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黄金走势图手机

2.今天的A股为什么大跌?

3.为什么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息息相关?

4.张炳南的最新动态

国际黄金走势图手机

世界银行预测今年金价趋势_世界行情世界金价行情如何

国际黄金走势如下:

1、在最近6个月期间的黄金价格仍然呈现震荡的态势,由于高层对于汇率的态度较为认可,预计汇率将在未来6个月内持续维持在6.3左右。

2、因此国际金价6个月的估计价格应该在1700-1900美元之间震荡,对应人民币黄金价格在360-400元每克。金价今日开盘在1905.17美元/盎司,跳空开局后出现走高,高点给到了1918.61美元/盎司。

3、上一交易日黄金出现了高开低走收盘在高位,日线级别收线阳线小阳线,K线出现了三连阳上涨,进一步保存了多头上涨格局,布林带开口向右走平,均线系统出现了粘连后向上拐头,金叉向上发散中,运行在金价下方形成支撑,上方初步阻力位关注1939美元/盎司,然后进一步关注1965美元/盎司阻力,附图指标上显示金价运行在零轴上方,多头动能放量出现递增迹象,整体表现多头突破中。

1、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美元大幅宽松时呈现显著的上涨;作为流行病感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要远远高于非典型肺炎(SARS)、埃博拉疫情、中东呼吸综合症等感染性疾病。

2、黄金的价格上涨和美国因素关联性较大,如果危机发生在美国或者对美国又重大影响,则金价大幅上涨,黄金价格与非美国因素关联性不大,例如日本房地产危机和东南亚经济危机对金价的影响均相对较小;国际重大对贵金属非常显著。

世界银行曾在报告中指出,在危机中金属(尤其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程度要远远高于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受重大影响,金属商品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观察石油危机期间,08年金融危机之前以及疫情前后,黄金均伴随着美元的宽松而呈现显著的上涨。

3、但是对贵金属价格的影响也具有相似性,在初期,由于持续发酵,使得人们有了避险需求,因此市场上对贵金属的需求大量上升,而这一趋势将会容易产生泡沫,于是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市场避险情绪得到缓解,贵金属价格将会有所下调。

4、黄金作为避险货币,在人们受到危险时可能出现一定的上涨;在危险或者危机爆发时,人们的避险需求大于投资需求,因此黄金普遍受到吹捧。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冲击,一度使得全球原油需求下降9%,进而引发“负油价”现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不亚于08年金融危机、年亚洲金融危机、苏联解体、911等重大国际冲击带来的影响。

今天的A股为什么大跌?

在影响黄金价格方面,美元一般大部分时间与黄金负相关,主要是因为美元和黄金都是各国央行的储备资产。如果美元走强,会削弱金价,然后黄金可能会下跌。未知的外部形势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忧虑,股市受到情绪蔓延的极大干扰。随着海外科技股的下跌,港股和a股的科技板块也整体下跌,对市场形成抑制。

为什么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息息相关?

黄金和石油价格联动的原因分析

金价与油价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美元汇率的波动(特别是贬值),通货膨胀,石油出产国的黄金运作,国际大的发生。

1.美元汇率波动,特别是美元的连年贬值引发了金价和油价的同向波动

由于黄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报价,而美元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当美元升值或贬值时,都会带动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的同向变化。当美元升值时,金价和油价降低;而当美元贬值时,金价和油价又往往升高。近年来,美国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美元连连贬值,人们纷纷转向其他风险小、可保值的资产,例如黄金。黄金是公认的硬通货,是保值避险的最佳资产之一,人们为避险而将更多资金转移到黄金上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由于人们预计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而石油又是当今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人们大量购进石油,又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近年来,在美元连连贬值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研究者们认为,美国的双赤字是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鉴于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双创下新高,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影响了人们对美元价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处于疲势中。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连续第四年上升,达到725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时,美国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8%,高于2004年的5.1%。不仅如此,2005年美国的财政赤字达到4270亿美元,打破了2004财年4120亿美元的赤字纪录。这意味着美国的财政赤字连续4年上升,并再次创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国的双赤字已经超过1.15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在今后10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2.58万亿美元,每年的赤字额均将超过2000亿美元。

