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货币贬值了多少_苏联解体时油价多少
1.我知道苏联由于经济糟糕,物资匮乏而不行,但是为什么叶利钦为什么选择将苏联解体了? 难道解体完物资就
2.请问苏联解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3.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美国的百分之多少?
1991年,牢不可破的联盟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者成功的将苏联拆散。虽然目前俄罗斯仍然在正面硬刚西方阵营,但是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已经完全没有那种震慑力了。如果说苏联是全面压制欧洲,那么俄罗斯就是全面被欧洲压制。苏联时期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那么是如何被美国解体呢?我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联合沙特对石油进行炒作,控制油价。
1、苏联时期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就是石油产业。其实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苏联时期重工业和石油产业发展的非常强大。但是对于其他的产业却缺乏重视。这其实不能怪苏联,因为在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四面受敌,所以必须优先发展自己的重工业。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够保证苏联国内的正常发展。再加上当时苏联面临的粮食问题,导致苏联的经营模式变成了,每天挖石油,然后卖出去,换的钱找人买粮食和其他产品。所以说真正导致苏联解体的是苏联的产业结构。
美国在成功进入中东之后,立刻联合沙特。增加产量,将油价打下去。而且和我们传统思维不一样的是,美国并不缺油,只是美国不愿意开采。而沙特那种地方我们知道,拿个铲子都能把石油挖出来。而俄罗斯的石油基本上都在冻土层。挖出来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这个方法,让苏联不得不赔本赚吆喝,卖一桶石油赔一桶的钱。
2、在苏联石油产业没落之后,美国立刻开始对苏联进行文化入侵。在苏联解体之前,我们惊奇的看到苏联全国上下开始认为美国的那一套自由民主思想特别好,而且美国的那种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也特别好。所以苏联干脆也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但是苏联经历过那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市场缺乏竞争力,无法和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对拼。所以在苏联决定这么做之后,美国华尔街的一众精英立刻开始从经济层面对苏联进行巧取豪夺。通过收购苏联国有资产,做空卢布等方式,让苏联经济受到了重创。其实此时苏联还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可以应急。
但是美国既然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美国直接选择打压金价,这样苏联的黄金储备也彻底玩完。国内物价飞涨,卢布严重贬值。国外到处都是敌人,在这种内外绞杀之下,苏联轰然解体。
3、苏联解体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开始了对苏联的军备竞赛。本身的经济状况不好,美国还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意图对苏联形成压制性的技术优势。苏联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只能拼了命的氪金。但是和土豪美帝相比,苏联的钱包劣势还是挺大的。同时阿富汗地区也在给苏联持续放血,就这样,曾经平推德军的苏联。最终轰然解体,而那句牢不可破的联盟,此时也基本上成为了笑话。
我知道苏联由于经济糟糕,物资匮乏而不行,但是为什么叶利钦为什么选择将苏联解体了? 难道解体完物资就
从1917年沙俄爆发10月革命,苏维埃建立政权以来,一直到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这个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共存在了80多年的时间。这个由苏联***领导的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的一刻起,就极为深刻的影响到了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无论是作为击败纳粹德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是二战后冷战爆发、东西方对峙,苏联都是绝对主力。而苏联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当然以及强大的工业及经济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巅峰时期苏联的经济究竟有多么强大呢?
