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汽油价格表_1998年汽油价格
1.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有什么区别
2.汽油加中石油的好,还是加中石化的好?
3.汽油换算问题
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有什么区别
一、原油产量不同。美国原油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三位,布伦特原油在国际上暂无排名。?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在2018年,时隔45年后跃居世界首位。2017年,其原油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三位。
二、原油产地不同。美国原油产自美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年度报告,美国在2014年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布伦特原油产自英国伦敦,石油巨头英国石油(BP)的数据显示,按包括页岩气开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汽油在内的产量计算,美国2014年就超过了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三、原油交割地不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交割在欧洲,美国原油交割地在美洲。美国能源信息局在2015年9月份月度报告中预测,往后两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每桶73美元和74美元,纽约轻质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每桶67美元和68美元。
人民网-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人民网-美国2018年原油出口量大幅增加
人民网-国际油价真会“破百”吗?
人民网-时隔45年?美国原油产量再次跃居世界首位
汽油加中石油的好,还是加中石化的好?
首先,咱们得从这两家企业说起,中石油、中石化都是咱们国家国资委下的国有企业,同样是做石油,为什么还要做两家企业呢?主要是因为定位不同,最初,中石油是以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为主,顺便做销售;而中石化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在石油方面呢,它不生产,只做加工。其实说白了,中石油最初以开为主,所以油田比较多;中石化以后期加工为主,所以炼油厂比较多。
后来,在1998年全国性的能源企业改革中,这两家企业重组,基本以长江为界限,以南的油气相关企业归中石化,以北归中石油。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他们的业务方面慢慢开始有了重合,比如销售方面,所以,全国各地也都能看到,既有中石化又有中石油的加油站。
我们返回来再说,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因为中石油是以生产为主,北方的油田比较多,就都归属中石油管理,像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等,中石油的所有原油几乎都是国内的这些油田开出来的油生产的;而南方的中石化并没有这个优势,它的原油基本是靠进口。
那这是原油,在炼制方面,两家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毕竟也都是国家标准,都是把原油蒸馏,在经过催化裂变,再焦化等等程序,但是,这其中加入的添加剂稍微有所不同,中石化的是进口添加剂,稍微要好一点。
在炼出来的油品上有什么不同呢?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油的密度不一样,中石化的密度略大于中石油的,密度大的话,同样体积的汽油,重量更大,更耐烧,所以,加同样一箱油,咱们能些许的发现,中石化的油烧的时间略长一些。
那中石化和中石油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也就只有这点区别吧。那我们朋友们可能又会问了,如果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混加会不会对发动机不好呢?
其实啊,这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油品标准都是相同的,国家对油品把控也是非常严格,咱们只要看这个汽油的标号加就可以,两家的油混加了也没关系。
但还是建议大家坚持用一个品牌的燃油比较好。因为毕竟所用的原油不一样,加工的流程和使用的添加剂也不近相同。发动机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出现轻微的抖动显现,并且更容易产生积碳。
怎么避免不同品牌的混加呢?其实啊,选对加油站是蛮重要的,虽说中石油管理北方,但是中石油的加油站反而南方偏多,同样的,中石化在北方的加油站比较多,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规律选择咱们要加油的品牌,可以避免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加油站。
汽油换算问题
吨是质量标准,而升是体积标准。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
90号汽油 1吨=1389~1408升
93号汽油 1吨=1351~1389升
号汽油 1吨=1315~1351升
1998年-2008年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1998年-2008年 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单位:元/升) 调价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 1 1998年6月1日 2.32 ---- 2 1999年11月5日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20日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5日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5日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14日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17日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19日 3.28 0.09 2.82% 9 2000年10月20日 3.13 -0.15 -4.57% 10 2000年11月17日 3.08 -0.05 -1.60% 11 2000年12月20日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13日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5日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6日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8日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14日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5日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4日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12日 2.61 -0.19 -6.79% 20 2001年10月17日 2.91 0.30 11.49% 21 2001年11月24日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4日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4日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4日 2.94 0.21 7.69% 25 2002年10月1日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1日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10日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1日 3.02 -0.01 -0.33% 29 2003年12月6日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31日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25日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23日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23日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25日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23日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26日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24日 5.09 0.44 9.46% 38 2007年1月24日 4.9 -0.19 -3.73% 37 2008年6月20日 6.2 0.86 16.1%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