实际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数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达31%。尽管格林斯潘连连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弹,但是由于提高幅度有限,远未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在短期内刺激了市场后,美元又开始继续贬值。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庞大的军事支出,小布什取了放任美元贬值的政策,从而把美国国内的风险和压力转移给了国际上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无论是客观上的市场压力还是主观上布什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处于巨大的贬值压力中,因此带动这几年金价和油价的飙升。

2.高油价加剧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引发金价上升

温和的长期通货膨胀,对石油和黄金的价格影响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内程度剧烈的通货膨胀,物价普遍大幅度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引起市场激烈的反应,带动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的上升。

高油价常被视为通货膨胀的先兆。石油价格的上涨通常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高油价影响了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中的能源构成部分,逐渐拉高整体物价。随后,通货膨胀反过来作用于石油价格,带动油价进一步上涨。

而黄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胀性和保值性,是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在通货膨胀明显的时期,常被加入投资组合,因此高通胀时期,金价通常上涨。例如,1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印尼的金价在7个月内上涨了375%。而当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高通胀或者预期高通胀时,国际市场的金价就会上涨。

3.受石油价格影响的石油出产国对黄金的运作引发黄金价格同向波动

长期以来,油价被视为金价升降的信号指标。因为市场显示金价常追随油价的升降而波动,这和石油生产大国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这些石油生产大国手中巨额的石油美元有关。所谓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产国出口大量石油,从而导致了极大的顺差。而国际市场上石油通常以美元来结算,称为石油美元。由于大的石油生产国,如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湾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所以它们对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这样一笔巨大的资金被集中操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石油是几大产油国的支柱产业。虽然石油生产为它们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产业结构的单一也为它们带来了一定风险。为了转移风险,石油输出国往往将石油美元中极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而黄金作为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优良工具,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

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后,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会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从而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由于石油美元数额巨大,石油输出国操作集中性强,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低迷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更严重的是,若石油价格低到大大影响其整个国民经济时,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弥补其进口支出,那么石油生产国能通过削减一部分黄金储备,确保本国经济正常发展。但这种削减无疑是扩大了黄金市场的供给量,从而影响黄金的价格,有时它们甚至低价抛售黄金,加剧了黄金价格的下跌。

这样的情况在2005年表现得尤其明显。2005年,金价与油价都大幅上扬,为石油输出国带来极其丰厚的收入,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的黄金需求也随着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2005年中东地区的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了38%,其中几个重量级产油国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尤为强烈,阿联酋的黄金需求增长率达到33%,沙特的黄金需求增长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长率高达150%。由此可见,这些来自中东的石油美元推动了黄金投资需求增长,从而推动了金价的上升。

另一个敦促石油生产国购买黄金的动力来自于国际组织。除了中东地区比较富裕的国家外,还有一些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产油国,如墨西哥、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它们比较容易遭受石油低价的伤害,所以这些国家非常重视黄金储备。并且这些国家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量,一旦石油价格下挫,这些国家难以归还国际,容易引起国际债务危机。为此,一方面,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准备一定的黄金储备以抵抗风险,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其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同时降低利率,推动黄金需求增长,带动金价上涨。

金价和油价波动方向背离的分析

尽管金价和油价大体上呈正向关系,但需要补充的是,这种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大体上同向变动的现象,并非绝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各种复杂的原因。

例如:15年后,当油价维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高价时,金价却下滑了两三年才开始上涨,并突破了原来的最高价。从15年到16年初,通胀率高涨引发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机重创,高失业率和破产风潮席卷西方世界,与通胀密切相关的金价,伴随着其他物价的跌落,也开始滑落。20世纪70年代初的金价飙升中不乏对黄金的投机需求。为了阻止对黄金的投机,美国财政部宣布拍卖部分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取相同措施,并要求其成员国用特别权取代黄金作为记账单位,不仅增加了黄金市场上的供给,还减少了某些国家对黄金的需求,导致金价背离高油价,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价和金价比较明显的背离出现在世纪之交。其间,石油价格的涨势虽然不及上世纪70年代,但已明显开始上涨,走出了长达20年的低迷期。与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价,1999年8月甚至达到了近20年来最低价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于“9·11”短期急速上扬,价格仍很快回归低价位区间,大部分时间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区间徘徊。这次金价和油价背离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国央行抛售黄金储备,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央行。继1999年世界银行与瑞士银行宣布抛售黄金后,英国央行也抛售了其储备的约715吨黄金中的415吨,黄金价格应声下跌2%。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黄金市场每个月吸纳25吨黄金将影响不大,但是若各国央行或其他部门已认可和估算的出售黄金的数量加起来,则市场每年需吸纳450吨到550吨黄金,黄金市场上供大于求,黄金价格自然低迷。