众所周知,继承了沙俄疆域的苏联面积极其辽阔,苏联以绝对优势成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苏联境内,几乎拥有全世界已知的所有自然资源。
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例如,苏联的煤矿总储量占全世界的60%之巨,石油探明储量占全世界的10%,天然气则占据了全世界总储量的35%,对于工业最为重要的铁矿石,则占据全世界的28%。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哪一个国家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话,那么,苏联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苏联的经济发展,大约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从苏联成立到二战之前,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经过艰苦的战争,苏联红军先后击败了国内白军和英法等国干涉军,取得了政权的独立。
苏联领袖斯大林在独立之后,苏联倚仗社会主义政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建设。最为幸运的是,苏联还接连赶上了一战结束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西方国家不但没有精力围堵苏联,反而给苏联提供了海量的人才设备和技术支持。
正是得益于这些优势,苏联在二战爆发之前,已经将本国建设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此时的苏联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虽然略逊德国一筹,但经济总量却犹有过之。而这,也正是斯大林能够带领苏联取得艰苦卓绝的苏德战争的最大倚仗。
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然而,此时依然算不上苏联的巅峰时期。在付出2700万人的伤亡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取得了第2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曾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最终覆亡。不过,苏联为了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苏联几乎所有的欧洲地区和工业发达地区都曾沦陷德国之手,战争最紧张时,苏联几乎所有的适龄男丁都上了战场,苏联最精华的欧洲地区更是被打成了一片战争废墟。
不过,苏联取得二战胜利后也并非毫无收获,除了从德国掠夺大量人才之外,大量德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被苏联几乎掠夺一空。二战之后,苏联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建设。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凭着二战的胜利和强大的体量,苏联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二战之后,苏联总共进行了8个5年计划。在这个在这8个5年计划中,得苏联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例如1917年刚成立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只占到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而到了二战爆发前的1937年则提高到10%,1970年,苏联经济巅峰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能够达到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占据了1/5强。
庞大的苏联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201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美国为24万亿美元,美国占据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4%,中国则占据了16%。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依然没有达到苏联巅峰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的比例。
经济的不断增长当然也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1960年时,苏联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85年时已经增加到13,825亿卢布,增长了3.5倍之巨,人均国民收入在1967年,折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1000美元。苏联的许多工业产品,比如发电量、石油产量、商品煤产量、生铁钢、铁矿石等产量,都位居欧洲或世界第一。
苏联***苏联时期,苏联驻扎在东欧地区的庞大钢铁洪流,更曾令整个欧洲瑟瑟发抖。能够威压个欧洲,苏联凭借的当然不仅仅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所倚仗的根本,还是强大的工业实力。苏联巅峰时期占据美国80%的工业实力,正是苏联能够作为世界两极之一,与美国长期对峙不落下风的根本之所在。
请问苏联解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1.苏联不能说物资匮乏
苏联人均粮食供给量800公斤,今天的中国大约560公斤,如果苏联粮食匮乏,那中国是民不聊生?
