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斯科交易所将暂停英镑交易,俄股市也闪崩10%,发生了什么?

2.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莫斯科交易所将暂停英镑交易,俄股市也闪崩10%,发生了什么?

俄油_俄乌油价闪崩说明什么

1602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买卖市场出现在荷兰。由于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了大量资本投资,因此产生了股票发行和交易的需求。第一家有限公司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于当时没有完整的股票市场,也没有独立的证券交易所,只能依靠当地商人零星地实施股票交易中介等等。商品混合在一起交易。

17世纪下半叶,经济中心向英国转移,在荷兰成立的股份公司在伦敦得到长足发展。在伦敦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皇家证券交易所,俄罗斯公司(成立于 1553 年)和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0 年)的股票与商品交易混合在一起。由于买卖活跃,在皇家交易所买卖股票的商人变得独立,在城市的咖啡馆里买卖。 1773年,在伦敦Chase Lane的Jonathan's Caf?,一位股票经纪人正式组织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它先于现在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是现代股票市场的雏形。 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大楼开业时,交易所交易的证券主要是英格兰银行、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股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于 1711 年,其经营战略主要是通过与政府进行贸易以换取经营特许权来获取巨额利润。当时英国的战争债务为1亿英镑,为偿还债券,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商定了重组债券的计划,南海公司认购了总价值近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 1000万英镑。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永久退税政策,并授予南海(即南美)贸易垄断权。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将获胜的债券转换为南海公司的股份。随着南美贸易壁垒的消除以及公众对股价上涨的预期,推动了债券转股,进而推高了股价。次年,南海公司承诺收到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年年偿还。为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允许投资者分期购买新股。在下议院通过一项接受南海公司交易的动议后,南海的股价立即从每股 129 英镑飙升至 160 英镑;当上议院也通过该议案时,股价上涨至每股 390 英镑。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计划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