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价值混合是什么-明星基金价值混合
1.诺德基金罗世峰:包揽了鼠年混合型基金冠亚军,值不值得关注
2.最近想选择基金定投 请问选择那一个基金公司比较好呢
3.为什么要建立基金组合?
诺德基金罗世峰:包揽了鼠年混合型基金冠亚军,值不值得关注
罗世锋, 浙江大学 毕业,有六年IT相关的工作经验。2006年进入 清华大学就读MBA ,毕业后即加入诺德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于2014年起任职基金经理, 现任诺德基金研究总监 。担任基金经理也超过了6年, 从业开始就在诺德基金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换过东家,非常稳定。
诺德基金 的背后是 清华控股 , 国内首家著名高校背景的基金公司 。目前管理规模 260.97亿元 ,36只基金,基金经理17人。无论从管理规模,还是知名度上来讲,基金公司都是很靠后的,鉴于去年罗世峰个人业绩的表现或许诺德基金将在一段时间走进大家视野,后续能够走多远,还行要看持久稳定盈利能力,为投资者赚钱大家才会买账。
目前罗世峰只管理两只基金, 总规模47.48亿元 。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35.59亿元,诺德周期策略混合11.89亿元 ,在整个市场均算比较小的。其中诺德周期策略混合荣获 2019年度五年期年度稳健回报基金产品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荣获 2017年度一年期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罗世锋当前管理两只基金,诺德周期策略混合和诺德价值优势混合, 都取得了超过1.5倍的业绩, 在1年内能获得这样的业绩,是惊人的。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
诺德周期策略混合:
从风格上来说罗世锋便是一位 坚定的价值投资践行者 。巴菲特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能保证我们一定盈利,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捷径。”
就投资框架而言,他借助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自上而下敲定优质“赛道”,并采取“护城河”模型,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何谓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呢?
迈克尔·波特出过一本书,叫 《国家竞争优势》 。该书主要讲述根据HO理论,迈克尔·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人力资源、天然资源 等在内的生产要素,本国市场的需求,以及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等。 多数国家必定会有相对优势 ,美国的优势,是因为美国拥有的 科技 创新能力在世界上也是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这形成了一大批 以亚马逊、苹果、谷歌为代表的全球扩张的高 科技 龙头公司。
中国的优势,就在于 消费和医药,还包括光伏、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赛道 。而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 基金管理主要有三位。
一位是易方达的 张坤 ,代表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白酒+医药+港股)。
一位是前海开源的 曲扬 ,代表基金: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混合(白酒+医药+光伏+新能源)。
第三位就是诺德的 罗世峰 ,代表基金:诺德价值优势(电气、医药、食品)。
很多人说张坤是一位白酒选手,但这不是他的本质。个人认为, 张坤 是基于中国的国家优势,选择头部公司,长期持有方式。
在张坤的持股中,鲜明的有两个特点, 一类是不被时代改变的公司 ,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另一类是改变时代的公司 ,如美团、腾讯等,张坤的风格是精选公司,集中持股,长期投资。
当经济增速变慢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常是改善的, 优秀企业通常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更快)、速度和强度是更强的。在这个时代,有望见证一批各行业的优秀企业持续的成长。
“寻找朝阳行业的好公司,与优质企业共同成长。” 曲扬 这样概括自己的投资理念 。在曲扬看来,“朝阳行业”是指符合 社会 发展大方向、能够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的行业。
罗世锋 的投资逻辑,在自上而下的角度,是站在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选择那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