其次,苏联缺乏轻工业是相对于美国的,实际上苏联的轻工业不赖,且在利用苏联东欧卫星国和加盟共和国的产能下(经互会),苏联可以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和美国对抗(苏联是20世纪崛起最快的国家,但沙俄工业产值仅有美国的数十分之一,苏联凭借计划经济体制和大萧条的技术转移,在两个五年计划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或第三,德国基本相当),二战后工业产值长期处于世界第二,美国的一半左右——归根结底是家底太薄)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强大的算力,苏联创造了物质产品平衡表,即MPS体系来处理,但难以避免一些资源错配(在苏联中前期,计划经济相当成功,经济增速高且稳,但偶尔的错配难以避免),会导致短期的供给短缺(但不是物资匮乏)。直到苏联解体前夕,由于过度激进的市场化改革,计划经济加入商品因素(计划经济不存在土地成本、利润等概念,且其货币本质上属于政府给予的物资领券),大量物资流入(官倒),伴随着物流体系长久未更新,苏联的物资供应才出现长期匮乏的局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长期动荡和物资紧缺,1995-2000年之后才有好转
2.苏联经济不糟糕
二战后苏联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被巅峰期日本超过),GDP巅峰时期达到美国的70%(想想沙俄,这是奇迹了;苏联不统计GDP,为估计值,由于低物价、对金融等第三产业(公有制计划经济不太可能弄这个)的不重视,实际可能还要上调一些),大多时间在美国的四成至六成,同时物价数十年上涨极少,国家福利优渥,苏联百姓享有仅次于西欧北美和日本(首先一定要记住苏联的基础是沙俄,东欧同理,两者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都是加速发展的)的生活水平,且对未来忧虑较少。苏联解体前夕的人均GDP相当于其解体20-25年后中国的水平,无论总量或人均,在对美国人均的相对值高于如今的中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实际上是倒退的,经济数据上长期停滞,人均寿命锐减,丢掉了完整工业体系,几乎沦为能源出口国……
3.苏联民众反对解体
苏联解体时,71%的民众希望保留苏联,然而希望拆家的苏联高层却有77%,而苏联的解体取决于这些人的意志
4.苏联解体存在多重因素
其一是太空竞赛,消耗苏联财力
其二是深陷阿富汗
其三是勃列日涅夫(1964-1984苏联***)长期不作为。70年代,由于国际油价上涨、早先***经济发展的延续、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苏联在冷战中占据上风,综合国力无限逼近甚至一度超越美国(有争议吧,但世界极短),但显然苏联没抓住机会,70年代末随着中美蜜月期到来、越战结束,国际赤潮消退,苏联进入下行期
其四是政治腐败(苏联干部和普通工人待遇差别10倍最多,西方达到百倍是很正常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特权阶层形成,同时大肆贪污屡见不鲜,计划经济依赖上层调控,70年代开始资源错配的增加不可能跟政治腐败无关
其五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于西方
其六是戈尔巴乔夫一通瞎改革,过快的市场化、私有化进程中,特权阶层依赖赃款低价侵吞国家资产,苏联一些薄弱产业在市场开放后也迅速被西方击碎,那些特权阶层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寡头集团
其七是北约的和平演变
5.关于休克疗法
苏联解体是来自上层的革命(经济体制改革,休克疗法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解体是从社会主义转为资本主义),休克疗法对于特权阶层是大利好——不过另一方面,叶利钦获得的很多西方援助远远低于事先承诺或俄方预期
苏联解体是二战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无论修正与否,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旗帜,它的倒下使社会主义任人批判践踏,国际共运至此跌落,中国是其仅有的光明
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美国的百分之多少?
苏联解体时间是1991年12月26日。
苏联解体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从此正式解体,原本15个组成国也恢复了主权地位。
苏联解体事件影响:
对于俄罗斯来说(包括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的解体是民族的灾难。许多地区被抛入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
国家及其结构和制度极为衰弱。贪污之风盛行。工艺技术、工艺复杂的生产及整个科学学派的丧失使俄罗斯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俄罗斯被抛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响,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苏联和美国是二十世纪并立的两个超级大国,综合实力非常的强大。其中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如今已经百年有余;而苏联也是一个经济强国,但与美国差距较大。
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时候GDP占美国的比重如何?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冷战时期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基本绝缘,而GDP是西方实行的一种用来衡量经济总量的数据,苏联是不用这一套统计方法的,它更多是用工业产值来衡量经济实力,所以关于苏联的GDP数据,主要是由世界银行估算出来的。
苏联GDP最高时是在1983年,当时它的GDP为99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1983年美国GDP则高达36381亿美元,苏联GDP仅相当于美国的27.3%。但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已经陷入停滞,出现了商品短缺情况,经济体制僵化,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的改革,进一步恶化了苏联的经济,最后结果如何想必大家也知道。