其背后的原因则是上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淡化了黄金的价值,特别是各央行心目中黄金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金融创新不断,黄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黄金的储备成本在国际储备中又是最高的。考虑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良好,各国央行纷纷把黄金换成更能获利的其他储备品种,形成抛售黄金的局面,自然打压了黄金价格。

另一个促成银行抛售的原因是由于黄金长时间的低迷,很多黄金开商担心价格进一步滑落,纷纷与大型银行签订了套期保值协议,合同规定按当时的价格出售以后所产的黄金。因此大型银行向央行拆借黄金,在市场上抛售出去,将所得资金支付给开商,再用开商以后提供的黄金还给央行,这更刺激了当时对黄金储备的大肆抛售,进一步加剧了黄金市场的低迷。

金价与油价在伊拉克战争时也曾发生过一段短暂的背离。不同于海湾战争时黄金价格飙升,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金价始终低迷。原来,在战争前,美元兑主要货币继续走强以及美国道指和标普连续六天上涨打压了金价,使多数黄金市场人士离场观望。同时,黄金市场上的买卖双方普遍认同了美军宣传的速战速决、顺利取胜的预测,因而投资者不愿积极交易,而倾向于等待进一步的交易线索。在伊拉克战争开打后,金价上涨势头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美英联军攻势猛烈,投资者预期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二是一部分黄金投资者获利回吐,打压了黄金的上涨,而另外的黄金投资者陷入困境,很难判断是做空还是做多,未能入市。不过这种短暂的背离,随着战事的不容乐观以及美国新发布的不佳的经济数据而结束,黄金价格追随着油价的上涨脚步逐渐上涨起来。

总结

综上所述,从历史数据来看,金价和油价的波动存在一种非确定数字比例的正向联动关系,原因主要是金价和油价都受美元汇率、通货膨胀、石油输出国的市场操作以及国际重大政治这几大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其中一种价格的涨跌,结合当时的主导因素,来判断另一个的价格走向。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当某个独立的因素影响程度比较大,压过了金价、油价的共同影响因素时,黄金和石油价格的运动趋势可能会发生背离。但从长远来看,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同向运动的趋势比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张炳南的最新动态

中国大妈抢金行为是正确的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称黄金可对冲信用风险

今年4月份开始,曾被高捧上神坛的黄金价格,突然遭受重挫,不仅引发了世界关注,更涌现出一波民众抢金浪潮。金价缘何突然暴跌?中国大妈们能否抵抗华尔街的做空行动?京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他表示,对黄金的未来仍充满信心。

黄金本质

有内在价值的金融资产

京华时报:黄金的本质是什么?其价格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张炳南:从物理属性看,黄金属于贵金属,但黄金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即金融属性。它是商品中具有金融属性的资产,也是金融产品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资产,黄金对抗信用风险的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世界上210个国家及地区中,180个都有黄金储备。

从根本上看,中长期影响黄金价格的,是黄金的基本面,即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短期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则包括全球各大国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其金融政策,还包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黄金的价格。

暴跌原因

内因是涨幅过大需调整

京华时报:今年上半年,金价突然暴跌,请问原因是什么?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暴跌是因美联储等机构刻意操纵所致,您如何看?

张炳南:4月份以来,黄金价格连续两波大幅下跌,主要有两个原因。

内因是黄金价格涨幅过大需要调整。黄金从2001年每盎司250美元开始,进入二战以后的第二个大牛市,到2008年涨到1032美元。2008年初出现一个大的下跌,最低至680美元左右。这轮调整幅度很大,对此前连续7年的大涨作出了修正。从2008年的680美元,黄金价格再度上涨至2011年底的1920美元,在此次4月12日跌至1540美元之前,黄金价格都没有出现过大的下跌,来对此前的大涨作出修正。因此,内在上存在一个回吐的要求。从年平均金价看,2010年比2009年上涨了30%,2011年比2010年又上涨了30%。而黄金其实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资产,连续两年的大幅上涨使得业内预期2012年可能会有调整,但2012年的年平均金价又上涨6.8%。应该调整但没有调整,因此未来其调整的力度肯定比人们想象中要大。