罗世锋寻找的行业, 具有市场需求空间大、资源要素配置优、产业链互动协同良好、并形成较高的产业集群效应等特征。
罗世锋表示,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看好A股里面的 餐饮产业链、调味品、白酒、白电、医疗服务、消费电子、5G、新能源 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行业,尤其是后面几个偏 科技 和制造型的企业。
选定优质“赛道”后,便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在个股的选择上采用“护城河”模型 ,面对成长确定性较强、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 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
始终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罗世锋在去年四季度延续 成长型价值投资 的投资框架,重点配置了 食品饮料、医药、家电 等行业的低估值价值股,同时在 清洁能源、先进制造和消费电子 等成长前景较为确定的行业上也配置了一定的权重。
他的持仓包括调味品、餐饮产业链、医疗服务、光伏、消费电子等。
将罗世锋的前十大持仓按照行业简单分类如下:
电气设备:隆基股份、阳光电源;
医药生物:欧普康视、长春高新、迈瑞医疗;
食品饮料:天味食品、泸州老窖、贵州茅台;
农林牧渔:海大集团;
家用电器:三花智控。
他一共管理过5只基金,现在还在管理的只有两只。在这三年来,他总共只买入过37只股票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570001)持仓变化如下(从2017年第一季度起):
连续持有12个季度的有隆基股份;
连续持有11个季度的有欧普康视 ;
连续持有5个季度的有 天味食品、海大集团 ;
连续持有3个季度的有 泸州老窖 ;
连续持有2个季度的有 贵州茅台、阳光电源 。
2020年4季度新增的个股是三花智控、长春高新、迈瑞医疗。
总体来说,罗世锋的持仓集中度比较高,换手率比较低。
隆基股份 这只2020年大牛股,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连续持有12季度。 从2018年的20块 ,一路涨到了2020年底的92,整整涨了360%。 截止到今年2月10日,已经涨到121了 。
同样的还有 欧普康视 。
这只股票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进入重仓股。 2018年13块不到 ,2020年底的时候已经涨到了81块。翻了六倍多。欧普康视 现在的价格也已经到125了。
也可以看出罗世锋的优秀选股能力,以及他的投资理念: 长期投资,选定一只股票后,他会长期持有。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和诺德周期策略混合的持仓都是以消费为主,辅以新能源和医疗,基本上符合A股的审美标准。诺德价值优势混合相比易方达中小盘混合的持仓,多了新能源,所以最近1年以来大幅度跑赢中小盘的业绩。换手率要高于张坤,但总体还是不高。最近一年的节奏很准,在关键时间踏准了关键的板块。诺德价值和周期的规模并不算大,船小好调头也是优势之一。
1、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自上而下锁定优质赛道,再用“护城河”模型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在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行业中找到具有世界级发展空间的好公司。
2、价值投资是指用价值分析的各种方法论来找到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最终可以让我不用过于在意个股短期估值的高低。 面对成长确定性较强且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时,我们也愿意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风格为成长价值)
3、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长期投资。坚守初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长期来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为持有人创造价值。
4、淡化择时、重仓持有。聚焦长期价值,所以通常不会根据短期波动做太多调整。我们更多的精力会集中在对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成长空间等长期投资逻辑的持续跟踪研究上,最终以长期的视角在未来成长前景良好的行业中筛选出值得投资的标的。
5、在资产配置层面,我们仍将以中长期视角来作为主要考量依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维持以食品饮料、医疗保健、家电等大消费行业为主导板块,以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 汽车 等 科技 及高端制造行业为辅助板块。
最近想选择基金定投 请问选择那一个基金公司比较好呢
建议可先比较不同公司的计划详情, 个人建议可考虑香港的基金定投, 就楼上的朋友为例, 07年买,到现在,香港的基金定投近九成的赚,有的更大赚,大家可自己到网路上找基金的表现, 亏损的是内地的定投, 为什麼呢?