其实苏联GDP占美国比重最高的时候出现在1973年,当时苏联的GDP为6177.7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国GDP则为14285.49亿美元,苏联GDP相当于美国的43.25%。
上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雄风。
苏联、美国是上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苏联是唯一有资格、有能力在军事上和美国叫板美国,但是苏联的经济总量一直不如美国,再加上制度僵化,所以军备竞赛和阿富汗战争最终耗垮了苏联。
那么,在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时候GDP占美国的多少呢?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没有使用GDP来计算全国生产总值,而且不参与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这就导致国际上无法核算苏联的GDP总量。
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更多的是用工业产值来衡量国家经济实力,所以关于苏联的GDP数据基本主要是由世界银行估算出来的,并不准确。
(苏联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
苏联和美国的竞争,一直从经济到军事领域,从工业到科研领域。如果只从领土、人口这些硬件上看,苏联一直占有优势。
苏联的国土达到了2200万平方公里,美国才只有950万平方公里。苏联人口是3亿,而美国只有2亿多,在资源方面,苏联也占优势,苏联的石油资源,矿产资源都比美国丰富。
根据世界银行粗略的估计,苏联GDP占美国比重最高的时候是1973年,当时正是苏联那位“好大喜功”的***勃涅日列夫执政初期。苏联的GDP为6177.77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的43.25%。 当时,苏联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直到80年代才被日本超越。
(苏联台风级核潜艇)
不过,苏联GDP的巅峰是在1983年。这一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呈现出井喷式爆发。在1983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就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数值并逐年衰退, 所以才有了后面安德罗波夫和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奈何积重难返,强盛的苏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言归正传,在1983年这一年,苏联的GDP约为0.99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同时期的美国GDP高达3.6381万亿美元,而苏联居然相当于美国的27.3%,可见美、苏两国的经济在1983年已经完全地拉开了。
(苏联苏27重型制空战斗机)
总体来说,苏联最巅峰的状态应该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个时期,此时的苏联在经济、军事、航天、科研领域与美国差距最小,而且在某些领域还占有优势。不过,苏联政府没有把握机会,在军备竞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忽视了轻工业薄弱,经济畸形,国家腐败,个人独裁等众多问题。
(苏联图160战略轰炸机)
苏联和美国的军事竞赛一直没有停过,这是拖垮苏联经济的重要原因。 美国有B52、B2、B1B轰炸机三剑客,苏联便有图160、图95、图22轰炸机三剑客。
美国空军有F15、F16战斗机,苏联便有苏27、米格29战斗机。
美国航母有F18、F14作为舰载机,苏联便有苏33、雅克141作为舰载机。
美国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苏联便有光荣级、基洛夫级巡洋舰。
在苏联时代,前后建造了 3级共9艘 航空母舰(重型载机巡洋舰),分别是著名的 莫斯科级、基辅级 和 库兹涅佐夫级 。我国现役的辽宁舰就是苏联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第2号舰“瓦良格号” ,而印度现役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就是苏联时代 基辅级航母的第4号“巴库号”。
在经济已经全面衰退的时候,苏联仍未放弃扩军。在苏联军力最强大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末,也就是苏联解体的前几年,苏联的军队总数达到了惊人的500万,拥有各型坦克6万辆,各型飞机2万架,各型舰艇1000多艘,而这还不算苏联的核力量。
苏联曾放出豪言,如果进行常规战争,苏联只需要一个星期就可以打到西班牙,这就是让欧洲恐惧的“钢铁洪流”。
不过,由于苏联***勃列日列夫疯狂扩军,再加上苏联体制僵化、腐败严重等问题,苏联的经济在80年代初已经陷入危机,国内甚至出现了商品短缺、粮食短缺的情况。
为了欺骗西方国家,苏联故意把粮食和商品集中到莫斯科展览,营造出一种假象,向世界显示苏联的富裕。但实际上,苏联内部已经开始崩塌了。
(苏联基辅级航母/重型载机巡洋舰)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国民经济核算从来没有采用过SAN体系,是一直采用物质平衡表体系(MPS)。在这个体系中,认为只有工农业产值才能算得上是 社会 财富,服务业压根就不算。所以苏联终其一生都没有统计过GDP这个数据,只有工农业总产值这个数据。今天我们看到的前苏联GDP数据都是后来的学者推导出来的。
年经济发展最好的年代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就是因为在这个年代,苏联经济实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下表是1975年世界几大国GDP数据。
美国GDP总量接近1.7万亿美元,总量高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苏联接近7000亿美元。但是和排名第一的美国相差1万亿,其GDP占美国的比重只有40%。但苏联的GDP比第三名日本高出了37.2%,更是接近英国的3倍,也算是非常强大了!
