(大概1400亿港币)。如每桶盈利有60美元,折现现在大概2800亿港币。圭亚那以及未来海上探明原油储量还是可以期待的,什么价位买入还没想清楚,海上石油以及海外权益不是很放心,好像没有神华在陆地挖煤妥妥的现金流来的放心,生意模式感觉没有神华好,不过好像6-7港币是值的。

求2011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主要是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2011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1800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经济波动与调整的影响,国际金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结构调整态势逐步显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连接国际经济的最直接的纽带之一,国际金融的颠簸不定、结构调整和深化发展,对全球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在反复振荡中渐进调整

在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汇率振荡起伏。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基础遭受侵蚀,公司财务诚信危机爆发,股市大跌,贸易逆差大幅上升,美欧日利差逆转,美国吸引外资魅力大减,2002年,保持了7年之久的美元强势开始下跌,强势美元政策的可持续性不断受到质疑。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呈现出复苏态势,欧元在经历了一度走贬之后,对美元汇率开始大幅度回升。但鉴于欧元区经济复苏态势仍有不确定性,欧元持续走强的基础并不牢固。日元汇率也同样处于波动状态,因为日本经济复苏表现起伏不定,2002年底,日元汇率大幅上升后又回跌。总体来看,一方面,日元和欧元的升值并不是缘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有了实质性的改善,而是更多地因为来自美国的悲观消息。因此,美元汇率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汇率的波动势必加剧世界经济的动荡,甚至可能影响到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另一方面,美元汇率的下跌预示着美元、欧元和日元三大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开始发生结构性调整,这种结构性变化不仅有可能引起国际投资的重新组合和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改变。

在国际证券市场,一方面,以美国三大股票指数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连续走低,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家数和筹集资金额大幅回落,交易低迷。另一方面,国际股票市场的地位有所下降,债券市场的重要性相对上升。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股票市场呈现同步升降的现象。美国股市大跌带动世界主要股市下跌,随着2000年以来全球股市的大幅下滑,发达国家的对外股票投资随之显著下滑。相应的,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开始显现生机,短期和长期的债券发行均增长迅猛。

国际资本流动:在持续波动中改变结构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波幅加大,市场活动更趋谨慎。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调整较为明显。

从投资方式上看,跨国并购出现盛极而衰的重大转折。上个世纪末期,跨国并购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导力量,进入2000年,跨国并购交易额开始下降,2001年第一季度,全球合并和收购交易额猛然下降54%,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2002年第三季度,企业宣布的购并金额总计为2554亿美元,较第二季度的3327亿美元下降 23%。跨国并购盛极而衰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其自身的发展特征。跨国并购后艰难的业务整合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之间的文化冲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使得跨国并购所预期达成的协同效应、速度优势和所有权优势等难以实现,失败的案例屡屡发生。种种迹象表明,跨国并购步入调整期。

从投资主体来看,私人资本代替官方资本占据资本流动的主体地位。1996年,政府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额达到封顶,为777亿美元,从1997年开始,官方发展援助额开始下降,私人资本逐渐在全球的资本流动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全球资本流动私人化的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机构投资者地位的急剧上升。在工业化国家中,由这些机构持有和管理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了GDP的规模。机构投资者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积极参加者,在有些国家,外国资产在机构投资者总资产中的比重非常高,如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占其资本化价值的近30%,而在拉丁美洲国家,更要占到60%以上。

从投资流向来看,国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结构出现重大调整。1999年到2001年间,从欧元区流向美国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流,2001年以来,国际资本大量向美国集中的势头开始出现逆转。欧元区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净流入额自2001年起直到2002年前6个月连续下降,债券投资则由此前的净流入美国转为净流入欧元区。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出现“逃往质量”(Flight to Quality)趋势,即追捧经济增长势头较好的新兴市场的趋势,其中亚洲地区仍然备受关注。由于亚洲经济增长走向乐观,许多投资评级机构调高了亚洲国家债券的级别。加上亚洲地区债券发行主体是政府、与政府有关的机构与信贷素质较高的企业,对亚洲地区债券的需求不断上升。与此相反,对拉美地区债券的需求却大大下降,投资者对拉美经济形势仍持悲观预期。

国际金融监管: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新框架

1990年代以来,东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巴林银行事件等等的爆发使得国际社会对于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构筑一个新的稳健的国际金融框架达成共识,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国际金融监管的力度在如下四个领域得到显著加强:其一,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其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其三,对对冲基金等高杠杆机构的间接监管;其四,对金融集团的联合与协调监管。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是:第一,金融监管将更加着重市场约束的作用;第二,监管当局将更加重视监管的成本与效率,强调监管的灵活性;第三,金融监管将更加重视把监管目标与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四,监管当局将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由于目前的国际监管合作主要是针对国际银行业而展开的,其基本框架已基本成熟,而对跨国证券交易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问题却亟待加强。因此,未来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主体上将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范围上将覆盖所有的金融领域,在深度上将深入到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