成熟VS稚嫩,海外基金与国内基金比较
成熟VS稚嫩,这个是我对海外基金和国内基金对比的最大感受。由于在外资银行工作的关系,因此有机会
接触到了很多成熟的海外市场投资基金,在对比中国国内的基金上,真的感觉到国内基金在很多方面相比海外基金要稚嫩的多。相信很多投资者目前由于国内股市不
佳,以及QDII基金的发行,已经开始逐渐关注到海外基金上去,本文希望可以就个人工作学习所得,可以给广大的投资者一个启发和介绍。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其实是学美国的,包括银行的不准混业经营以及基金业的发展。中国基金的发展,从当初
的封闭式,到开放式,到ETF以及目前的包括LOF等一系列新型基金的创新,应该说已经走了很长的发展道路。确实,从基金结构上来看,大大小小的公募基金
公司包括私募基金公司,和海外基金业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一个结构架设。但是应该来说,从投资心态,投资行为等等软服务的方面,还是有相当不足的。我说
的成熟和稚嫩的对比,主要就是体现在这些软服务方面。以公募为例,目前比较大的区别有:
1、基金投资心态:投机VS投资
目前国内基金的弊端,大家已经深有耳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大部分基金,投机心态非常浓厚,总希望可以在暴涨暴
跌的中国股市里捞一把。具体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个行业下重注,投资高达40%的资产甚至更高;博政策,赌国家会出政策利好;赌股改及个股内幕消息等等,可
以说心态非常严重。赌中则一飞冲天,被媒体吹捧为某某明星,不赌中,则损失惨重,昔日明星沦为今日乞丐。另外,追涨杀跌,也是中国基金业的一个常态,
比散户更投机。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可以做到价值投资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基金经理,例如富国天易的陈戈等等。有人说的好,整个中国公募基金,基本就是一个大散
户。
而海外基金呢?我们去追溯下历史可以发现,海外基金也有投资和投机,但是基本上都区分的非常清楚。对冲基金专门以投机为主,而有相当多的共同基金是以投资为主。无论是在投资行为上,还是在资产配置的比例上,很少会看见一个基金将大多数资金集中在一个行业或者少数几只股票上,做集中押注式投资,或者是频繁换仓。(当然,专门投资区域或者行业的基金除外)而且国外很多基金,都是数十年如一日,专门长线持有一些优质公司股票。可以看出很多基金是实实在在的在做投资。
2、基金经理团队:易变VS稳定
目前国内基金的表现,为什么波动那么大,很大程度上,跟国内的人才储备有关。目前可以说有接近3分之2的基金经理,
是学术派出生,但是缺乏操作的经验,更没有经历过一完整的牛熊市投资经验。而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又是频繁跳槽更换,直接影响到了基金的表现。这些有些是
跟制度有关系,也有些是跟发展历史有关,毕竟成立时间短,人才储备不够。但是不可否认,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给基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海
外基金不一样,基本上在海外,如果一个基金的基金经理忽然发生变动,往往会有很多的基金投资者会抛弃该基金。因此在海外,一个稳定的基金管理团队是非常重
要的,不仅是对业绩,也是对坚定投资者信心。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历史悠久,业绩突出的基金,都是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基金管理团队。例如贝莱德公司的几只优秀
基金,基本上基金经理都是从该基金创立开始,一直担任了10多年至今。所以说在这方面,海外基金的稳定表现和他们基金经理团队的稳定是有密切联系的。
3、基金业绩评价:短期VS长期
相信大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会依靠一些第三方的机构,例如晨星来挑选基金。但是很多国内的投资者都遇到了一个严重问题,
很多晨星网上评价不错的基金,买入后却一直表现不佳。但是如果你投资海外基金就相反,评价不错的基金基本上都表现也不错。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国内基
金比较多的是一个短期的数据,对其业绩评价,大家也可以发现,晨星基本给的是二年或者一年的评价,少有3年以上的评价。而海外基金,给5年甚至十年的评价
都很多。那么你认为是2年的短期评价准确呢,还是十年的长期评价准确呢?当然是十年的更准确。而且对应的,也有很多指标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评价:例如夏普比
率,阿尔法值,标准差,5年平均年收益等等,都是比较有效的评价。但是如果只是1-2年的,那么相对来说失真程度比较高。所以在实际投资基金的选择上,海
外基金更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
4、基金风格类型:混杂VS清晰
国内基金和海外基金一样,分成很多种分类,例如货币,债券,混合,股票,指数等等。但是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大家可以