因此,1975年是被认为苏联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年份,但说实话,经济实力还是极为悬殊。居民生活水平上差距更是十分大,已经坐到了家家户户有轿车,但是苏联有教师的家庭恐怕不到1/10。
但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苏联的经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到80年代初期,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在3%以下了。经济形势在恶化的同时,苏联和美国的军事竞赛却在不断加强。为了保持军事上的优势,苏联将大量的资金投在了军事工业领域。因此导致苏联的国民经济极为失衡,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苏联的坦克、飞机、军舰不断涌现出来的同时,商店的货架摆不满商品,老百姓购买日常用品也需要排很长的队。
前苏联解体已经接近30年了,作为其最大继承国的俄罗斯,连GDP大概只有1.4万亿美元。再加上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不过只有2万多亿美元,看来只有美国的1/10多一些。站在这个角度上说,前苏联的解体,不但是一场政治灾难,也是一场经济灾难。
这个问题也就是现代 社会 把GDP这个概念看得太重而来的。
在美苏争霸的时候,美国的 社会 构成很大程度上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整个 社会 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经济环境与秩序都处于合理状态。其突出的现象就是实体经济与国家政治环境吻合度高,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那个时期了,资本主义经济学已经带领美国经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实体经济毕竟是 社会 的根本,依赖金融技术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控制终归是不现实的,当自己的经济只剩下资本的时候,就变成了对实体经济的依赖,当一个国家对经济的依赖变成了对自己国家以外的无条件依赖,这个国家就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根本条件,而这就是美国的现状。
当时的苏联则是举国计划经济,一切以符合自己需要为原则。在这种思路下,苏联的实体经济始终以我为本,根本不考虑对外经济。即便是有对外经济,也不是站在资本扩张的立场上,而是以符合自身国际关系的需要为原则。似乎与三国时期蜀国的举国政策没什么两样。这样的经济模式更接近于按实际需要进行消费生产,计划性极强。
这两种经济模式不太好进行比较,即便是强行比较,由于很难把政治因素也作为考量成分,所以只能按国民实际消费来进行相对量化分析,至于奢侈品或民用技术超计划发展恐怕是很难在苏联出现,但是在美国实现跨越性发展则是必然。这也是后来苏联经济逐渐被世界淘汰的原因。
至于说经济比率,我个人认为不容易比较。
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国,苏联将穷凶恶极的纳粹德国彻底击溃,美国则让闹得整个东南亚鸡犬不宁的日本无条件投降。因此战争结束后,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上仅存的两个超级大国。而英法老牌殖民帝国,随着殖民体系的分崩离析,不得不接受现实,将世界话语权拱手相让。
由于苏联代表新兴的红色政权国家阵营,美国代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体,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这两个昔日的盟友,战争一结束就翻脸成为敌人。不仅在军力上搞军备竞赛,政治上相互冷战,连经济上也是你追我赶,把赶超对方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从二战结束到解体,苏联的整体综合实力,始终要落后于美国,那么巅峰时期的苏联,和美国相比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苏美争霸)
一、领土和人口方面。如果只是从疆域大小和人口数量方面比较,更具有侵略性的俄罗斯人无疑会占上风,苏联巅峰状态时的领土达到2200平方公里,而同期美国只有950万平方公里,还不到苏联的二分之一。
虽然经历二战的大量伤亡,但苏联战后的人口恢复相当迅速,其最多时达到3亿左右,而本土没有经过炮火摧残的美国,却只有2亿人左右。
而且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资源也非常丰富,石油和矿产资源取之不尽。但苏联的国土大多气候恶劣,开采成本极高,农业生产也受制于气候。因此苏联的国土和资源利用率要比美国低得多,毕竟美国绝大部分土地处于温和地带,更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二战后的美国工业)
二、经济上差距不小。苏联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600美元,在这方面和美国有不小的差距。
美国由于较早进入工业革命,在二战爆发之前,都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埋头搞工业。在沙俄忙着四处打仗扩张时,远在北美的美国不仅生产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还向各参战国倾销武器,大发战争财,为战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国,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00美元,相当于苏联的1.3倍。而苏联由于经过苏德战争的洗礼,大量军工厂和工业重镇遭到毁坏,战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经历很长时间,所以即使不能和一直高速发展的美国相提并论,但其成就无疑要更加伟大。