国际银行业:在整合中迎来新商机

1990年代起,激烈的国际竞争推动了各国银行业的相互兼并。先是美国,而后欧洲,再后亚洲,银行业掀起了大规模、广范围的兼并收购高潮。银行业的兼并收购将银行资本的国际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跨国银行已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和金融巨人。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业务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银行业进行巨大变革,电子商务的运营为金融服务业带来巨大商机。1999年底,全球电子商贸市场达111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20%,2003年将升至1.3万亿美元。互联网低廉的投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可使网上银行和经纪行提供更具竞争性的产品,从而导致单纯的网上银行和证券经纪行等新竞争者迅速崛起,对传统银行和证券经纪构成强大的竞争。互联网的发展还进一步打破了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壁垒,使新加入的竞争者在全球迅速扩张,传统银行也必须通过增加新技术投资来提高竞争能力,银行业发展网上银行已呈必然趋势,证券经纪服务正成为新的热点。

金融全球化:在开放与发展中前行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为鲜明和生动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等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的深入,世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最终将全球金融业融于一体,使得当今的国际金融活动,成为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

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大大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还使各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面临挑战。在缺乏适当的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巨额的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往往会对相关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对于金融体系仍相对脆弱、金融法规不够健全、金融监管比较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定合适的资本市场开放速度和进程是十分必要的,而加强金融领域的建设则是一项紧迫工程。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油双塔” 简介

我是大马槟城人,曾经去过双峰塔。建立双峰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讯,处理政事,还有我国有一个宏愿-2020宏愿。

国油双峰塔坐落於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於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KLCC计划区共占地超过100英亩,第一阶段工程除了兴建国油双塔楼之外,还包括了50层楼的安邦大厦(Ampang Tower)、一座广达 14万平方公尺的购物中心、 30层楼的挨索大楼(Menara Esso)、拥有645个房间的吉隆坡东方文华酒店(Mandarin Oriental Kuala Lumpur Hotel)、可容纳5,500人祷告的清真寺,还有一座利用天然气来制造冷水的冷气中心,可以提供,「KLCC」计划区所需的冷气,此外还特别保留了50英亩的公园绿地。

这座国油双塔楼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著名的凯撒培礼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国油双塔楼占地341,763平方公尺,包括了办公大楼、公共设施以及会议中心等。大楼中有一所可容纳850个座位的国际会议中心 ,一个原油探勘资讯中心、一座专门收藏石油、石化业及相关产业资讯的图书馆,此外还有一所艺廊,增添一些艺文的气息。在41和42楼之间,有「天空之桥」与塔相连,它代表著通往吉隆坡现代化的通道的意义。

国油双塔楼高耸於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区当中,即使在市郊都举目可见,它将成为新的国家地标,高度为450公尺,象徵马来西亚要在西元2020年以前成为已开发国家的决心。目前它不仅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也是足以在国际间代表吉隆坡的地标。

网址:国油双塔楼:国油双塔楼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KLCC计划区共占地超过100英亩,第一阶段工程除了兴建国油双塔楼之外,还包括了50层楼的安邦大厦(Ampang Tower)、一座广达 14万平方公尺的购物中心、 30层楼的挨索大楼(Menara Esso)、拥有645个房间的吉隆坡东方文华酒店(Mandarin Oriental Kuala Lumpur Hotel)、可容纳5,500人祷告的清真寺,还有一座利用天然气来制造冷水的冷气中心,可以提供,“KLCC”计划区所需的冷气,此外还特别保留了50英亩的公园绿地。

这座国油双塔楼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著名的凯撒培礼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国油双塔楼占地341,763平方公尺,包括了办公大楼、公共设施以及会议中心等。大楼中有一所可容纳850个座位的国际会议中心 ,一个原油探勘信息中心、一座专门收藏石油、石化业及相关产业信息的图书馆,此外还有一所艺廊,增添一些艺文的气息。在41和42楼之间,有“天空之桥”与塔相连,它代表着通往吉隆坡现代化的信道的意义。

国油双塔楼高耸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区当中,即使在市郊都举目可见,它将成为新的国家地标,高度为450公尺,象征马来西亚要在公元2020年以前成为已开发国家的决心。目前它不仅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也是足以在国际间代表吉隆坡的地标。

网址:国油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

国油双峰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建筑物,位于吉隆坡市内黄金地段,是吉隆坡城中城建筑群(KLCC)的主体部分(其它还包括东方文华大酒店、休闲公园及回教堂等)。

该塔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凯撒·佩里设计,高451.9米,共88层,是世界最高建筑物之一。在第41至42层处由一座长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空中天桥连接起来。楼体选用世界最先进的建筑材料,表面材料选用铝合金、不锈钢和钢化玻璃。室内设计采用了伊斯兰教建筑中常用的几何型图案。1993年12月动工,两塔分别由韩国和日本的建筑公司承建,于1996年建成,共耗资约12亿美元。1999年,马哈蒂尔总理为双峰塔主持封顶及开幕典礼。

1号塔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总部办公大楼,2号塔楼为对外招租的办公写字楼。塔内中央空调系统是由天然气作为能源驱动,设有完善的防火保安系统。塔楼底部拥有综合购物中心、交响乐演奏厅、画廊、国油科学馆等设施。双峰塔每年维修和保养费高达4000万马币。

网址:希望以上资料能帮到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