发现,其实各基金的风格类型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而是非常混杂的。债券中,包含了很多有股票特征的可转债,打新股,甚至可以40%资金直接持股操作。股票
型大盘中盘小盘风格也时有变化,最典型的是华夏大盘精选,听名字看契约都觉得是大盘股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时期投资的以中小盘为主。混合型更为复
杂,在牛市好的时候一窝蜂的全买股票,结果一旦行情逆转,和股票型一样跌的很惨,一点也没显示出混合型仓位灵活的优势。唯一还比较遵守基金契约和风格明显
的就是货币型和指数型基金。
但是海外基金则不同,大部分基金的基金契约就可以把该基金的特点和风格说的非常明白,而且确实也是这样在做的。最简
单的例子,有些环球资产配置型的基金,虽然他一样仓位非常灵活,但是他一直都会坚持自己均衡配置的风格,均衡配置在股票、债券、现金上,维持一个稳定的发
展。债券型也几乎全是纯债,很少听说有玩股票的。这样比较明确的风格和类型,可以让投资者在选购基金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的配置相关基金,避免购买
不适合的基金。
5、基金可选种类:单一VS多样
应该来说,目前国内的基金还是比较单一的,由于只投资国内,而且受国内市场的局限,很少看到有专门投资一个行业或者
一个区域的基金。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基金为主。但是海外基金由于可以全球投资,因此有很多可以投资多个行业以及多个区域的基金,例如只投资黄金或者能源等
方面的基金,可以给客户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样不仅方便客户做资产配置和基金组合,而且可以通过转换市场投资,规避不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如果想获得更多定投资料, 可到百度输入investshongkong
为什么要建立基金组合?
何谓基金组合,为什么要建立基金组合?基金组合是指通过同时投资于多只基金,降低组合收益的波动,增强投资的稳定性,使基金投资在各个阶段都能够获取较好的收益。基金需要组合投资的原因是,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定风格的基金会表现突出,但在另一阶段可能相对下滑。我们很难有足够的把握抓住每个阶段表现最好的基金,那么就通过组合,把可能表现好的基金拿来进行一揽子投资。建立基金组合的几点原则是:
(1)与投资目标匹配原则:基金组合的总体倾向要和投资目标想匹配,主要是从风险角度考虑。例如全部投资于股票基金可能波动风险较大,那么通过部分投资于配置型基金,可以让基金经理帮助降低总体风险。
(2)风格配置原则:所谓风格配置原则,是指组合中的基金应该有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如果基金风格高度一致(例如,都是成长型基金),那么组合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分散风险原则:这和前两个原则是类似的。也就是我们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只或一类基金上。
可见建立基金组合的目的和股票组合是类似的。但因为基金之间的差异不像股票的差异那么大,所以基金组合里基金的数量无需太多。通常情况下,基金组合内数量在3-5只即可。过多地分散投资,不会更好地达到组合投资的目的,也可能会降低组合有效性,并且将增加交易成本。
(1)类型配置组合:类型配置组合是指通过投资于不同类型的基金,来平衡投资风险。例如,股票型基金+偏债型基金。类型配置的目的是让基金组合降低风险。
(2)核心-卫星组合:核心-卫星组合是指组合的主要部分选择业绩和风格波动较小的基金,在组合的次要部分选择近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例如,指数基金+灵活配置基金。核心-卫星组合总体评价可以是“中庸型”组合,即表现有可能达到或同类型平均水平。
(3)风格平衡组合:所谓风格平衡组合,就是指把基金按照风格进行分类,在主要的基金风格类中挑选优胜者建立平衡配置的组合。这个思路,彼得·林奇戏称之为组建“全明星队”。例如,大盘基金+小盘基金组合,成长基金+价值基金组合,等等。风格平衡组合的预期收益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4)灵活调整组合:灵活调整型组合是指根据对基金业绩表现的综合判断,在各个风格类型之间进行倾向性配置,从而取得明显超越平均水平的风险-收益特性。灵活调整组合操作难度较高,但预期收益率也较高。
对于这种基金组合,如何进行调整以达到组合投资的效果呢?可以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类型
第二步:分析组合中基金的类型配置,例如,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配置混合型、偏债型等各类型基金各占比多少,同时了解一下这些基金的实际仓位情况;
第三步:分析组合中基金的风格,最好避免组合内基金风格高度重合;
第四步:分析基金品种的取舍,并结合下一阶段股票市场的风格特征,调整基金品种的配置比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