其它方面,巅峰时期的苏联发电量为1.3亿度,美国是2.5亿度,比苏联多了将近一倍;苏联生产轿车133万辆,美国是658万辆,是苏联的5倍;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上苏联是1.9亿吨,美国则是2.6亿吨,仍然是苏联的1.3倍;对外贸易差距也很大,苏联是1200亿美元,美国是3900亿美元,比苏联3倍还多。这样平衡下来,苏联巅峰时期的经济水平只能占美国50%左右。
(重军事工业的苏联)
三、军事上难分伯仲。冷战开始后,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苏联,更容易调动全国的资源,来对抗美国的军备竞赛。所以苏联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围绕军事进行,这也是苏联经济和民生被拖垮的根本原因。
在军事最强大的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军队人数达到500万,主战坦克6万辆,各种作战飞机2万多架,作战舰艇1000余艘,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台风级潜艇。同时苏联的核弹头达到3万多枚远超美国,至于各类弹道导弹更是不计其数。
可以说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绝不弱于美国甚至还有所超越。曾有专家说过,如果再次爆发战争,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只需一周就能轻松占领整个欧洲。
得益于军事工业的强大,苏联的航空制造业也曾辉煌一时,只是由于经济原因最终被美国超越。
总体上说,苏联的鼎盛时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那时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航天、科研领域和美国的差距都不大。不过苏联没有抓住机会,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反而在重军工轻民生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还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不能自拔,从而使得很多隐藏的危机开始发酵,最终在八十年代末爆发,导致苏联解体,昔日的东欧大国就此分崩离析。
(
参考资料:
《美国和苏联经济实力对比》等)苏联,由于拒绝采用sna,采用的是mps,所以苏联的GDP没有官方数据,只有估算,一种个人认为合理的观点是1975年是苏联和美国差距最小的一年,该年苏联经济规模达到了美国的一半多一点,如果考虑苏联的话,那么西德从来都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要等到80年代后期才算第二大经济体。当然关于苏联的经济规模目前争议很大,有的人认为苏联最高峰时达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二,但贬低者认为苏联最好时期经济规模也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从来就没有超越过西德。但有一点无论各方都同意,那就是苏联经济的顶点,与美国差距最小的一年应该是在1975年。
根据1975年的公开资料显示,苏联在当年的GDP总量达到了6859亿美元,位居全世界第二。但是跟第一名美国相比,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美国在1975年的GDP总量高达16889亿美元,足足比苏联多了约60%,因而可以以此为根据,得出20世纪中后期的美苏争霸战争中,在经济这个项目上苏联是极其不占优势。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苏联的经济最初增长很快,而以后却明显下降了。在开始阶段,资本稀缺:并非所有的工人都可以配备机器。将机器提供给原来没有机器的工人将会产生很高的效益;只要还有工人没有配备上机器,这种效益会始终保持很高 。然而,当所有的工人都将配备上机器,新增机器的收益率最终将会下降到几乎为零 。我们在苏联工业部门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格局,我们估计了这个部门自1950年以来的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在5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很高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资本与劳动力供给的饱和,1960年以后,资本收益率急剧下降;到70年代中期,苏联工业部门新投资的收益率实际上为零。苏联其他经济部门的情况同样如此。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长鸣的警钟。苏联经济最强时,也仅为美国的50%。但苏联却错误地采取了与美国比拼 科技 和军力的国策。最后,苏联被迫解体。其中,美、苏间的军备竞赛就是压垮苏联的稻草。没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撑,人民生活水平提不高,其他领域也难以发展。不是说不能发展军事,而是说要均衡发展。
按照西方统计概念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评估苏联的综合国力,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苏联当时同西方市场经济,不在一个体系之中。苏联的经济活动,自有一套体系,且是高度发达的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这里说高度发达,并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厉害,因为经过战时经济的洗礼,苏联的经济结构,已经非常适应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