外因是大机构联手做空

张炳南:外因则需要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博弈来谈。美国次贷危机以后,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等人提出,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加入对抗美元的因素,降低美元在货币体系中的比重。我国央行行长也提出,要构建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但随后欧元和日元相继倒下,当其他货币都不能与美元抗衡的时候,金融大鳄们就想到了黄金。这造成黄金价格上涨,但从2013年2月份开始,国际上一些大的机构和财经媒体,对黄金的看法突然由多转空。经过两个月的舆论准备,在4月12日和15日对黄金进行了集中打压。随后任由世界的实物买盘主导市场。第一波如果是由大的机构联手在做,那么6月份这第二轮大幅下跌,则是政商推动。伯南克说美国要退出QE,先营造一个氛围,机构再跟着打压。核心来讲,都是为了维护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地位。

热点回应

巴菲特唱空不等于做空

京华时报:巴菲特等投资大师一直在唱空黄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炳南:投资名人对黄金唱空,在短期内对金价肯定是有压力,但巴菲特唱空,其实与金价涨跌并没有绝对关系。他在口头上不看好黄金已经很多年,黄金不是从2001年到现在也涨了5倍?此外,在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在1999-2001年贵金属价格最低迷之时,他最多买入了相当于全世界五分之一仓位的白银,并就此大赚。索罗斯也一直在唱空黄金,但其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大股东。

其实全球百姓都在抢金

京华时报:此次国际金价大跌,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大妈”集体抄底黄金,与华尔街叫板。您认为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张炳南:首先,我个人认为抢金的行为是正确的。其次,建议老百姓投资黄金的最好方式,是每年拿自己新增收入的一小部分买入黄金,每年持之以恒去做投资。这样会更加理性与科学。

全世界绝对不是只有中国大妈在抢金,在中国也不是只有“普通的邻居大妈”才抢金,而是全球各种收入阶层的投资者对黄金的集中性购买。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说明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逐渐提升。这是基于世界经济和金融会慢慢从美国的“一体独大”,走向多极化,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可改变的趋势。

不认可大妈抢金送死说

京华时报:中国大妈们的行为究竟是理性投资,还是羊群效应?

张炳南:此次中国大妈们抢金,有人说中国大妈被套了,是“送死”。我不这样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次抢金是一个“藏金于民”的好范例。中国的黄金,绝对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从国家来讲,我国黄金储备只占外汇黄金总储备的1.5%,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

13.2%。

另外,黄金是最诚实的资产,从这个角度讲,不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黄金储备都是实现资产优化、降低金融风险的一部分。因此,实现“藏金于国”和“藏金于民”,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此外,还应“藏金于市”并进一步“藏金于未来”,繁荣和发育本国的黄金市场和黄金产业。

后市看法

对黄金的未来仍有信心

京华时报:近日,受美联储伯南克力挺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金价大涨。请问您如何看待黄金后市走势?

张炳南:伯南克的言论从短期看,会对金价构成一定的影响,但中长期看,长期注入流动性稀释债务,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正如之前所说,根本上决定金价的是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点看,我对黄金的未来还是有信心的。随着世界从一极走向多极,美元长期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一定是逐渐下降的,黄金在金融体系中会越来越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本轮世界金融危机,核心就是信用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银行危机,核心是私人资本违约,这个世界是一个“杠杆金融”,因此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信用链的熔断速度是非常快的。到2009年迪拜主权基金的违约,就将此次信用危机上升到主权资本违约的层面。2010-2012年,主要是债务的违约。2013年和2014年,可能是主权资本将自身债务再剥离回私人资本里去。应该说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整个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谷,这点从海运指数低迷就可看出来。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大家深刻认识到,把钱借给谁都有风险,因此必须在资产中保留一部分黄金,用于对抗整个信用风险体系的对冲。

张炳南简介

12年6月生,经济学博士,高级编辑,高级经济师,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客座教授,经济学研究生导师,管理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金投资分析师国家职业资格评委会主任,中国黄金年鉴编委会主任,《世界黄金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家智库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