事实上按照斯大林那一套继续发展,苏联很可能就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可惜偏偏后来的领导者,居然放开手去同西方世界争霸,进而就是得罪了苏联体系内的不少盟友。这其实才是苏联后来困境的原因,计划经济本身没有错,尤其是苏联已经经历了工业化。所以当时完全可以更好的去完善国内,去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还能继续搞五年计划,把国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而苏联的国力,绝不仅仅是GDP可以反应的。
要知道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农业机械化基本完成,工业化也发达到了世界水平,且科研积累也是非常丰厚,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因为对于列宁和 社会 主义的向往,当时的苏联算是革命的象征,毕竟苏联在二战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让西方有识之士明白,工业化不只属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原来马克思所描绘的道路真的走的通,所以50年代和60年代,西方世界都掀起了红色运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当年的法国人,是怎么举着红旗去宣扬革命的。
而西方世界的红色运动,使得资本家不得不让工人有更高的待遇和福利,从此工会终于成为了有权利的存在。资本家看见工人起来,自知若是继续贪婪无度,注定是行不通。所以只能让出一部分利益,让工人平息怒火,让工人冷静下来。然后西方世界开始了对苏联的舆论战,故意制造意识形态的对抗,由此才使得当年的红色运动高潮被平息。所以苏联最可怕的地方,最强大的地方不是GDP,而是苏联可以通过非资本主义的手段变得如此强大,这才是最恐怕的。
且如果不是后来者一个比一个平庸,苏联应该是可以发挥起灯塔效益的。简而言之就是只要苏联好好发展,努力解决国内百姓的问题,一旦达到更高的 社会 层次,那么资本主义将黯然失色。甚至可以说,只要苏联过的越来越好,那么资本主义必然会动摇。可偏偏苏联要去争霸,要去威胁其他国家,要去干涉他国内政。让世界人民,都对这个本该伟大的国家产生了厌恶。
所以苏联的解体,其实不怪马列,完全就是苏联自己作死的,自从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战略家。否则凭借斯大林攒下的家底和国际环境,苏联大可以自成一派,自己统领一个体系。然后稳坐钓鱼台,看资本主义世界的周期性经济萧条上演。而那个时候,如果有座灯塔在哪,有识之士还不会选择吗?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经历了美苏争雄、日美争雄和中日争雄,苏联因为解体已成为 历史 ,日本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经历了失去的20年,还未赶上自己顶峰期,更不要提超过美国了,而我国的GDP现在已经是美国的71%,我国的经济增速远超美国,再过若干年,我国的GDP肯定能过超过美国成为坐上第一把交椅,美国自1894年登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应该下来了。
苏联GDP最强年份是美国的40.60%美国自1894年登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一直占据是世界第一大宝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两个超级大国,但是苏联的GDP最高峰时也没有追上美国的GDP,1975年苏联的GDP和美国GDP最接近,但是也只有美国GDP的40.6%,1975年美国GDP为16889亿美元,苏联GDP为6859亿美元,苏联GDP和美国比相差太多,为什么苏联能和美国并称为超级大国,因为苏联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和美国相当,甚至比美国强,冷战时期,最看重的是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日本GDP最强年份是美国的71.33%1995年日本的GDP达到顶峰,从此经历了失去的20年,2018年日本的GDP为4.97万亿美元,还未到1995年顶峰的5.45万亿美元,1995年美国的GDP为7.64万亿美元,1995年日本的GDP是美国GDP的71.3%,2018年日本GDP只有美国的24.2%。
我国GDP最强是美国的GDP的71.30%
我国GDP最强年份当时是2018年,因为我国的GDP每年都在增长,2018年我国内地GDP为13.61万亿美元,香港GDP为3629.93亿美元,澳门GDP为545.45亿美元,台湾省GDP为5846.00亿美元,2018年我国总的GDP为14.61万亿美元,2018年美国GDP为20.49万亿美元,我国GDP占美国GDP的比例为71.30%,明年我国将成为自1950年后世界上和美国GDP最接近的国家,不久的将来,我国GDP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26年来一直保持在这个第一的位置上,先后有苏联、日本对其构成挑战。
1970一1980是苏联巅峰时期,1975年,美国GDP16889亿美元,苏联6819亿美元,达美国的40%,苏联重工业、军工上不比美国弱,但轻工业服务业太差,经济畸形发展,终于走向衰落。日本经济有过非常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美国利用霸权地位,说日本操纵汇率,日元被严重低估,逼迫日本签广场协议,逼日元立刻升值,此后几年日元升值,GDP迅速上升,1995年,美国GDP76640亿美元,日本53340亿美元,达美国的69.6%,但这有日元升值的水分,此后因日元升值价格优势的丧失,出口大幅下滑,日本经济本严重依赖出口,故此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GDP与美国相差甚远,只有美国的7一8%左右,经过四十年发展,去年美国21.43万亿美元,中国14.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67%,且产业门类齐全,第一、二产业都远超美国。 历史 上德国、苏联、日本都没有达到美国70%,我国GDP达美70%指日可待,GDP超美虽还需些一段时日,但应该不会太遥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